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屋 > 穿越小说 > 纵横四海 > 第20章
    媒人答:“叫周翠仙。”

    四海笑了,他低下头。

    “怎么样?”

    “就是她好了,请告诉她,到北国生活,是要吃苦的。”

    四海母样大悦:“什么,那边不是金山银山有奶有蜜的极乐土吗?”

    四海说漏了嘴,非常尴尬。

    四海带着他那么肇年来的积蓄回来,其中还有庞英杰何翠仙的馈赠,箱子打开,五光十色,什么都有,千里镜,万花筒,丝披肩,宝石戒子,还有,还有说不完的故事。”

    两个弟弟羡慕之极,“大哥,带我们去,我们跟走。”

    四海心一动,“可是,谁照顾母亲与妹妹呢。”

    弟弟们垂下眼睛。

    “替们置了地,自耕自足,又待妹妹嫁人,再说吧,在家千日好。”

    “大哥,但是出门兜一转就发了财回来。”

    四海怔住。

    过很久他才说,“不是每个人同我一样幸运,”

    也只能这样讲,不能诉苦,因为乡下的兄弟也苦。

    “我们也想出去碰碰运气。”

    四海说:”“外头的世界也很凶险,来,让我告诉们,林总统怎样解放黑奴。”

    “不要听那个,闷坏人,上次说到马戏班里有长胡的美女。”

    四海耐着性子,“我讲海底敷设电缆的事给们听。”

    “说马戏班里的侏儒。”

    聘礼过去,周小姐过来。

    一进门,大家便看到她有一双天足,四海反而放心。

    嫁壮里一些衣服被褥都是现买的粗劣货色,四海跑过码头,自然辨认得出。

    可是,罗家的新房也同样简陋,什么都没有。

    听得弟妹在门外咭咭笑,年轻的新娘子也笑了。

    四海掀下她的盖头。

    她轻轻抬起头来,一双乌溜溜眼睛,满脸笑容,异常秀丽的鹅蛋脸。

    四海有意外惊喜。

    她轻轻说:“从此我们是夫妻了。”

    四海也说:“真是的,大家要好好过日子。”

    “脾气算不算坏?”

    “不算,我有名的糯米脾气,呢?”

    “我比较急性子,但不会无理取闹。”

    两个年轻人一见如故,秉烛夜谈。

    四海说:“从今日开始,要为我煮饭洗衣养孩子。”

    “我明白,我能够胜任,可是,也得爱护我。”

    “那自然,不过,到了外国,我们得重头开始,我的节蓄已经部给家人。”

    “我明白。”

    四海十分高兴,“喜欢有几个孩子。”

    “听上天安排。”

    “对,对。”

    四海喜欢翠仙的乐天性格。

    “只怕会想念父母。”

    “父母早已故世,我在兄嫂屋中长大。”

    四海即时对妻子的童年有充分了解,“不要紧,现在,已有自己的家。”

    罗四海这小子,一直受幸运之神眷顾。

    周翠仙没让他失望,她沉默寡言,但是一副好笑容,手足勤快,天生有组织能力,做起家务来整整有条,好学,聪明,听教,又懂得尊重长辈。

    翠仙来得及时,办完喜事之后,四海的母亲很快倒下来。

    但她是个愉快的病人,明知自己不行了,还絮絮不休谈着家事,苦中作乐。

    “……生了孩子,记得同他们说,祖母姓陈,外婆姓盛,母亲姓周,女人的姓字老是没人记得,真吃亏,即使是女孩,也设法让她读书识字。”

    说着她会忽然打个盹,醒来又继续下去:“啊,我讲到哪里?”

    四海总是耐心的提醒她。”

    “千万不要做外国人,要会中文呵。”

    四海忽然凄凉地笑,“做中国人有什么好,人命贱如烂泥。”

    他母亲吃惊,“这孩子,怎么讲出这种话来,造反。”

    的确是要造反了。

    母亲瞌上眼的时候,面孔宁静满足,“本可替们带孩子,但是老天爷要召我回去呢。”

    四海与翠仙默默站一角侍奉,听得出母亲不介意离开这个世界,她实在大劳苦大寂寞。

    半个月后,她如愿以偿,享年三十六岁。

    四海没找到他舅舅陈尔亨这个江湖小混混像是已在空气中消失。

    或者,他出现的唯一目的,不过是要把四海带到外国去。

    晚上,四海坐在母亲的驱壳旁,默默地瞻仰遗容。

    母亲出奇地年轻,同四海幼时记

    忆一模一样。

    翠仙斟一杯热茶给他。

    四海问她:“怕吗?”

    翠仙眉毛都不抬,淡淡答:“自己的妈,怕什么?”

