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屋 > 都市小说 > 花开锦绣 > 第一百章 冯大虎
    隔壁的鲁氏在一个傍晚时分悄悄地搬走了,去了哪里,谁也不知道。

    戚太太少了一个嚼舌根的人,有些不习惯,傅庭筠想到她温柔的脸庞,却有些怅然。

    赵鸣受了赵凌之托,给她带了些米、面粉、糖和一封信。

    信中,赵凌问起解老爷的除服礼,还说,他刚到碾伯卫,事情千头万绪,一时不能脱身,让她就在家里举行除服礼,等他回到张掖,再陪她去大佛寺为解老爷做法事。

    傅庭筠把信收起来。

    晚上,郑三娘服侍她沐浴时说起赵鸣:“他主动跟着我们家老爷去了碾伯卫,如今已是碾伯卫的佥事了。您是没见着这个人,他第一次来的时候,言语间不经意的还透着几分倨傲,如今却全然不一样了,不仅和我们家那口子称兄道弟的,听说阿森是老爷的义弟,还给了阿森约莫二、三两的碎银子,说是给阿森买笔墨纸砚的。”

    这是人之常情。

    傅庭筠怏怏地道:“那阿森收下了没有?”

    “没有!”郑三娘笑道,“阿森说,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软。谁知道这赵鸣要做什么。所以无论如何都没有接,还说,这是姑娘吩咐的。”

    傅庭筠笑起来。

    阿森跟着赵凌倒学了些质朴的道理。

    她问郑三娘:“赵鸣有没有提起九爷?”

    “怎么可能不说!”郑三娘帮傅庭筠把洗澡的香胰子、帐子放到澡桶旁,笑道,“一直在吹我们家老爷和他怎样怎样的好。也说起碾伯卫的事。说吴家在碾伯卫有三、四代人了,吴英死了,没有子嗣,他们商量着要把一个远房的孩子过继到吴英名下,然后到京都想办法,让那孩子袭职。又知道让九爷暂代碾伯卫是颖川侯的意思,只等着九爷再立军功就会正式接任碾伯卫千户之职因此一直在背后给九爷捣乱。不过,赵鸣也说了,九爷手段了得,行事雷厉风行又有颖川侯在背后支持,吴家最多翻出几层浪花来,想把九爷打倒,那是不可能的。还说,颖川侯的父亲辅国公前些日子封了太子太保,皇上圣眷正隆,所以颖川侯一封信写到京都原来的刘副总兵就立刻被人弹劾,武选司的人也按照颖川侯的意思让王大人做了带回总兵。”她说着,也跟着欢喜起来,“姑娘,您说,我们家老爷跟了颖川侯,会不会也能做个副总兵?”

    “你很想一直待在张掖吗?”傅庭筠脱了衣服,笑着问郑三娘。

    郑三娘眼角瞥见傅庭筠如山峦般起伏的雪白身子有片刻的恍然,顿了顿才道:“姑娘不想待在张掖了吗?”脑子里还残留着那动人心魄的美景,语气里还是透着三分的心不在焉。

    她想和赵凌在一起在哪里都可以!

    傅庭筠把脸枕在垫着帕子的澡桶沿子上,半晌没有做声。

    她听了赵凌的话,在家里给舅舅举行了除服礼,悄悄拿下了扎在青丝间的白色头绳,却依旧穿着白色的银条纱衫和靓蓝色的马面裙子,加上出了冯大虎的事,她就更不愿意出门了,她的变化很细微,大家并没有注意到她的异样。

    或者是鲁姨娘搬走了的缘故,王家的两位小姐隔三岔五就会来家里玩偶尔还会留在家里过夜。

    傅庭筠和她们一起做针线,偶尔指点她们一下,有时候也给她讲佛经里的故事,告诉她们背诗,阿森做完了功课也会过来帮傅庭筠劈线或是扯料子,二小姐就会笑阿森阿森就出言反驳,两个小家伙吵吵闹阄的,十分热闹,就是临春,坐在门槛上也不肯走,家里总是一片欢声笑语的。

