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屋 > 都市小说 > 清穿之猗兰小筑 > 61 第六十一章 王府趣事
    崇德十年,清朝在紫禁城的第一次选秀落下帷幕。这次选秀,漪澜以身子重为由,将淑惠妃招来协理,自己只做个总揽。本来皇太极想要再延迟一年时间,体贴漪澜怀着身孕。漪澜却是笑道,她很想看看这些花样年华的女孩子们,愉悦心情,有淑惠妃的帮衬她也不会有多劳累,她做个甩手掌柜便是。最后皇太极只留下一些小户人家的女孩子做了女官,等几年后就赐婚给别人,他有自认为最好的漪澜,对其他女人提不起兴趣,倒是王爷亲贵们得了好些秀女。

    四贝勒叶布舒被指了个瓜尔佳氏的嫡福晋,五贝勒也得了马佳氏的嫡福晋,另有侧福晋预备着,俱不是身份高贵的。皇太极要传位给小八宜肯额,当然不会养大了这两个儿子的野心,所以他们的妻族不能太显赫。值得一提的是,皇太极又选了两个汉军旗的女子给多尔衮做格格,这两个女子原本是汉人,生得娇媚柔软,对多尔衮小意奉承。多尔衮见惯都是满洲姑奶奶,哪里见过这两个格格的扬州瘦马模样,几日里便宠得很。

    小玉儿不知摔坏了多少瓷器,扯坏了几条帕子,对皇太极很是埋怨。各家王爷贝勒、宗室亲贵几乎都得了几个秀女,位份又不是很高,都不影响当家主母的位置,其他福晋便睁只眼闭只眼,当做养个玩物罢了。故而小玉儿也找不到合心意的倾诉对象,有些人还劝着她一些,一个嫡妻,位置稳实,即便是皇上亲赐的庄侧福晋都越不过去,对那些小妾何必太过分,反而惹得睿亲王不快呢?

    这些人或是真心实意或是巴结,该说的话都说了,小玉儿心里明白,却也听不进去,她恨不得多尔衮其他女人都死光才好。大玉儿她动不了,无论使多少招数都被灵巧避开,多尔衮知道后还斥责过她几次,说她小气不能容人,不如早早退位让贤。让贤?让哪个贤?这嫡福晋的位置是要让给大玉儿那个“破鞋”吗?小玉儿心里越发不愤,既恼皇太极把自己的女人送给多尔衮,更恨多尔衮当着众位大臣王公的面求娶大玉儿,最最该死的是大玉儿,嫁给皇太极二十年,一边哄骗皇上的宠爱,一边还要拿捏着别人的丈夫。先皇后一去,大玉儿就上赶着来嫁给多尔衮,真是不要脸。还有一个奴才苏茉尔,眼睛长在头顶上,仗着爷宠她主子就敢不把自己放在眼里,莫要忘记谁才是睿亲王府真正的女主人!——还小看苏茉尔了,她连皇后都不放在眼里。

    小玉儿眯了眯眼睛,诡异的光芒一闪而过,大玉儿,不是最会做人情吗?睿亲王府里那个大度样子做给谁看呀?只是个侧福晋,这些事情还轮不到贤惠。那个奴才苏茉尔看爷的眼神哦,别以为我小玉儿是瞎子,没有看见。眼珠一转,小玉儿心头顿时浮上来一个好主意。

    多尔衮虽然在皇太极的压制下不像历史上那么妄为,但作为一个战功累累的和硕亲王,他的府邸还是很大的,日常工作都在前院,晚上再回到后院休息。小玉儿是嫡福晋,自然是住的正院,大玉儿住的西跨院,朝鲜香公主住的是东跨院。除了小玉儿的正院多尔衮鲜少踏足,一月里大玉儿基本上能得十五天,香公主十天,还有几天就是几个侍妾格格轮流伺候。

    至于那个乌兰侧福晋早就在大玉儿下嫁在望之前被多尔衮抛在脑后,小玉儿一番手段下来,乌兰一直病歪歪的,直至去年迁都时感了时疫而亡。为什么不直接赐个两个侧福晋给多尔衮呢?亲王可是能有四个侧福晋的。皇太极心中自有一番计较。

