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屋 > 都市小说 > 清穿之猗兰小筑 > 57 第五十七章 迁都北京
    时隔十年,跨越三百年的时空,漪澜再次站在威严雄伟的紫禁城里面,心里涌起了一种难言的激动。这个北京城,是她熟悉的土地,是孕育她的地方。踩在汉白玉的阶梯上,漪澜恍然感觉时空交错般,祖奶奶慈祥的笑容仿佛在眼前晃动,和蔼的声音在叫着她的名字。漪澜快步向前跑去,嘴里叫道:“祖奶奶,祖奶奶。”祖奶奶来了,祖奶奶一定是来接她的,祖奶奶那么疼她,只要她大声一点,祖奶奶就会伸开双手接住她。在傅家只有她才能叫祖奶奶,其他人都是叫老祖宗,只要她叫祖奶奶,祖奶奶肯定会跟小时候一样,马上出现在她身边,抱着从噩梦里惊醒的她唱着歌谣。

    皇太极看着小妻子发疯般的朝远处奔去,一股要失去她的惶恐迅速占据胸腔,他运起武功,几步踏到漪澜的身边。紧紧搂着漪澜的身子,皇太极轻轻的吻去她的泪水,双手在她的背脊上不断抚摸,柔情道:“不怕,澜儿不怕,爷在这里,还有咱们的孩子也在这里,不要离开爷好不好?”

    幸好周围只是些心腹宫女,没有外人,不然还不知怎么解释漪澜的失态。漪澜抬起梨花带雨的小脸,看着皇太极,半晌才叫道:“爷。”又一下子把脑袋埋在皇太极的怀里嘤嘤哭泣起来。这还是皇太极第一次见到漪澜哭得那么伤心,好像要把所有的苦痛都发泄出来似地,他只能不断的安慰她,亲吻她,让她稳定下来。

    大约过了一刻钟时间,漪澜终于止住了呜咽,只是静静的抽泣着。漪澜心里明白,这不过是幻觉罢了,她和祖奶奶游览过无数次故宫,祖奶奶的音容笑貌留在了每一个角落里。不知三百多年后,祖奶奶是不是和她一起走在这皇城里?她好像感到了祖奶奶身上的气息,暖暖的,给人心安与依赖。

    “爷,澜儿今天任性了,以后再也不会了。”漪澜闪着小鹿般湿漉漉的大眼睛乞求的看着皇太极。就不要怪我啦,那个什么祖奶奶也忘记吧。

    纵使皇太极很想知道漪澜究竟是为何痛哭,这时他也不会问的。他会给可爱的小妻子完的信任,他相信总有一天漪澜会完整的告诉他实情。他不急,他还有很长的时间来等待。皇太极微笑着点点漪澜的额头,道:“呀,爷怎么舍得责备。不过,澜儿,要相信的丈夫,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是可以和我分享的,我会用这双手臂为撑起一片天空。”

    会吗?我该完的信赖吗?皇太极不再是盛京的皇帝了,他现在是一个新的帝王,是这大好河山的主宰。美丽的女人多了去,中原的诱惑那么多,皇太极能保证自己的心不动摇吗?漪澜垂下眼睛,柔柔的道:“爷,澜儿信。”不管心里是怎么想的,她嘴里总是说着同一句话。

    皇太极心肝一颤,他和漪澜心灵相通,怎么感觉不到漪澜的怀疑和犹豫。不过,皇太极只是加紧了手上的力道,道:“澜儿,就让时间来证明吧。”时间才是最能考验真心的东西。

    咬着下唇,漪澜忍受着身上的铁臂带来的压迫感,道:“好,澜儿等着。”既然都说了,不答应才是傻子。她可是一个理智的女人,她最爱的人是自己。

    皇太极长叹一口气,放松漪澜,转而拉起她的手,道:“走吧,澜儿,看看喜欢哪个地方。”漪澜早就说过不住坤宁宫,那里虽是皇后的居所,但也是祭祀之地,主殿里烟熏火燎的,一点也不舒服,她性子挑剔,又好享受,自然是另谋住处。

    还好皇太极有命代善和洪承畴带兵直入北京,保住这皇宫,不然不知被李自成那个丧家之犬烧成什么样。皇太极住的是代善带人修缮过后的乾清宫,而漪澜嘛,本该位尊皇后,住坤宁宫的,但她不想住,皇太极也由着她——谁说皇后就一定要住坤宁宫的,如果漪澜能住乾清宫更好。

    皇太极心里存了想法,就把漪澜往最靠近乾清宫的宫殿里带,漪澜看了半天,选择了皇太极最中意的永寿宫。这紫禁城可比盛京皇宫大多了,当然选个离皇太极住处近点的地方才好,省脚力啊。如果皇太极住养心殿就更方便了。

    永寿宫为两进院,前院正殿永寿宫面阔五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外檐装修,明间前后檐安双交四菱花扇门,次间、梢间为槛墙,上安双交四菱花扇窗。正殿有东西配殿各三间。后院正殿五间,东西有耳房,殿前东西亦有配殿各三间。院落东南有井亭一座。

    现在的永寿宫还很新,完没有后世衰败的样子,雕梁画栋,绿树成荫,花香四溢。漪澜指着大门前的空地道:“我要在这里种两颗高大的玉兰树。”转了一圈,进了后院,指着廊下的空地道:“在这里种上我的兰草。”后又指了几个地方要做什么改变,皇太极只是微笑着,一味应好,对她十分宠溺。

