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屋 > 都市小说 > 花开锦绣 > 第61章 意外
    法事要做七天。

    傅庭筠每天早上由郑三夫妻和三福陪着去大兴善寺,在大兴善寺用了晚膳回来,到杨柳巷时,往往已是满天星斗。

    有时候赵凌已经回来了,会在天井里打个招呼,有时候赵凌还没有回来,傅庭筠就会支了耳朵听,到前院子里灯笼高挂有了动静,她才会安心地睡下。

    做完法事,傅庭筠捐了一百两银子的功德钱,二十两银子的香火钱。大兴善寺虽然香火鼎盛,这也是很大的手笔了,知客和尚笑盈盈地请傅庭筠去见主持:“……女施主诚心礼佛,主持大师想赠女施主一件开了光的法器,保证女施主身体安康,吉祥遂顺。”

    傅庭筠双手合十和知客和尚见了礼,随着去了主持那里。

    主持是个六十多岁的老者,见到她露出慈爱的笑容,说了些祝福的话,送了她一串小紫叶檀的挂珠:“也可以戴在手上,驱灾避难。”又邀请她,“下个月初一,寺里有法会,会有高僧讲话,女施主不防来听听。”

    傅庭筠向主持道了谢,承认如果到时候能出门,再来礼佛,由知客和尚一直送到了山门口。  赵凌站在马车旁等她,阿森和石柱跟在他向后,在知客和尚的眼里,俨然一位家资富裕的少年公子,十分殷勤地上前问候,说了很多吉祥的话,直到傅庭筠他们走远了,才带着几个小沙弥转回了山门。

    阿森和赶车的车夫坐在车辕上,傅庭筠递了个油纸包给他:“这是你最喜欢吃的大兴善寺素馅包子。”

    他欢呼一声,打开就塞了一个在嘴里,笑眯眯地咀嚼了两下,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忙敛了笑容,从油纸包里拿出一个递给走在旁边的赵凌:“九爷,您也吃!”

    “你自己吃吧!”赵凌笑容和蔼可亲,像邻家的大哥哥,“我不饿!”

    把车帘撩了道缝朝外望的傅庭筠看着暗暗称奇。

    赵凌这几天也不知是怎么了,好像心情非常好似的,眼里总是带着几分笑意。

    阿森又递给三福、石柱和车夫,他们当然也不会和他抢食。阿森坐在车辕上,吃得津津有味。  傅庭筠低声和阿森说话:“你们这些日子在做什么?我好些日子都没有看见你了。”

    阿森扭着脑袋和她说话:“我们在宝庆街买了三间铺子,在长安县的鲁家村买了三百亩地,西淮村买了四百多亩,东姜村买了一千多亩……”

    他的声音清脆响亮,把傅庭筠的脸都说红了,不由悄悄地打量赵凌的神色。

    赵凌嘴角含笑,好像他们的谈话很有趣似的,神色宽和。

    怎么会这样?

    傅庭筠满心狐疑地盯着赵凌的脸,想从他的表情中看出点什么端倪来。

    像是感觉到有人看着他,赵凌突然望过来,和傅庭筠四目相对。

    偷窥被人逮了个正着。

    傅庭筠慌慌张张地放下了帘子,自然也就没有看见赵凌越翘越高的嘴角。

    三福和石柱他们并没有发现两人的异样,他们正听着阿森和那车夫说话。

    “你们是从哪里来的?可真是有钱。宝庆街的铺面可不便宜,一口气竟然买了三间。”车夫啧啧道,“宝庆银楼的总店就在那里,西安府有名的银楼和古玩铺子都开在那里,听说一间门面一年的租金就是二百多两银子呢!”又道,“一千七百多亩地,花了不少银子吧?”

    “也没什么。”阿森道,“现在年成不好,我们捡了个漏。”语气里却有掩饰不住的得意。  车夫哈哈地笑,“就算是康成年间兵乱,这田也要买到一两二分银子一亩,小哥你太谦逊了。”然后自我介绍,“我姓马,在家排行第二,大家都称我叫马二,家住城东的梨子巷,平日都在城东津水桥旁边做生意,小哥你再要用车,直管叫一声,立马就到。”

    “原来是马二哥。”阿森人小鬼大,机灵地和这个马二寒暄,“我记下来,以后有什么事,就麻烦马二哥。”然后和马二聊起来,什么哪里的糖食最好吃,哪里肉饼最好吃,哪里是卖梳子哪里是卖头绳的,一路上就听着阿森叽叽喳喳的。 郑三娘压不住心中的惊愕,悄悄地和傅庭筠说着话:“没想到九爷年纪轻轻的,就赚下这么大份家业。姑娘,您可有福了。”

    傅庭筠冷汗直冒,忙岔开了话题:“我那里还剩些棉花,你要不要给临春做两件棉裤。”    郑三娘大喜:“多谢小姐了!”

