万书屋 > 穿越小说 > 我在华为的日子 > 第四节
    百度搜索 我在华为的日子  或 我在华为的日子 本站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V8开工了,PM是钱多多,业务组PL是李茂川。

    这两个人都大有来头,钱多多一听名字就ldede是女人,而且细一想还应该是个风姿绰约的女人才对。可惜事实往往是残酷的,钱多多和那些普通常见的形容女人的词汇大多挂不上钩,唯一和她联系紧密的却是一个算不上称赞的词——师太。

    师太从前是高守的领导,心狠手辣。据说她对别人狠,对自己也狠。她原来做业务组组长的时候,把整个BAR搞得鸡飞狗跳,做起项目来通宵达旦,还经常把大家都拉着一起做运动。那时候还是小弟的高守,经常晚上九点多眼巴巴地看着师太——她不走谁也不敢走。好容易师太站起身来,走出办公区,高守欣喜若狂收拾东西要走,却看师太一拐弯去了厕所,一分钟不用就又出来坐了回去。年轻的高守被逼无奈,经常熬到半夜、熬到周末、熬到暗无天日。后来他还总给董延明上忆苦思甜课——“我周六早上九点多来了一看,嗬,人都坐满了,就跟周一一样”,“我晚上十点连羞带臊的要走,居然还有人跟我说,走这么早啊”,一字一泪。不过董延明之前听乔学峰乔帮主也说过类似的话,所以倒也不是很震撼。

    不知道这么扭曲的生活怎么没把刚毕业的高守逼出扭曲的性格。让人安慰的是,师太也把领导折腾得够戗,哪怕一个标点符号的误差,她也能半夜打电话把当时还是大SE的刘彻从床上喊起来。如果有争论,师太从来不管时间地点,给老巩打电话就好像打移动客服电话一样随意。后来可能是老巩觉得师太再这样下去,自己先熬不下去,这才高升师太,让高守顺利接任。

    现在师太回来做PM了,据说是因为老巩觉得杜贵锋、高守都不做PM,找个别人能压制五十来号人不容易,而且眼下看各个组之间不是那么协调,所以找个能压住杜贵锋、高守的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V8一个大产品分成几块,BAR的外接模块、测试、文档、数据、硬件等等,每块都有自己的一票弟兄,其中“业务”无疑是最大的一块。正常情况下项目中的PM各个模块样样都要管,样样都要协调,但从前V7R3或者V7的时候,除了业务这块之外,别的模块工作量度很小,有的模块连一个人都不到,只有0.5的人力投入,所以PM的工作也变成了只要盯着业务这一块就好,也因此衍生出一批像曹贵阳一样和PL抢活干的PM。

    可V8就不是这样,;a href=quot;;a href=quot;quot; target=quot;_bnkquot;;/aquot; target=quot;_bnkquot;每;/a块都有自己庞大的工作量,至少也有五六个人,大工作量就对应着庞大的问题群。假如V8所有的事样样都要PM管,估计累死钱多多也搞不定,所以V8这种大版本中各个模块的PL就尤为重要。

    业务组的PL恐怕更是重要,因为业务是最重要的模块,而且业务组在人力投入上也总是所有模块里最多的,工作量也是最大的。

    V8项目中,业务组的人力投入占总人力的60%,最终将达到三十至五十人的规模。虽然究竟是三十还是五十老巩心里也没有底,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就算是三十人那也将是个非常庞大的团队。任何项目组或者任何资源组都没有达到这个人数,怎么管好这么多人,怎么能把工作合理分配,这都将是一个;bdo九九藏书;/bdo很大的挑战。

    一个管理三十人的PL,比许多只管几个人小版本的PM都要重要得多,况且还是V8这么有背景、这么重要的项目,而且这个PL如果单论手下人手数量的话,居然还要超过高守这些资源经理,这PL多让人眼热啊。

    李茂川就是老巩精心挑选的PL人选,斗争了许久的人选,更是无奈的人选。BAR说不上高手如云,也有不少蠢蠢欲动的人,说找不出几个备选方案肯定是托词。黄大仙就主动请缨了好几次,但老巩不肯答应他。要说黄大仙各方面都算合适,年纪大行事稳重,又有工作热情,最主要的是在V7上栽过跟头,这是多么难得的经验啊。可是老黄张嘴就跟老巩说,我觉得要想让我施展开;figure;/figure拳脚,就一定要有这三十个人的考评权,只要我有这个权力,我一定能带好!