    她心中却始终觉得有些失落,无人的时候常常会坐在炕上发呆。

    郑三娘是过来人,隐约猜到点傅庭筠的心情。眼看着到了七月,她问傅庭筠:“孟兰节,我听戚太太说,很多人都会去弱水放河灯,到时候我们也去吧?”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

    傅庭筠有些心动,又怕惹上什么麻烦,有点踌躇。

    戚太太跑了过来。

    “傅姑娘,傅姑娘,您听说了吗?”她气喘吁吁的,额头上还挂着汗珠,“前几天有人闯进了西平侯府位于凉州城外的田庄,用箭把冯大虎给射死了。”

    “你说什么?”傅庭筠骇然地站了起来。

    “真的,真的!”戚太太的有些幸灾乐祸地嘿嘿笑了两声,“有十二天了。据说那个穿着件黑色的衣裳,戴了顶斗笠,大家只看到他的下巴,单枪匹马,直奔住在西平侯府田庄的冯家而去,朝着冯大虎连射三箭,然后纵马而去。等西平侯家的人反应过来的时候,人都不见了。西平侯世子爷派了家将带了五、六百人把凉州附近搜了个遍,连那人的影子也没有找到。西平侯雷霆震怒,带了二百多家将亲自来见颖川侯,请颖川侯出面调动凉州卫所的人缉拿凶手。如今西平侯还在总兵府没有出来呢”

    单枪匹马……戴了顶斗笠……穿着黑色衣服……不知道为什么,傅庭筠脑海里突出浮现赵凌的影子。

    她只觉得口干舌燥:“除了冯大虎,这人可还伤了其他的人?”

    “没有!”戚太太摇头,“只杀了冯大虎一人。据说事后也有人去拦他,他只是用马鞭把人卷到了一旁,未曾伤及一人。”她表情里透着感慨,“如果颖川侯不同意西平侯调动凉州卫的兵马该有多好啊!这个冯大虎,早就该杀了!”说到这里,她颇有些困惑地道,“这人之前为什么不杀冯大虎啊?为何非要待冯大虎回了西平侯府再出手?他跑到人家家里去杀人,难道不知道会触怒西平侯吗?就算西平侯没把冯大虎当回事,可他这样打了西平侯的脸,西平侯怎么着也不能咽下这口气啊?现在冯大虎都是废人一个人,他却花了这么大的代价杀冯大虎,可见和冯大虎是血海深仇,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她说着,目光落在了傅庭筠的身上,“你说,有没有可能他之前不知道与他结仇的是冯大虎?现在知道了,所以才不管不顾地非要置冯大虎于死地不可?他最后一次,可是想害你啊!”

    “我,我,我也不知道!”傅庭筠的心砰砰乱跳,全身的血液都往头顶上涌去,让她的脸色胀得通红,“我们家的人都在这里,也没有谁出远门啊?”

    “也是。”戚太太道,“现在赵百户以百户的品阶坐实了千户之职,谁都知道赵百户是颖川侯面前数一数二的红人,冯大虎是个什么东西,只要赵百户说一声,如今不敢掠颖川侯锋芒的西平侯肯定会把冯大虎五花大绑送到赵百户面前给赵百户陪罪的,何必要派人跑到西平侯府去杀人……”

    后面戚太太说了些什么,傅庭筠已经不记得了。

    她懵懵懂懂地送走了戚太太,一个人躺在炕上,一会儿看见赵凌对着她微微地笑,一会儿看见赵凌表情无奈地望着她,一会儿看见赵凌皱着眉头,一会儿看见赵凌眉锋一挑,面露杀机……

    与他有关系吗?

    是不是他干的?

    傅庭筠不停地在心里问自己,觉得自己好像找到了答应,又好像走在一片迷雾中,看不清楚前面的路。

    外面传来临春嘻嘻哈哈的笑声。

    傅庭筠如惊弓之鸟般从床上一跃而起:“郑三,郑三,你快去打听打听,看颖川侯同意西平侯动用凉州卫的人为冯大虎缉拿凶手了没有?”