    傅庭筠却想着金元宝。

    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

    要是母亲对她另有安排,她要离开西安府,郑三夫妻知道她和赵凌什么关系也没有,还不知道怎样的吃惊呢?马车摇摇晃晃的,傅庭筠的心也七上八下的,好不容易到了杨柳巷,吕老爷和吕太太带着芦苇站在门口等他们。

    吕太太扶着傅庭筠下了马车。

    远远的,有人朝这边跑过来:“九爷,九爷!”

    他一路大喊。

    众人扭头望去。

    就看见破衣烂衫的金元宝背着个包袱飞快地往这边跑,后面还跟着气喘吁吁的杨玉成。  “元宝哥,元宝哥!”阿森兴奋地挥着手,“我们在这里。”

    金元宝跑到了赵凌的面前,一把就抓住了赵凌的胳臂:“九爷,九爷,您,您真的还活着!”说没有说完,像个孩子似的哭了起来。

    赵凌眼角也有水光闪动,见那个车夫好奇地望他们,沉声道:“我们进屋再说。”    金元宝哽咽着不停地点头,吕老爷打发车夫,其他人簇拥着他们往屋里走。

    杨玉成赶了过来:“你,你跑那么快干什么?我追了你,追了你两条街,好多年都没有这么跑过了,累,累死我了!”说着,搭在了三福的肩膀上,“你们谁,好歹也推我一把啊!”    大家忍俊不禁。

    气氛欢快。

    赵凌笑着轻声喝斥杨玉成:“好了,别作怪了。元宝这一路奔波,辛苦了,”说着,他吩咐郑三娘,“烧些热水做些吃的来。”目光无意间瞥过站在一旁的傅庭筠,脸上就露出几分踌躇来。  杨玉成在一旁嚷着:“这么好的日子,我们叫馆子吧!十三山的羊蝎子汤做得可真是好啊!”    “行啊!”赵凌很快收回了落在傅庭筠身上的目光,脸上的表情也变得神定气闲起来,“你去十三山叫菜吧!”

    “啊!”杨玉成狼嚎,“为什么是我?我蹲在喜升客栈等元宝等了十几天,连茅房都不敢上……”

    大家知道他这是故作滑稽哄大家开心,都不理他,强忍着笑往厅堂去。

    “我怎么这么倒霉!我怎么这么倒霉!”杨玉成垂头丧气地走在最后,嘴里不停地嘀咕,“我去叫菜可以啊,可谁给钱啊!”

    众人再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傅庭筠望着眼前的一切,视线有些模糊。

    金元宝回来了,她也得离开这里了。

    再也见不到看着英俊潇洒却喜欢逗趣的杨玉成,也看不活泼可爱的阿森了……

    她的目光落在赵凌身上。

    他正在大笑。

    眼睛微眯,眉眼间有着说不出的畅快,像那挣脱了乌云的阳光,明亮、耀眼的让人睁不开眼睛。

    傅庭筠低下头。

    胸口像被人打了一拳似的,疼痛的无法呼吸。

    她自然没有看见赵凌朝她望过来。

    眼底深沉若海,莫名难测。

    ※※※※※

    吕老爷那个陈设的像账房般的书房里坐着三个人,赵凌,傅庭筠和金元宝。

    大家的表情都有些端肃,书房里气氛自然也就有些沉闷。

    吕太太上了茶,轻手轻脚地带上了书房的门。

    赵凌朝着金元宝抬了抬手,示意他先喝口茶:“这一路上没有遇到什么凶险吧?”

    金元宝情绪已经平静下来,要不是眼圈还有点红,看不出来刚才曾大哭过一阵。

    “我专拣了小路走。”他恭敬地道,“一路上都很顺利,不过十天的工夫就到了华阴。”他说着,看了傅庭筠一眼。

    傅庭筠知道他要说自己的事了,心中一紧,手攥成了拳。

    “……不过,我却没能见到傅夫人!”

    “什么?”赵凌和傅庭筠异口同声的惊呼,赵凌那么冷静的人也忍不住急声道,“出了什么事?你怎么没有见到傅夫人?”傅庭筠更是脸色发白,不安地绞着手指。

    “我听傅家的人说,傅夫人去了京都。”金元宝看了赵凌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异色,然后眼角的余光瞥过傅庭筠,“我怕传言有误,想办法摸了进去。傅夫人真的已经去了京都。只留了两房陪嫁管着管理田庄,其他的人,也都跟着去了京都。”

    “怎么会这样?”傅庭筠神色惶惶,“母亲怎么会丢下我去了京都。”她望着金元宝,目光中充满了希翼,“母亲难道就没有给我留句话?”