    老巩鼻子没气歪了,心想:这个官迷,怎么又扯回这个了,上次就想把V7这班人单拉出一个组来,这次更狠,想把这三十多人都拉出来。

    老巩就说,老黄对V7很重要,轻易不能离开。就这么打发了老黄。

    最终人选定在李茂川身上是因为李茂川有老黄几乎所有的优点,年纪大、稳重,虽然工作热情方面不太明显,但那是因为他几乎和老黄一样老资格,却一直郁郁不得志的缘故。老巩跟他宣布由他出任V8的PL,他的眼睛瞬间就点燃了,激动得在椅子上来回圈腿。另外李茂川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和所有的领导走得都不近,管理上没有经验,老巩容易把自己的管理经验灌输给他。

    很多人身居底层经常站着说话不腰疼,就好像董延明,他们总觉得自己的领导如何草包,管理不善。如果是自己来,那肯定要略胜一筹。其实老巩这类身居高位的人,也会有类似的毛病,不过他们是向下,他们会觉得他们下层的管理者管理手段粗鄙简陋,如果他自己来,那肯定会大胜几筹。

    秉持这样的原则,李茂川坐稳了V8PL的宝座,他坐得很稳,总是面带微笑——从前他看到董延明这类新人是不打招呼的,现在居然也会喊董延明一起吃午饭。他的表现无疑是一个大人物的表现,所以董延明怀疑他把老巩某句话当真了,觉得自己真的功成名就了——“们是什么人,是V8的缔造者,V8是什么?是BAR的明天,是华为的明天。们今天努力、流汗、拼搏,明天的名字就刻在BAR的丰碑上,就写进华为的历史中……”

    V8的项目一开始就是讨论系统架构,林左提出的仅仅是一种实现方向,落实还是要靠这拨底层工作人员。头一个星期是大家自己设计方案,然后再汇总讨论,董延明这类对软件架构没有概念的就无所事事,或者没;a href=quot;;a href=quot;quot; target=quot;_bnkquot;;/aquot; target=quot;_bnkquot;事;/a找事,天天装作绞尽脑汁地设计方案,这么清闲了一个星期。

    第一个星期,吴海波提出来一个方案,他这个方案刚起步就被大家拍死,;big.99lib.;/big设计细节不赘述,总之让大家觉得设计得有些无厘头。

    这时候岳小雄加入了董延明所在的业务组,也参与进了这次软件设计方案中来。

    岳小雄是BAR产品中一个模块HOME的人,也是名动江湖的传奇人物。据说HOME的普通员工一个项目能写三千行代码,他就能写一万行。这还不算,他到HOME工作了一年半,觉得现有的代码模式太过老旧,自己蒙头写出来一个新的框架,经过他的框架改良,速度提;a九九藏书;/a升不要紧,还把维护以及以后新增特性的工作量大大减少。通俗地来说,他的框架导致了HOME的大多数人的失业。老巩经常在大家面前称道岳小雄,说这人就是放在哪里都会放光芒的那种人,交什么任务都放心的那种人,涨工资第一个想到的那种人……

    部门内部习惯叫HOME这个模块“猴”,谐音有趣,也好记。岳小雄刚转过来的第一天,刚把电脑搬过来,小成跟董延明在远处指指点点说,瞧见没有,那就是做猴的岳小雄。董延明赶忙跑过去,做出慕名拜访的样子,可是张嘴就喷出来一句,“就是做熊的岳小猴啊?”说完俩人都愣了,最终勉强哈哈大笑,握手了事。

    岳小雄正式搬过来没几天就写了一份《BAR现行业务代码分析》,由老巩发送给所有人,还加了注释“所有开发人员都仔细看看,看看什么叫行家出手”。

    这份报告把BAR的架构分析一遍,代码结构级别抛开不提,单把几个模块之间结构分析了一次,并提出了一个问题——几个模块之间消息传递机制造成了整个系统速度的延迟。

    董延明看看文档,只有三页,还有好几张图,但是已经把问题说得清清楚楚了。董延明叹了口气,心想:我做了一年多了,还没把架构弄明白,更不要说找出系统速度延迟的根本原因,这差距……没法说呀。程序员还是崇尚实力的群体,连半个回合都没有,大家看到岳小雄也都肃然起敬了。

    高守为迎新送旧组织了一次欢迎聚餐,就是迎接岳小雄、欢送小龙女这伙人。饭桌上高守总拿话点董延明,圈他去和岳小雄拼酒。董延明是个酒桌二百五,但凡有人叫阵从来不曾退缩过,更何况老大示意,他更是肆无忌惮。岳小雄倒是个豪爽的人,酒桌上来我往也不落下风。一直到八点半大家要坐免费班车回家,这次聚餐才算结束。但董延明和岳小雄仍不过瘾,拉着小蔡一起去百草园门口接着喝,结果在百草园门口遇到了部门秘书冯越MM,四个人坐下聊天。董延明和岳小雄见了女生更兴奋,结果一逞强就换成白酒。最终喝得岳小雄左手摸右手,脸却对着冯越说些色迷迷的鬼话,董延明拍着小蔡的大腿大喊,我们四野的战斗力就是比一野牛×。

    第二天早上董延明起床失去了一段记忆,完不记得怎么回家的,谁付账也一点印象都没有了。岳小雄也脸色不好,但他看董延明装得若无其事,所以对董延明的海量佩服得五体投地,俩人的关系就好像干柴碰到烈火一样,飞快地如胶似漆起来。

    百度搜索 我在华为的日子  或 我在华为的日子 本站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