    郑三面露困惑,应声而去。

    傅庭筠点了三支香,恭恭敬敬地朝着神龛里释迦牟尼的神像作了三个揖,静坐在旁边的太师椅上,等郑三回来。

    郑三回来的时候满头大汗:“颖川侯已经同意西平侯动用凉州卫的人马为冯大虎缉凶。”他说这话的时候,神态中透着几分了解般的担心。

    傅庭筠的心突然间跳得厉害。

    她咬了咬牙,吩咐郑三:“你这就去趟碾伯卫,把这件事告诉九爷。”

    郑三却有些犹豫:“姑娘,此时,宜静不宜动。”

    万一这件事真是赵凌做的,赵凌肯定是找了借口离开碾伯卫,碾伯卫和凉州卫一南一北,若是他此时还没有回到碾伯卫或者是他当着碾伯卫人说是回张掖……他们找去,岂不是暴露了赵凌的行踪。

    “知道了!”傅庭筠颔首,心中却苦闷无比。

    这件事到底是不是赵凌做的?

    很快,整个张掖城都在议论这件事。

    就是王夫人,也笑道:“对西平侯府的地势熟悉无比,出入凉州无入无人之地,沿途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我们家老爷说,这人可真是个人才。要是找到了,怎么也要向西平侯讨了这个面子,把他留在总兵府效力。”话到最后,已带着几分调侃。

    傅庭筠却笑不出来。

    她辗转反侧,不能入眠。

    自从赵凌来信问她家里有没有什么事后,他就再也没有回来过了。

    念头闪过,她悚然而起。

    如果他那个时候就知道了冯大虎的事……以他的性格,怎么会就这样轻轻揭过……一定是他,一定是他……也只有他有这个本事……因而连郑三听说了都怀疑……

    是不是因为这样,所以他才不回家的……觉得没有脸面来见她?

    傅庭筠板着指头数着日子。

    再等半个月,半个月之后,她就启程去碾伯卫。

    这一次,谁也别想拦她!

    第一百零一章  碾伯所(粉红票1120加更)

    十五天转瞬即逝,赵凌没有回来,只是托赵鸣带了信简报的安信。

    傅庭筠叫了赵鸣去说话:“赵爷身体可好?这些日子,公务是否繁忙?”

    这还是赵鸣第一次见到傅庭筠,虽然隔着道竹帘子,可那浮动的清香,婀娜的身影,清脆又不失婉转的声音,都让赵唯半晌才回过神来。

    “碾伯所虽然地处偏僻,可百户是从都司过来的人,我们也不敢马虎,专请了两位能干的嫂子照顾百户的起居。肯定是比不上在家里,也还干净整洁。”他笑意里带着几分谄媚般的殷勤,“碾伯所一直是吴家的人把持,这次蒙人进犯,被打得七零八落的,百户接手之后才发现,军饷已经拖久好几年了,卫所的田庄都已经毁了,马匹老迈,兵器陈旧……真是不查不知道,查了千疮百孔,没一桩顺心的事。百户这些日子又是忙着军训,又是忙着核算所欠军饷,眼看马上要入秋了,冬天的粮草还不知道在哪里,我也只好奉了百户之命,隔三岔五的就往总兵府跑,不是到王副总兵面前哭穷,就是向颖川侯借款……”他说到这里,不由挺了挺胸膊,好像能和颖川侯说上话,已是件天大的荣耀了,“还是我们百户有面子,不管是颖川侯还是王副总兵都没有打板子。这不,这次颖川侯给我们碾伯所拔了三千两银子过冬。百户的老上司鲁指挥使也给我们送去了二百担粮食,现在卫所的人个个都称百户英明,吴家的人原先还敢气焰嚣张地在百户面前叫板,现在也像乘儿子一样了。”他说完,露出个与有荣焉的笑容,解释道,“我们都觉得应该叫赵爷为千户,可赵爷说,他现在还是百户,非让我们称他为百户不可,我们也只好如此了!”

