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屋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幸福 > 88 第八十八章 更新
    88、第八十八章更新

    “儿自有分寸,请父王放心。~”

    赵睿琪仿佛被汝阳王说动一般的垂下眼睑,汝阳王安心了一些,如果赵睿琪死拧着,他都有心打晕了他,然后汝阳王去叩谢皇上赐婚之恩。

    虽说汝阳王没再打算娶文家小姐做世正妃,但文御史在清流清贵中甚是有脸面,文小姐是跑出去寻找赵睿琪,不管喜不喜欢她,为了文御史的脸面文淑华必须得嫁给汝阳王世,只是正妃做不上了。

    皇上不可能不考虑清流的脸面问题,即便再看不上文淑华,也会把此时圆过去,汝阳王揽住赵睿琪肩头:“往后如何对待侧妃,皇上不可能过问,文家不敢过问,是揉是搓还不是可着的心意?皇上知晓同嫣然两情相悦,接纳下了文淑华,了天下清流的读书人脸面,皇上会记得一分好。”

    赵睿琪点头说:“儿明白。”

    汝阳王笑容满脸,只觉得儿懂事了,但见到皇上时,汝阳王才发觉,他放心早了,儿脾气倔强得如同娴娘。”启禀陛下,臣并非抗旨不尊,臣答应过表妹,今生今世只娶她一人,再无任何侧妃侍妾,臣同文家小姐没见过两面,没说过两句话,只因她出营寻人,臣便纳她为世侧妃,臣不愿违背承诺,也不愿辜负表妹,请陛下明见。“

    赵睿琪单膝跪在皇上面前,在金顶大帐里还有几位随侍在皇帝身边的大臣,文御史脸胀得通红,在文淑华回来后,他不顾女儿身上的伤势,狠狠的打了她几巴掌,并说出不再将她当女儿的话,但文御史为了面只能让文淑华做侧妃,他觉得丢脸是真,同样他也不能因女儿失去文家清流的地位。

    于是文御史仗着在皇上面前还有几分脸面,恳求皇上赐婚,以文家的地位,文淑华世正妃也做得,但因私自留书出营,只能为委屈的做侧妃,文御史只想着快点打发她出门,也省得她再丢脸,但赵睿琪当中拒绝,文御史越发羞愧难当,扑通跪下,老泪纵横:“陛下臣教女无法,臣女因钟情于世,岂料世···臣之过,是臣愧对天下读书人,臣不配再做御史中丞,求陛下免罪臣的官职。(·~)”

    文御史摘掉官帽,碰碰的磕头,皇上背着手,看着曾经铮铮铁骨的文御史,他也曾高中过二甲头名明传天下,是江南名士,曾经几次凶险终不悔,揭开了江南舞弊大案,引得天下人侧目,几次在金銮殿上慷慨陈词,不为权贵揭露权贵谋逆,他额头还有一处伤疤,是当年撞柱死谏流下的,他是清流的表率。”文爱卿···”皇上目光落在赵睿琪身上,”他的话可曾听见?“

    赵睿琪抬头,朗声说:“臣想说,臣同文小姐不认识,她钟情于臣,臣就得娶吗?臣原先敬佩文御史铮铮铁骨,如今臣不齿他说话蒙蔽陛下。臣做过什么承诺过谁心里清楚,臣今生不辜负表妹,何曾对文氏始乱终弃?臣于表妹两情相悦,岂容旁人插足其中,文大人虽然没明说,但他污蔑臣,请陛下明见。”

    “如果汝阳王世并非同臣女于情,臣女又岂会不顾风险的出门去寻他?”文御史原本想着以退为进,但赵睿琪丝毫不给他脸面,“同侯府李小姐有情,听着仿佛生死相许,可在陷入危险地时候,她在何处?她根本不顾的死活。”

    “哈,本侯请问文大人一句,当撞柱死谏的时候,在江南彻查惊天大案陷入死地的时候,妻在哪?”

    一直很沉默的安平侯上前一步,咄咄逼人的看向文御史,“我是武将,也曾出征过蛮夷,我和发妻同样情深意重,但我可从未想过将发妻带去疆场,为妻者可不是总是跟在丈夫身边,操持家务奉养公婆,教养儿女,使得血脉延续这才是贤妻,一旦我战死疆场,我也不担心安平侯府会一蹶不振,儿女父母无人照料,因为我有贤妻。叶**”

    “女儿这样不管不顾的跑出去,撇下一切礼仪道德,往好听了说是情痴,往难听的说···同淫奔有何区别?”安平侯冷笑:“聘者为妻,本为切妾,文家是书香世家,连我等武夫都知道的俗礼,竟然不知?往日是有些许的功劳,但陛下也没亏待,频频让高升,年节必有赏赐,却用昔日的功劳逼陛下赐婚,这就是的忠君?这就是的耿直?”

    安平侯大笑:“以为用陛下赐婚能遮掩女儿的淫奔丑事,丑事就是丑事,再遮掩都没有用,文家早被天下人笑掉大牙了。”

    “安平侯。”皇上责怪的看了他一眼,脸上却无不悦之色,话语间颇为宠信亲近,“文卿不过是一时糊涂,朕尚未说话,冒出来做什么?”