    金元宝望着那如宝石般熠熠生辉的眼睛,半晌才低声地道:“据华阴的人说,傅家九小姐病逝后,傅夫人受不了这样的打击,病倒了。傅家五老爷怕傅夫人触景伤情,向傅家老太太提出让傅夫人跟去任上。傅家老太太同意了。傅家七爷亲自来接了傅夫人进京。”

    傅庭筠的嫡亲兄长傅庭筀,在堂兄弟中排行第七。

    自傅庭筠的父亲中了进士留在了翰林院后,他就一直跟着父亲在京都读书。娶的妻子是父亲的同科的女儿,嫂嫂只在家里住了三个月,就跟着兄长一直去了京都。两个侄儿都是在京都诞生的,她都不认识。

    62章浪庄卫

    哥哥竟然亲自来接母亲……傅庭筠急得团团转:“我母亲病得很重吗?”

    金元宝犹豫了片刻,道:“令堂去京都之前,傅家的姻亲都曾送去仪程,我也曾到那些姻亲家里打听,议论令堂病情的很少,议论傅家小姐之死的……到很多。”

    也就是说,母亲去京都,完全是为了避开那些闲言碎语。

    傅庭筠呆立当场,慢慢垂下头,眼眶湿润,强忍着才没有落下泪来。

    全都是她……要不是她,母亲又怎么会被人指指点点……赵凌却皱了皱眉,道:“渭南的事还没有传到傅家吗?”

    “我到华阴的时候,傅家才刚得到消息。”金元宝道,“那个时间傅夫人已经离开了华阴。”又道,“傅家大老爷和五老爷一起离开的。如今傅家管事的二老爷,二老爷已派人去渭南帮着处理丧事,赶去京都报丧。”

    母亲不知道舅舅的事,所以走的时候才没有给她留下什么音信……母亲肯定以为她已平安地到达了舅舅家……待这边的消息传过去,舅舅去逝,她又下落不明……傅庭筠不敢继续往下想。

    赵凌轻轻地叹了口气,并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而是问金元宝:“你有什么打算?”

    刚才在厅堂,大家已经七嘴八舌地把这些日子的发生的事讲给了金元宝听。

    金元宝沉吟道:“我想跟在九爷的身边。”

    言下之意,如果不能和赵凌在一起,他不想投军。

    赵凌点了点头。

    如果他连这点都做不到,只能说明陌毅等人根本没有将他放在眼中,他以后就算是去了军营,恐怕前途也艰难。

    “那就这样说了。”他道,“你赶路也累了,下去梳洗一番,等会我们好好喝两盅。”

    金元宝知道赵凌还有话对傅庭筠说,恭敬地行礼,退了下去。

    杨玉成一直等着,见他出来立刻迎了上去:“九爷怎么说?”

    杨柳巷多是跟了赵凌好几年的人,自然知道他的规矩。

    见他进了书房,都远远地避开了,此时书房门前只有杨玉成和金元宝。

    两人朝前走了几步,确定不会听到书房里的谈话,这才停下脚步。

    金元宝先把华阴的事说了,然后道:“九爷问我愿不愿意和他一起去投军,我说,如果能和九爷一起,我就去,如果不能在一起……”

    他没再往下说,但意思已经很明白了。

    杨玉成不由急起来:“你怎么这样?九爷现在也是身不由己,他当然想我们都在一起……”

    “我知道!”金元宝作了个“不要再说”的手势,打断了他的话,“这些事,我自有打算。”

    杨玉成默然。

    金元宝和他们不一样,他们都出身农家,因为日子过不下去了,才跟着九爷去贩私盐的。金元宝的父亲是秀才,他也曾读过四书五经,从前在一家大户人家做账房,后来那家的嫡子和庶子争家产被牵连进去蹲了大狱,又机缘巧合结识了九爷,佩服九爷为人仗义有谋略,这才跟了九爷的。平时虽然都在一个锅里吃饭,可他谈吐、习性和他们都不一样,他们想和他亲近也亲近不起来。而且他看上去沉默寡言,要说起话却口齿伶俐,谁也说不过他。他又有主见,拿定了主意的事九头牛也拉不回来……往日都不觉得怎样,但此时正是九爷为难的时候,杨玉成想想都觉得意难平,忍不住低声道:“要不是傅小姐猜对了,我还以为你跑了呢。金元宝知道,他们总觉得他有些故作高深,他也不想这样。可有时候他说来说去他们也不明白,偶尔还会觉得他杞人忧天很可爱,久而久之,他也不想多说了。反正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听见杨玉成的嘀咕,他不禁愕然:“你说什么?”