    赵凌御下,是很有一套的,要不然,当初也不可能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拉起一支人马来,最后还能让冯家的人忌惮不己了。

    但这不是傅庭筠关心的重点,她沉吟道:“爷就这么忙啊,连来见颖川侯的功夫都没有?你见到颖川侯的时候,颖川侯没有说什么吧?”

    “没有,没有!”赵鸣忙笑道,“颖川侯知道百户这些日子忙着整训队伍,很高兴的样子,还让我带了坛酒给百户。”他就压低了声音,露出神秘的表情,“听侯爷身边的林校卫说,这是皇上赏给辅国公的,辅国公夫人又让人专程送给侯爷的……”他“啧啧”了两声,语气中充满了艳羡,“皇上赏的啊!”

    难道杀冯大虎的另有其人!

    这一刻,傅庭筠想见赵凌的心情更迫切了。

    她耐着性子和赵鸣说了几句话,让郑三陪着他下去用膳,支肘托腮地在桌前坐了很久,待郑三进来禀她说赵鸣已经走了,她立刻吩咐郑三:“我们明天就去碾伯所。”

    郑三也侧面打听过,知道这些日子赵凌一直在碾伯所,心中的大石头落了地,他一个做下人的,自然不会反对傅庭筠的决定,恭声应“是”,下去收拾车马。

    郑三娘和忙帮着傅庭筠收拾衣饰,准备干粮。

    傅庭筠嘱咐阿森:“我走了,家里的事就托付给你了。不可再孩子气,要好生照顾三娘和临春。

    我最多二十天就回来了。”

    碾伯所毕竟是卫所,她并没有打算久留,看过赵凌,和他说上几句话,她就准备回来。

    阿森很想跟着去,可想到傅庭筠把家里的事都托付给了他,他瘪了瘪嘴,还是无奈地点了点头。

    郑三娘却不放心:“我还是跟着您一起去吧……”

    “不用了。”放阿森和临春在家,傅庭筠不放心,“坐马车,日夜兼程,不过七、八天的工夫就到了,而且到了碾伯所,九爷身边还有服侍的仆妇。”

    郑三娘不敢违背她的意愿,絮絮叨叨地嘱咐了很多路上要怎样怎样的话,翌日破晓,送傅庭筠出了门。

    ※※※※※

    沿途全是漫天的黄沙,太阳像火球似的挂在天空,烤得大地热浪滚滚,还好早晚的气温就凉了下来,不然这样天气赶路,纵然不中暑也要大病一场。

    进了碾伯所,住的全是军户,沿途到也平静,只是不时有人上目带警惕地问他们找谁。傅庭筠怕遇到献媚之人热情招待,耽搁了行程,一律称来找从庄浪卫调过来的赵鸣。

    大家对赵鸣好像都很熟悉,有人嗤之以鼻,也有人热情指点,不过两、三天的工夫,他们就到达了碾伯所衙门所在地乐都。

    乐都是个小镇,一条大街贯穿整个镇子。一进镇子,郑三就看见了坐在街头饭馆和两三个汉子在那里喝酒吹牛的赵鸣,旁边还围着四、五个兴致勃勃听他大侃的年轻小伙子。

    “……那婆娘,皮肤白的像雪似的,细细的眉毛,就那么微微地一蹙,”他说着,做了个蹙眉的动作,表情也变得哀怨起来,只是出现在他一个大男人的脸上,让人看了鸡毛疙瘩都要起来了,“我看着,都跟着心痛起来了,不要说我们百户了他摇了摇头,十分感慨地道,“我们百户,可真是有福气啊”

    一群人哈哈大笑起来。

    和赵鸣喝酒的一个人就笑道:“赵百户长得那叫个妥当,你能和我们百户比?你也就看着心痛心痛好了!”

    “那是,那是!”赵鸣不以不忤地大笑,端起茶盅呷了一口,“我这不是心里羡慕吗!”