    历来女人的战场就比男人要残忍的多,后院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小玉儿扶着小丫头的手,笑眯眯的去了香公主的香仪院,在门口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唾弃一回,这李慧喜真是害怕别人不知她体有异香的事情,给个院子取的名字倒像是青楼楚馆,不过也符合她那个花魁作风。

    这个香公主小玉儿不怎么放在眼里——李慧喜是朝鲜人,就算生下儿子也不会成为世子的。她虽然对多尔衮的事情上容易丧事理智和分寸,但她也是正经的蒙古贝勒的女儿,这种事情她拎得清,知道自己真正的对手只有皇上亲封的“庄侧福晋”。所以说,她的所作所为都是因为太爱多尔衮,只不知这种爱是幸或不幸。

    绣着牡丹的花盆底鞋刚迈进门,李慧喜便带着丫头出来迎接,见了小玉儿,先操着不太熟练的汉语恭敬的请安道:“给嫡福晋请安。”她才不会傻到认为小玉儿喜欢自己呢,更不敢凑上去叫姐姐。李慧喜在朝鲜王宫里长大,宫廷斗争一样不少,她察言观色的能力很是不错,算是朝鲜国王最出色最漂亮的女儿。

    而现在,她在清朝,远离家乡,正如父王在临行前交待的,她以后只能靠自己,朝鲜是不会为她撑腰的,也撑不起这腰。李慧喜看得清小玉儿眼中的鄙视与不喜,一直夹着尾巴做人,小心翼翼的伺候着小玉儿,又笼络住多尔衮,加上自己防范严密,小玉儿才不敢轻易动手。这段时间以来,她松了不少气——有新来的庄侧福晋在前面挡着,小玉儿的怒火撒不向她,她还要趁着这段时间养个孩子才是正经。即使儿子做不了世子,也能给她添一份希望,不要让她觉得孤苦无依。

    小玉儿点点头,这李慧喜的汉语还真不是怎么好听。皇太极自进入中原以后,就主张亲贵大臣们学习汉文化,更是将汉语定为日常用语。小玉儿这等蒙古贵女,大字不识一箩筐,哪里学得来这些东西,倒真是便宜大玉儿。

    李慧喜从朝鲜带来两个丫头一个嬷嬷,是她的心腹之人。一个叫做美英的丫头端上来一杯茶,李慧喜亲自捧给坐在主位的小玉儿,殷勤笑道:“这是奴才从家乡带来的茶叶,福晋您尝尝看吧?”她毕竟是公主,带来清朝的东西不少。朝鲜王完是按照公主嫁妆给她准备的,高丽参之类的好药也多,一点也没有亏待这个为国牺牲的女儿。

    想起李慧喜那几坛子朝鲜秘制的泡菜,小玉儿就觉得牙酸。在她看来,朝鲜弹丸之国,比不得大清地大物博,能有什么好东西。用嘴唇微微呡了一下,只沾湿嘴唇,随即又把茶水擦干,这香公主的国家对药材之类的还蛮有研究,她量李慧喜没有胆子害她,但是,不在自己的地方,小心总是不错的。

    搁下杯子,小玉儿连评价也懒得给一个,直接道:“妹妹是知道的,皇上圣恩浩荡,什么事情都惦记着咱们爷呢。眼看着别的府上子嗣一个接一个的生,咱们府上却是一个都没有。这次选秀,皇上便挑了两个秀女给爷,但是我瞧着那两个一副竹竿样儿,也不见得能生下什么好的,咱们做福晋的还是得为爷好好打算打算。”

    心里一惊,李慧喜的手不动声色的抚上自己的肚子,难道嫡福晋知道什么了?不可能啊,她熟知医药,自己有孕的事情瞒得好好的,按理嫡福晋不该知道才是。强压住心底的恐慌,李慧喜笑道:“奴才是个没主意的,不知道福晋有什么好办法么?”多尔衮的身体被她调养好了,可以让女人怀孕,不过此时绝不是让小玉儿知道她怀孕的好时机。