    杨玉成心里正不舒服着,见金元宝露出惊讶之色,在心里腹诽:你不是自诩算无遗漏,因而整日做出副老神在在的样子吗?今日我就叫你大吃一惊好了。

    想到这里,他不由露出灿烂如夏日般的笑容:“你不是去了华阴吗?大家心里都有些不舒服,傅姑娘却说,你是算着九爷的没什么胜算,不想九爷遗憾,所以才去华阴送信,然后准备回来帮我们收尸的……”

    “你说什么?”金元宝神色大变,望着杨玉成的目光惊疑不定。

    杨玉成不免有些得意,添油加醋地道:“傅姑娘把你算得死死的。她说,你要学程婴。”这是他圻戏《赵氏孤儿》知道的,“还说,忍辱负重地活着比慷慨激昂的死更不容易。”

    金元宝扭头朝书房望去,看上去好像有点高兴,又好像有点伤心,表情很是怪异,站在那里久久未语。

    ※※※※※书房里,赵凌正和傅庭筠说话:“你也要不过于担心。令墼既然身体无恙,那就什么都好说。我这两天就寻个稳妥人赶京都,给令堂带个信去。你暂且安安心心地住在这里。等去京都的人回来,我们再做打算。”

    也只能这样了!

    傅庭筠沮丧地点了点头。

    突然间觉得人海茫茫,却没有自己容身之处。

    心情渐渐沉重起来。

    “那就麻烦九爷了。”她勉强露出个笑容,笑容带着几分歉意。

    “不用这么客气,”赵凌笑道,“你在这里,杨柳巷热闹了很多。”

    傅庭筠没有心情,笑了笑,起身告辞。

    赵凌送她到了书房门口。

    在院子里说话的杨玉成和金元宝回过头来,纷纷给傅庭筠行礼。

    傅庭筠曲膝福了福,往后院去。

    杨玉成和金元宝走了过来。

    “九爷,傅姑娘……”杨玉成望着傅庭筠的背影。

    赵凌没有做声。

    稳妥之人,谁能称得上稳妥呢?

    金元宝看着有些踌躇:“要不,我去趟京都吧?”

    杨玉成睁大了眼睛瞪着他。

    金元宝装做没有看见,若有所指地道:“傅家九小姐的事,华阴传得很厉害。有人说,傅家九小姐根本就没有病死,而是跟人私奔了;还有的人说,傅家九小姐去碧云庵上香的时候被人……玷污了,为了保住傅家九小姐的声誉,傅家杀人灭口,把在碧云庵服侍傅家九小姐的丫鬟、婆子都处置了……”

    任赵凌是个沉得住气的人此刻都不禁勃然大怒:“简直是一派胡言!傅家在华阴经营几百年,是华阴望族,根基深厚,怎么就这样放任那些人胡说八道,也不想办法澄清一下?”又道,“傅家是二老爷当家?那个二老爷怎么样?”

    金元宝苦笑:“优柔寡断,一点点事就要去内宅回了老太太,不然什么也不敢应承。”

    赵凌低头思索。

    金元宝道:“九爷,这天下姓傅的人多着了,可要是有人把傅姑娘和傅想到了一块,不管是对您,还是对傅小姐都不好。我看,这件事知道的越少越好。除了我,别人去都不合适。而且京都形势复杂,一般的人去了,未必能知道傅家的大门朝哪里开!”

    赵凌微微颌首:“你去也好。至少能弄清楚,这个时候,傅家的大老爷怎么也跟着去了京都……我总觉得,事情有些不寻常。”

    傅家以闺阁严谨而著称,被人传出家里小姐的与人私奔甚至被玷污,如果处置不好,被人信以为真,说不定会动摇傅家的基业。就算大老爷有什么急事要去京都,家里怎么也要个能独当一面的人当家啊!

    金元宝会意地朝着赵凌点头:“我想八月二十五的晚上走!”

    赵凌和杨玉成都有些不解。

    金元宝道:“我是悄悄回的喜升客栈,那个陌毅只留了小五守着,他还不知道我回了西安府。如果我不能和九爷一起,不如连夜往京都赶。”

    这样,金元宝就成了赵凌留着的一着棋。

    “如果是要你能和九爷一起走呢?”杨玉成忙问。

    “如果我能和九爷一起走,那我出了西安府再往京都去。”金元宝笑道,“我们毕竟是由都司安排去的卫所,卫所的那些人想必也不愿意为了这些小事而得罪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