    众人哄堂大笑。

    郑三不由眉头紧拧。

    说实在,他挺能理解赵鸣的。

    一群男人守在这里,不说女人说什么。就像他们走镖,晚上没事的时候也会说几句荤段子解解闷。不过,要是拿傅庭筠说话,他就觉得这话太刺耳了。

    他正要喊赵鸣,只见一个头扎着蓝色帕子,穿着白色布衫,靓蓝色裙子的年轻女子端了碟子菜从后面的厨房走了出来。

    “赵佥事,”她眉眼弯弯,笑得像朵芙蓉花十分的漂亮,“听说您还见过赵百户家里的那位,是真的吗?”

    家里的那位?

    那刚才赵鸣说的是谁?

    郑三突然间觉得毛骨悚然,耳边已传来傅庭筠低沉却又略带几分清冷的声音:“不要做声!听赵鸣怎么说。”

    他脑袋“嗡”地一声半晌只看见赵鸣那一张一合的嘴唇。

    傅庭筠却听了个一清二楚。

    “只见过一只。”赵鸣说话的时候不由坐直了身子,“说实在的,那才真是大妇的样子。隔着道帘子,帘子旁边还站着个年纪的小媳妇。问我话的时候,那小媳妇就一直站在那里。

    穿得干干净净的,戴着银簪子,银手镯比陈百户家的媳妇看上去还利落。每次我去都客客气气的,不是送我些吃食,就是送些瓜果……”

    饭馆里的人听得津津有味的。

    大妇?

    哪谁小妇?

    傅庭筠心时却像憋着团火似的,越烧越旺,到了最后,她已是咬牙切齿,吩咐郑三:“去碾伯所的衙门。”

    郑三哪里敢吭声,驾车延街往前走。

    饭馆里早有人注意到他们的马车只因这里是镇上唯一一家饭馆,过往的人都会在这里打尘,也就没太在意。此时马车不停下来反而朝街上去了就有人奇道:“咦,这是哪里来的马车。”

    他这么一说,大家都朝外张望。

    赵鸣“哎哟”一声站了起来:“是百户家的……赶车的我认识,是百户家的管事。”一面说,一面急着起身,喊了声“郑三哥”。

    郑三正犹豫着要不要停下来和赵鸣打个招呼,碾伯所衙门已在眼前。

    他停下车来,傅庭筠不待他将踏凳摆好就跳下了马车,径直朝衙门走去。

    赵鸣已赶了过来:“郑三哥,您来所里怎么也不能我说一声,我也好去迎您。”一边说,一边朝好奇地望着傅庭筠背影,“这是……”

    郑三犹豫了一下。

    守门的人也犹豫了一下。

    赶车的既然认识佥事,想必坐车的也是熟人。

    傅庭筠就这畅通无阻地进了衙门。

    此时正是晌午,当差的人都去吃饭了前堂静悄悄的,没有人影。

    傅庭筠直接进了二堂。

    厅堂一张镶灵山石黑漆大圆桌,两个看去精明干练的妇人正一边摆着碗筷,一边低声说着话,感觉到异样抬头,就看见一个陌生的女子步履轻盈,落落大方地走了进来。

    这里可是碾伯所的衙门,自从赵百户收拾了吴家人,就算是副千户到了这里,也是恭恭敬敬的。这女子是谁?竟然不陪着笑脸,不带着几份小心翼翼……

    两位妇人心生不悦,其中一个更是上前喝斥道:“姑娘是何人?难道不知道这里是碾伯卫的衙门所在?”她语气中带着几份居高临下倨傲,“还不快快退下!否则我就要喊卫兵了!”

    傅庭筠眼睛里只有摆在大圆桌上的那两副碗筷。

    她眼睛微微眯了起来。

    两副碗筷!

    他一个人吃饭,为何要摆两副碗筷?

    如果有客,为何没有谈笑之声。

    通常衙门二堂东边是内室,西边是书房。

    她直接往东间去。

    “你这女子,胡乱闯些什么?”两个妇人没有想到来人会没有一丝忌惮,待回过神来,忙去拦她,傅庭筠已进了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