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屋 > 穿越小说 > 郎咸平说对了吗 > 日本和中国一样是冤大头
    百度搜索 郎咸平说对了吗  或 郎咸平说对了吗 本站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提;ar;/ar示:日本和中国一样,都是美国印钱购物阴谋的受害者,从受害程度上说,仅次于中国,甚至于,日本被美国通过印钱购物忽悠的财富的数量比中国还多。

    美国印钱购物的本质是什么呢?是依靠金融霸权奴役和剥削别国,美国人不劳而获,通过印刷美元白白得到 4ea7.quot; 产品,那些为了获取美元储备而出口产品给美国的国家的劳动者,就是美国人的苦力。

    美国要运转印钱购物空壳经济,就必须物色“受害者”,寻找合适的被剥削对象。世界范围内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可能被选中。当然,事实上只要是和美国发生贸易的国家,都是受害者。但是,在“祸害”大量这些国家的同时,美国会物色少数几个(有时候就是一个)主要的受害者,集中剥削和奴役他们,也就是说印刷的钱主要从这几个国家购物。

    很不幸地,亚洲尤其是东亚和东南亚成为美国的首选,而日本是第一个重量级受害者,是第一个冤大头,1973年至1990年的日本比之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被美国剥削的程度丝毫不“逊色”。为什么要截止到1990年呢?因为前面说了,这个时候日本已经被美国整垮了,到现在都还没复苏,而从1990年开始,中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主要受害者,日本退居二线。

    这时期的日本虽然仍然受到美国印钱购物剥削,但是它作为美国的小弟,也跟在美国屁股后面从中国获得了天大的好处。

    需要注意,尽管从数据上看,日美贸易从1990年以后依然非常巨大,直到2003年日美贸易额仍然超过中日贸易额(2004年日本对华进出口;sa;/sa贸易总额达到了22兆2005亿日元,这是二战以后日本对华贸易首次超过了日美贸易额)。但是各位一定要知道,1990年之后的日美贸易和1990年之前的日美贸易有本质的区别。什么区别呢?那就是1990年之后的日本的经济也开始空壳化!1990年之后日本也开始把大量的物质产品的生产转移到了中国内地,他们本土只保留了品牌的壳子,日本品牌从汽车到家电到数码产品等等,绝大部分都是中国劳动者生产出来的,他们把这些产品贴牌卖给美国人,计入日美贸易。

    虽然这时的日美贸易仍然是美国印钱购物下的贸易,但是日本卖给美国的产品实际上不是日本人自己的劳动成果,而是中国人的劳动成果,从根源上讲,日美贸易剥削的不是日本人,而是我们中国人。从这个角度看,可以看成是日美联合剥削中国,这也就是日本作为美国小弟的含义。中国才是最大的冤大头。

    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1990年之后是美国印钱购物国际剥削的主要受害者。或许要说了,中国的美元外汇应该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宽裕了,之前一直是不够用的,那之前的中美贸易应该是对中国有利的。要是不靠中;rk?;/rk美贸易积累起美元,中国想要到国外买商品、设备、能源都办不到,国家何从发展?是的,事实是如此,的确对中国有利,并且是巨大的利处。

    但这丝毫不能说明美国就不是印钱购物的剥削者,1973年之后的美元就是印出来的,美国国内压根没有足够的财富基础作为保证,不可能去美国兑现美元(把美元兑换成其他真实的财富),空壳化的美国压根就没有这么多财富可兑现。给中国带来巨大;tt..t好处与美国的国际剥削之间并不矛盾,并不能掩盖美国是靠印钱白白得到了中国的产品,而它能达成这样的剥削,是基于美元的国际货币霸权地位。只要想一下,假如国际货币不是美元,而是超主权的货币,由国际组织负责发行。中国出口货物给美国,美国就得用这种货币来支付给我们,而由于美国是无权印刷这种货币的,那美国就无法实现印钱购物的国际剥削了。反过来说,只要这国际货币是美国可以印刷的,它就可以实施这样的剥削。

    我们到底出口了多少货物给美国,到底被剥削了多少?看看我们的外汇储备就知道了。外汇储备是历年中外贸易顺差积累下来的,而中国的主要顺差就来自于欧盟和美国,而其中中美之间的顺差又是大头。中日之间基本上是平衡的(经常出现一定量的逆差)所以2.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主要就是美国印钱购物形成的;tt藏书网;/tt,这就是美国对中国30年剥削的结果。

    再看看具体的数据则更加触目惊心,比如2007年中美贸易总额,3020.6716亿美元,其中中国对美出口2326.7655亿美元,进口则只有693.9061亿美元,2008年的这三个数据分别是:3337.4348、2523.8355、813.5993(单位:亿美元)。

    美国对华出口几乎只相当于它对华进口的零头,而各位不要忘了,美国出口给中国的产品都是些虚的或者价值极高的产品,主要是娱乐产品(电影)、高技术产品(航空航天)、虚拟品牌产品(比如加盟麦当劳)、技术专利等等。这些产品的出口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剥削。其真实价值要远远小于它实际出售的价格,很多产品是运用了消费宗教的手法维持了高价格,其他一些产品是忽悠,那些技术性产品则是依靠垄断地位收取超额回报。这些分析详见第三章,这些东西与印钱购物一起,构成了美国新帝国主义的貌。

    百度搜索 郎咸平说对了吗  或 郎咸平说对了吗 本站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