    安平侯拱了拱手,垂头说道:“臣知错,臣只是听不得文大人指责小女,颠倒对错,他女儿为了没见过几面的世淫奔是情之所钟,那小女苦思救援世良策,又是什么?臣不服。”

    “呈上来的利用潮水搬开巨石的法,是女儿想出来的?”

    “回皇上,您命臣打仗出征行,让臣想这些···臣不过是代替罢了。”

    安平侯的话引得所有人震惊,那绝妙的法竟然是李嫣然想出来的,非是他们妄自菲薄,这些人自问想不到,两名女谁优谁劣,高下立判。

    因赵睿琪放抗而发怒的汝阳王,此时沉默了,他又想到在京城娴娘,娴娘不会整日里情情爱爱的挂在嘴边上,也学不会别的女人温婉柔顺,但他可将王府交到她手上放心,如果当初他疆场失踪,娴娘私奔到疆长··汝阳王府怕是早就被愤怒的陛下踏平了,赵氏宗族灭族。

    ‘青儿,善待娴娘,她是能帮的人,也是唯一能兴盛汝阳王府的王妃。’

    父亲在临终前念念不忘的叮嘱汝阳王,他答应了却没有做到,汝阳王想到如今的娴娘,胸口闷得慌,也迫切的想见娴娘。

    “父皇,既然文御史因女无德请罪,您宽宏大量饶了他的罪过,文御史也没脸面面对天下人了,就准他致仕了呗,”七皇天真的眨眼,“汝阳王世救了儿臣,安平侯嫡长女想到妙法解救儿臣,他们都是儿臣的恩人呢,汝阳王世情比金坚,您何必再为难他?”

    “陛下···”文御史慌忙说道,“臣···”

    七皇说:”唤父皇做什么?是本皇说错了?还是原本想用辞官威胁父皇?都察院很多位御史,耿直忠诚于父皇的人更多,不缺一个。”

    皇上眼里闪过一道耐人寻味的目光,七皇仰头看着皇上,“父皇。”

    “小七说得有道理,也能为朕分忧,朕心甚慰。”皇上目光落在文御史身上,“文卿既然一味的恳辞,朕也不强留了了,朕恩准致仕回乡,的女儿···”

    文御史彻底的蔫了,他真应该当初生女儿的时候就掐死她,致仕···他才不到三十六,属于他的荣耀才刚开始,他以前那么拼命是为了什么,不就是青史留名,位居人臣吗?可这一切都被文淑华给毁了,文家不仅是天下人的笑柄,他成昏聩致仕之人。

    文御史万念俱灰,一下仿佛老了十几岁,这这些又能怪谁?如果不是他想要遮掩,直接将文淑华送去姑庙,他也许还能做到御史的位置上,女儿哪有权柄官职重要。

    皇上直接问赵睿琪:“能保证一生不纳侧妃?文氏朕可以赏给做侍妾。”

    “臣不要。”赵睿琪朗声说道:“臣今生只娶一位正妃,臣愿意效圣祖专心一意的对待正妃。”

    皇帝怔了怔,眸光深幽,他好像明白了,又好像一直糊涂着,最后怅然道:“文氏送到尼姑庵落发为尼。”

    “遵旨。”

    “谢陛下。”

    赵睿琪磕头谢恩,皇帝轻轻碰触小七的脸颊,“七皇钟敏灵秀,交由皇后抚养。”

    此时赵睿琪拒绝赐婚再也引不起大臣的,皇上将七皇交给了皇后,虽然没说记在皇后名下,但七皇可称为嫡,皇后有了七皇,后卫更为稳固,而七皇也不再是生母提不得的只有皇帝宠爱的皇,皇后娘娘的娘家一定会辅佐七皇,大臣们开始重新评估审视七皇。

    皇帝仿佛还嫌引起的风浪不够,接到密探的禀告后,皇帝怒责三皇,说他无视君父,无视手足,将三皇贬为庶民,族谱除名,顺便敲打了其他几位皇的争夺储君之位的气焰,并向天下宣告,“朕龙归大海之人,才会册立太,谁再妄言储位,诛九族。”

    给三皇出谋划策的人,以及投靠三皇的大臣,皇帝一怒之下,满门抄斩,菜市口涂上了一层厚厚的鲜血,朝臣闭上了嘴,不敢再妄言储君之位,皇帝用几百颗人头换的了五年的太平,也让天下人领教了什么是帝王一怒,尸横遍地。

    从围场回京后,皇帝以伺候不周,居心叵测将九皇生母从妃降到最低等的采女,随后又在她宫里搜出谋害宫妃的罪证,皇帝赐她三尺白绫,九皇失去生母,皇帝交给早已不得宠的莞嫔抚养,七皇时不时的会关心维护九皇,得了九皇感激。

    “殿下,奴婢可以放心陪主人了。”

    七皇眼合了一下眼睛,揭发九皇生母罪证的老妈妈服毒自尽,七皇道:“厚葬之。”

    作者有话要说:榜单第二更,桃算上今天会连续更新四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