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屋 > 穿越小说 > 郎咸平说对了吗 > 美国养的到底是什么
    百度搜索 郎咸平说对了吗  或 郎咸平说对了吗 本站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提示:实际上,美国养的并不是猪。猪养大了是一次性宰杀的,宰杀之后就没有第二次从这头猪上获利的机会了。而美国养肥了一个国家,宰杀了一次之后,稍待时日,以后还可以继续宰杀,可以无数次的获利。更为关键的,美国主要的获利并不是在宰杀的过程,而是在“养”的过程,在养的过程中,美国已经获得了最大的利益,宰杀的环节只不过是顺便多捞点。

    现在我们对美国的战略逐渐明朗了,它就是需要不同的国家轮番成为它印钱购物的洗劫对象,要保证任何时点上都有足够的海外产能是为了美国人而运转的。

    美国开启印钱购物空壳经济到今天才不到40年,很不幸地,这40年里美国人的洗劫对象就圈定在我们周围,到目前为止,美国人还没有洗劫过世界其他地区。这主要是东亚黄种人的特殊优秀品质和相对优越安定的99lib?制度环境特别适合为美国人生产产品,这里的人勤劳、聪明,加班加点为美国人干活,很称职。

    此时此刻,中国是最主要的角色,是美国的主要“洗劫”对象,并且在可预见的时间内(至少20年内),“中美国”是不会解体的,还看不到任何其他国家可以取代中国为美国人干活的迹象,印度还差得很远,越南太小。说实话,美国很难再物色到比中国更适合的国家,将来如果“中美国”解体,也一定是迫不得已,美国是舍不得的,一定是中国不干了。

    在明白了印钱购物才是美国的核心利益之后,就会明白郎教授金融宰杀理论到底谬误在何处了。金融宰杀也就是养猪,养猪的收益方式是怎样的呢?那就是经历一个养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是没有收益的,直到养肥之后宰杀掉,才得到一次性的收益。

    那么,日本、中国以及东亚各国对于美国是这样的吗?当然不是,美国从这些地区获益的主要部分是在养的过程,是在这些国家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通过印钱购物奴役这些国家的劳动者,通过印钱购买它们的天量财富,到了养肥的那个时刻宰杀所得的利益,与这个过程中获得的“印钱购物红利”相比简直就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

    所以,如果要说美国是在养猪,那么它养的绝不是肉猪,而是母猪,在养的过程中就让母猪生孩子,得到收益,到最后母猪老了,生育能力消失了,再把猪宰掉,充当肉猪的肉浑水摸鱼到市场上出售,一次性得到一点肉钱。这点肉钱与养母猪的过程中生孩子获得的收益相比显然小太多了,主要收益是在养的过程中,而非杀猪之时。

    不过,如果思考再严谨一点,就会发现养母猪的比喻也不恰当,因为母猪终有一天会绝育,完失去价值(生孩子),只能宰掉卖肉,从此这世界上就没有这猪了。而美国的受害者们则不是这样,这些国家即便在被美国宰杀之后,还将继续存在,在经济和股市崩盘之后,它们又会慢慢地恢复,经济再次增长,会再次被养肥,还可以再次被美国宰杀,当然更重要的是增长的过程中再一次被美国程印钱购物剥削。

    到底用什么比喻美国与这些国家的这种经济关系才恰当呢?可以比作养蛋 9e21.quot; 鸡吗?这和养猪一样,最终鸡也会不能生蛋,得宰掉,世界上从此也没了这只鸡。

    这问题困扰了我很久,必须找到一个恰当的比喻,只有这样才能形象地把美国的经济战略讲清楚,让大家百分之百听明白。思来想去,终于有一天突然想起南方农村中的一种植物,确切地说,和猪有关系,它是用来喂猪的,不妨就叫做猪菜吧。

    这种菜农民种在地里,它就像一颗很小很矮的树苗,“树干”长出菜叶,农民每天都可以摘一次拿去喂猪,第二天又会重新长出来,如此循环往复;但是,摘到一定次数的时候,这个树干就会老化,长菜叶子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下降,这时候,只要把树干齐地面砍掉,它竟然很快又会长出新的树干!然后继续生长数量和质量都很可观的菜叶子,就和第一次的时候一样。每次砍掉的树干呢,还可以累积起来晒干了当柴烧。

    看,这和美国的印钱购物多么相似。农民种这菜,主要是过程中获益,日复一日地收获新长出的菜叶,bbr;/abbr这就好比美国与某国结了对子之后年复一年地从该国进口货物,得到利益;然后,菜叶收到一定时候,就需要把树干砍掉,让它重新长出树干来,继续获得好菜叶。这就好比美国对待它的受害者,等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美国就要狙击它,把该国财富砍掉一半,打回原形,然后让这些国家继续发展,美国继续剥削。农民砍掉树干得到的收益就好比美国在一次性狙击某国时候获得的收益,这收益与过程中的收益比起来是小的。

    还有个关键问;tt;/tt题需要解释,美国为什么非得宰杀这些国家呢,难道不可以一直让这些国家发展下去,美国一直就这样剥削他们?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些国家如果这样发展下去,迟早有一天也成了“美国”了,怎么还会让美国继续剥削呢?想,越南以每年8%发展50年,那不是赶上美国了吗?

    日本就是美国最大的“败笔”,当然这可能是由于美国第一次“搞对象”(印钱购物的对象),经验不足所致。日本的发展差点就成了第二个美国啊,看日元也国际化了,日本的经济也空壳化(制造业转移到了中国),技术专利和品牌、娱乐业直逼美国高度,钱多得花不完,差点没把半个美国买下。直到火烧眉毛的时候,美国才恍然大悟,必须宰杀日本,1985年动刀子,5年之内拿下。不过,这已经晚了,日本再也不可能继续做美国印钱购物的主要对象了,因为日本自己已经有实力去剥削别国,自己都已经进化成了国际剥削者。

    好在,没了日本还有东亚其他国家,有亚洲四小龙。更为幸运地,还有了改革开放的中国这个后起之秀,中国取代日本成为美国的主要对象,这对一结就是30年,到今天也没有分手的迹象。

    百度搜索 郎咸平说对了吗  或 郎咸平说对了吗 本站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