    还挺上道的。小玉儿眉毛一挑,微微含着笑意道:“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打算啊,给王爷选个知根知底又好生养的女人。”

    暗自吞了吞口水,李慧喜不得不接小玉儿的话头,问道:“不知福晋看上哪个姑娘?”她的两个丫头长得一般,就算给了多尔衮也不见得他喜欢。

    瞧这小家子样。小玉儿暗暗嗤笑。她做出个亲切和蔼的笑容来,道:“妹妹知道,爷一向看不惯我的,总觉得我做什么事情都是有私心的。”她这么一说,倒是带了几分真心的委屈,“在爷的眼里妹妹是个好心的,由去说这事一定能成。”

    李慧喜不是傻子,小玉儿话里夹枪带棒的,她怎么听不出来。不过,她从来也没有存着扳倒小玉儿的心思,自己朝鲜公主的身份怎么能做大清睿亲王的嫡福晋呢?到时候,小玉儿倒了,扶上个更厉害的庄侧福晋,自己就讨不到活路了。某些时候,她还要偏帮着这个一遇见大玉儿就炸毛的嫡福晋,只有大小玉儿两虎相争,她才能在夹缝中讨生存。

    她恭恭敬敬的笑道:“福晋有事只管吩咐。”吩咐了,我还得考量一下做不做。

    李慧喜一点小心思瞒不了小玉儿,经过这么多年的风雨,小玉儿也历练出来啦。小玉儿也不恼怒,只道:“我看庄侧福晋那边的大丫头苏茉尔就不错,冷眼瞧着她也对爷有情,只不过被她主子压着不好出头。她模样不错,身材也是好生养的,给了爷正是合适。若是将来,她生下个一儿半女的,想必爷和她都会承这个情,我也记住的好处。”点明苏茉尔就是给多尔衮生孩子用的。

    李慧喜心里几个转圜便明白小玉儿为何如此做了。既能打击到西院的侧福晋,让她们主仆离心,又正好冷冷近日来得宠的两个格格。一举多得,实在是个好方法。小玉儿来找自己一是因为她确实在多尔衮面前说不上话,二是想要把自己这个没有威胁又还算得宠的侧福晋拉到她的船上。

    略一思索,李慧喜便答应下来。小玉儿容不得她做隐形人,多尔衮纵使对小玉儿多有不喜,大清也没有休掉嫡妻的道理。站在小玉儿这边是最好的选择,小玉儿心机是有,但不深,只要对多尔衮没有什么害处的东西一律不多做过问,只要自己拿住那个度,小玉儿便不会对付自己。而大玉儿,这个对手太厉害,在自己见过的女人里,恐怕只有皇后娘娘能对付她。

    小玉儿很是满意的挥手离开,不带走一片云彩。

    果然,当天晚上,李慧喜便告诉了多尔衮有关苏茉尔的事情。苏茉尔对他的喜欢,多尔衮隐隐约约的也能感觉几分,而且苏茉尔容貌不差,又是从小跟着大玉儿长大的,学识也行,和他有共同语言,比两句话就吵的小玉儿好得多。李慧喜最后还说了句,都是嫡福晋关心王爷。别的也不多说,却明显撇清自己的责任。大玉儿怪也只能怪小玉儿,凭她的贤惠又怎么会责怪在嫡福晋压迫下的自己呢?

    几日后,小玉儿便听到多尔衮抬举苏茉尔做格格的消息,并连着在她那儿歇息了三天。大度的大玉儿不仅成了苏茉尔,还经常劝着多尔衮去苏茉尔那里。虽是自己出的主意,但这么做自己何尝不是在受着剜心之痛。

    宫里的漪澜听说这消息的时候,扶着大肚子差点被一颗葡萄噎着。小玉儿真是厉害,除了佩服,漪澜也不能表示其他想法。

    作者有话要说:看了《画堂春》,长了许多见识。

    第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