    皇太极眯着眼睛,看漪澜兴高采烈的样子,想到封后的旨意礼部已经拟好,等几日过后的朝会就可以发布了。封后大典就在明年举行,他一定要给漪澜一个盛大的典礼。南明余孽还在垂死挣扎,要乘着这股势头,把他们部收拾干净,不要像梦境里那样,余党们时不时跳出来闹一通反清复明的猴戏,实在令人心烦。至于剃发的事情,他早就下令制止,就连八阿哥宜肯额都是满头的黑发,确实比他的半月头要好看些。漪澜就常常在他面前夸奖小八,他绝不承认自己是忌妒儿子。

    后宫一后四妃死的死,嫁的嫁,到现在也只剩下澜儿和无子的淑妃,淑妃没有什么威胁不去管她,但这后宫却是必须充实了,不知道澜儿心里会怎么想。皇太极暗叹一口气,制度不可废,四年一次的大选是必须进行的。也不一定要给自己选女人啊,皇太极眼中精光一闪,几位亲王的府上应该添些人才好。叶布舒和硕塞年纪大了,嫡福晋侧福晋也应该有了,先封个贝勒,娶妻的时候也好看一些。在盛京那会儿,前线战事紧张,哲哲病重,没有人管这两个阿哥。现在天下初定,叶布舒和硕塞在两白旗里的作为还是不错的,已经结交了些人脉,摸清大部分人的底细,皇太极心里高兴,自然就想起这两个打光棍的儿子来。

    由于后妃主位稀少,且皇太极的女人并不多,这后宫大部分都是空着的。其中,淑妃被封为淑惠妃安排在永和宫;叶布舒的额娘庶妃颜扎氏也捞了个静嫔做,占了景阳宫的主殿;有子的庶妃那拉氏和庶妃伊尔根觉罗氏分别封为恭嫔和宁嫔,这两人关系不错,占了储秀宫和咸福宫主殿,做上邻居。其余的暂且不提。

    崇德九年十月底,皇太极发布文告,准备兵分两路,一路由阿济格带兵,统帅吴三桂,尚可喜等将领,进攻西北地区之李自成;另一路由多尔衮和多铎带兵,下江南讨伐南明。次年,多尔衮攻陷南京,弘光帝朱由崧被擒,弘光政权灭亡,朱由崧于次年被清廷杀于北京。随后,在清军围攻下,明朝这个文明国度被彻底的推向了灭亡的深渊。虽然明朝宗室又在南方建立了几个小朝廷,但也抵挡不住清军的进攻。清朝在基本扫除明室以及农民军政权之后,逐渐的统一了中国。

    皇太极在迁都前都已让代善颁布安民告示,只要汉人真心归降大清,朝廷不会胡乱屠杀良民,一切生活制度暂时按照前明来,也不需要剃发易服。这一举措安稳了人心,使大部分汉人臣服于清廷,日子也不用过得提心掉胆。由汉族大臣牵头,各地都称颂皇太极是“宽温仁圣皇帝”。

    京城最有名的茶馆叫做清客临,许多文人雅士都聚集在这里。大厅正在热热闹闹的谈论新皇帝是多么的仁慈宽厚。

    漪澜面纱下的嘴角勾起一个笑容,皇太极仁慈宽厚?比起崇祯帝来是不错了,何况皇太极还减轻了赋税。而清军入关之时带领之人是以仁德著称的礼亲王代善和汉族大将洪承畴,遵皇太极旨意安定民心,并不烧杀抢掠,故而没有发生有名的”扬州十日”、“江阴三日”、“嘉定三屠”等惨案。

    现在的北京城民风较盛京保守,漪澜陪着皇太极带着三个孩子出门时佩戴着面纱,穿着苏绣月华锦衫和撒花纯面百褶,足踩绣花软底鞋,披着妆缎狐肷褶子大氅,完是一个汉族贵妇人的样子。皇太极也带了帽子,遮住半月形的脑袋。因为很多人为了讨好满洲贵族,男子也开始编辫子,女子开始穿旗袍,梳把子头,故其他人并未多注意他们。

    “额娘,他们是在说阿玛的好话么?”最小的昭儿也有六岁了,长得玉雪可爱,活脱脱一个粉团子,穿了件男孩子样式的月白色袍子,更衬得肤白如雪。

    漪澜捏捏女儿鼓着的腮帮子,儿子不让她捏,她只好捏和儿子长得很像的女儿过过瘾,道:“昭儿认为呢,阿玛是不是个好阿玛?”

    昭儿扭过头,看着皇太极,可怜兮兮的道:“阿玛,额娘掐女儿的脸蛋。”阿玛对她最好啦。

    皇太极宠溺的看着妻子和三个儿女,搂着小女儿道:“额娘是爱昭儿才捏昭儿的脸的,看额娘都不去捏哥哥的脸,是不是?”

    那是哥哥不让额娘捏。昭儿小嘴一撅,阿玛果然最喜欢额娘,什么时候都帮着额娘说话。她道:“可是昭儿的脸会被捏丑的啦。昭儿要做漂亮的女孩子。”

    福儿眼珠一转,道:“妹妹,不会变丑的,看姐姐就是从小被额娘捏大的,没有变丑吧。”

    昭儿仔细打量一下比自己大两岁半的姐姐,姐姐梳着一个垂挂髻,戴着两朵盛开的粉色茶花,唇红齿白,五官精致,双眸灵动,确实很好看。昭儿勉强同意了姐姐的说法,道:“好吧。昭儿知道啦。”

    “这就对嘛。”漪澜抚着女儿的小脸道:“昭儿可是额娘的小棉袄,额娘怎么会让变丑呀。”

    昭儿瞥一眼坐在旁边,绷着六分像额娘小脸的哥哥。哥哥在外面虽然冷淡了些,总是像个大冰块,但是也长得很俊俏。我们一家人的基因真不错,看来额娘是对的,昭儿也不会变丑,一定长成额娘那样的大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