    四海知道他娶对了人。

    再过一个月,他们便双双离开了乡下。

    船一到公海,四海便摘下假辫子。

    翠仙说:“外国男人短头发倒是清爽。”

    “也不是,红人就梳两角辫子。”

    “啊,这么有趣,倒要见识见识。”

    两个一无所有,出身清苦的年轻人,因缘份结为夫妻,万幸说话投机,竟成为好伴侣。

    四海从来没有这样快活过,她专心服侍他,他也小心翼翼了门心思对她好,二人有商有量,多年来的孤苦,一扫而空。

    有好饭好菜,翠仙总是留给四海。

    四海笑道:“不必担心吃不饱,以后我们每天可以吃鸡蛋。”

    翠仙只是笑。

    回程中,船驶到檀香山,四海特地到芝林药店(奇qIsuu.cO)去打探老孙下落。

    那位长者迎出来,认得四海,告诉他:“宗栅到日本去了,”在外国,他们可以畅所欲言,谈到抱负:“我年纪已大,只得两个女儿,药店要来无用,已经捐给同盟会了。”

    “老伯,同盟会最终目的是什么?”四海想再三肯定此事。”

    长者笑笑,“革命起义,推翻腐败专制的满清,建立民国。”

    呵民国。

    “人民的国家,中华民国。”

    “有成功的希望吗?”

    “不做,一丝希望也无,肯去做,总有一丝希望。”

    “可是,那是杀头的死罪。”

    长者吁出一口气,“没有不流血的革命。”

    四海握紧拳头。

    “宗珊到了温埠,要帮他忙。”

    “一定尽我棉力。”

    回到船上,翠仙问:“找到朋友吗?”

    四海却反问:“翠仙,我们若有儿子,肯放他去做革命党吗?”

    翠仙退后一步,脸色突变,“不,不可以,”她哭出声来,“我儿子是普通人,不会的,他不会的。”

    四海叹口气,不忍心,安慰年轻的妻子:“我们在外国生活,找谁去革命。”

    翠仙总算安静下来。

    那夜,她还是做了噩梦,“不,呵,人头挂在城墙上示众,可怕,可怕!”

    头颅抛出去,为的是老百姓,可是老百姓却觉得他们的头颅可怖。

    四海看着自己一双做苦工做得疤痕累累的双手,这一点委屈算得什么,还有,被洋人叫一两声支那人,又何必计较。

    有人为不相识的同胞牺牲生命呢。

    第十一章

    船返回温哥华的时候,年轻的翠仙已经怀孕。

    四海要通过若干私人关系,翠仙才能上岸。

    温埠的糖业钜子罗渣士特地派管家来接他上岸。

    一个中国人能得到这样待遇,实属难得。

    他们一家只能住在店中阁楼。

    四海告诉妻子:“暂时忍耐一下,不久我们可以置幢房子。”

    可是等到第二个孩子出生,他们仍然屈居阁楼。

    人客进进出出,顺便与孩子们玩,“这么大了,会讲话没有,啊,不给我一个笑脸吗。”

    何翠仙为这个情况生气:“邋遢真是中国人本色。”

    四海却笑嘻嘻,钱都搬到乡下了,先安置了家人再说。

    何翠仙犹自恨恨道:“一团糟!”

    四海的妻子只得讪讪地抱起两个孩子,“来,妈妈同们上街看摩托车去。”

    她对这位长得像外国人的姑奶奶既敬且畏。

    何翠仙看着他们母子的背影:“根本帮不到。”

    四海对姐姐一向容忍,笑道:“她已经帮到不少。”

    何翠仙大怒:“才一心一意帮着她。”

    四海唯唯诺诺。

    “我在维多利置了间房子,租给们住,老婆同孩子没事别出来献世,抛头露面,当众喂奶,成何体统!”

    四海默不作声。

    “乡下亲友还以为的钱是拣回来的吧,设想到财主自己活得像乞儿。”

    半晌,待翠仙骂够了,四海才说:“也只得姐姐疼我罢了。”

    何翠仙住了嘴。

    只有这小子明白她,她脸色稍霁,说下去:“维多利中国人越来越多,不如到那里去开爿分店,两边走,想必照顾得来。”

    四海搔搔头皮,他苦无本钱。

    “我

    替想过了,这是最后一次借给,以后可不准动辄回乡下去充大头鬼。”

    姑奶奶走了良久,孩子们才由母亲领着回来。

    翠仙吐吐舌头,“厉害。”四海笑,“她年轻时,更不让人,此刻已经收敛了。”

    “不过每次骂完,我们总捞些好处。”

    “她心好。”

    “她长得似外国人,还有,女儿更活脱脱是个洋娃娃,真漂亮。”

    四海应一声,他不愿意与人在背后议论他姐姐,即使那人是他妻子。

    “她做什么生意,赚那么多?”

    “孩子哭了。”

    “没有哇。”

    四海温和的重复:“孩子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