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屋 > 穿越小说 > 日本八路 > 第十六章 接二连三的“迫不得已”
    百度搜索 日本八路  或 日本八路 本站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井上小美一说起义,看哥哥那惊讶的样子,竟笑得直不起腰来:哥,干嘛呀,人家说得可是正经事呀!就因为是正经事,我才惊讶呢。惊讶什么呀,这不是水到渠成的事么?水到渠成,这话很好。但,还不是现在。可是,我们现在就得规划这个渠,提前动手,这个渠,才能早日开通呀!好!小妹,真是我勇敢的小妹,说得对,要提前行动,从我开始,从现在开始!

    接着,他们兄妹俩分析研究了一阵各地的情况,四平、西丰县城、西安,以及开原、铁岭几个地方,认为难度都不小。“四平支部”百灵鸟干得不错,人气也旺,但,依百灵鸟现在的实力,要挺起起义的脊梁,还差得远呢。西丰县城井上小美的同学前川小叶很不错,虽然她只是个话务员,但活动能力很强,她身边,总有一帮人前呼后拥的。加上她的叔叔前川二雷是副大队长,她的腰杆子挺硬。但,难度也相当大,大队长叫岗田。岗田这小子跟濑古乒差不多,强硬派,武断,说一不二,倡导武士道精神。

    井上小林不屑地笑笑,要我说呀,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濑古乒怎么了?在我面前,濑古乒照样狗熊一样瘫成一团,照样给我下跪!

    最后,兄妹达成了一致,这事要告诉两个人,一个是瘦猴儿,一个是钟老井。这两个人即是“上级”,也是生死与共的人。好吧。井上小林说。井上小美拉起哥哥的手,怎么?不想听了?要不想听呀,我还非告诉不可呢!井上小美这才仰起脸,一副神秘的表情。井上小美刚说了“那还是”三个字,啪!一块小东西落在眼前的地上,还蹦了几下。井上小美向上一看,房子的烟囱上吊个小人。小人拿个细棍子,装作捅烟囱呢。小人还向他们招手呢——嗬,瘦猴儿!

    井上小林捡起地上的东西,是折合在一起的罐头瓶子盖儿。盖子里夹张纸条,纸条上写:赶快离开!

    兄妹俩在一个高而窄的胡同。胡同井一样沉下,人显得很小很小。抬头仰看,只剩头上伤口似的“一线天”。他们当然不知道,此时房顶上的瘦猴儿,究竟看到了什么……

    当兄妹俩连忙撤离时,院里的人正看瘦猴儿表演呢。瘦猴儿从房顶上下来后,啪地扔了杆子,腾腾腾,几个小翻儿就折到一个墙角。一把抓住墙角后,双腿夹紧了,一弓腰,腾地窜上去一截。然后双手双脚同时动作,腾腾腾,很快就窜上房檐。稍停,回过头来,小手啪啪啪拍几下房檐板,呼地一个倒吊,大头朝下溜下来了!这个动作可太吓人了,看他的几个日本军官个个目瞪口呆!

    瘦猴儿的表演,为井上小林兄妹赢得了逃脱时间……

    井上小美倒没什么,躲开就行了。关键是,哑巴力工井上小林跟这样一个窈窕美女在一块儿,太扎眼了。

    井上小林刚出警戒区,瘦猴儿已等在那里。瘦猴儿向井上小林招招手:来来来,小子过来!赶紧过来!

    借扛几袋面的工夫,井上小林向瘦猴儿说了“起义”的事。瘦猴儿也没什么反应,像似没听见一样,也不表态。井上小林还要继续说下去,瘦猴儿只挤出来一句话:赶紧找老榆树吧!

    从富源回来,路过下厂子山坡时,井上小林找出藏在树棵子里的镰刀,假装上山割草,凑到那棵老榆树下了。果然有情报。

    井上小林真想再回富源屯。可想了想,还是没有。钟老井家离孙三祥家很近。他去了,一定会引起孙三祥的注意。就要跟杏花结婚了,还是少惹三祥吧。听杏花说,头些天来杏花家搜查的二鬼子,都是孙三祥暗中支使的。孙三祥还多次打招呼,结婚那天,他肯定来的!最不欢迎的就是孙三祥,可他却偏要来!井上小林无数次想过,孙三祥这个家伙,总是阴阳怪气的,真该教训教训他!可是,为了发展日本八路这个大局,只能忍了。唉!

    井上小林回来后,手还没碰到大门呢,大门吱扭一声,开了。杏花突然嗷地一声冒出来,吓得井上;u.99lib?;/u小林向后一歪头。杏花咯咯咯大笑起来,指着井上小林的鼻子,真没想到,也有害怕的时候?

    井上小美瞅瞅旁边没人,小声说,我可以不怕别人,但,我不能不怕我媳妇哟!

    去的!杏花搡他一把,噘起嘴,表面上生气,心里却美滋滋的。

    要是往常,杏花迎接井上小林回来,一准跳起来,双手勾紧井上小林的脖子,小腿吊起来,打悠。今天没有。今天,杏花只是牵了井上小林的手说,走吧,快进屋吧。路过西屋时,杏花还指指窗子,看,窗花我都贴上了,好看吗?

    井上小林一看,窗子上边粘贴了一排美丽的纸“挂贴”,红的黄的绿的挂贴随风飘动,非常好看。挂贴是这里的民间艺术,上边剪了好多镂空的图案,动物、鸟儿、花儿,都有。中间最大的挂贴上,有两个小人,一男一女,男的在贴窗花,女的仰起脸,举着另一张挂贴递给他,线条简约干练,夸张适度。人物活灵活现,姿态美,眉目传神。杏花指着这个图案说,看,像不像咱们俩?井上小林没法说话,只是使劲“哇啦”,以示赞同。

    井上小林想,杏花的民间艺术,如果在日本,可以进美术馆的。可在战火纷飞的中国,谁还顾得上这些?井上小林遗憾地摇了摇头。杏花误解了:怎么?不喜欢?

    哦,井上小林赶紧摇头摆手,又“哇啦”了小半天,直到杏花咯咯咯大笑起来,井上小林才双手同时举起大拇指,举到杏花面前。

    进屋后,井上小林差点叫起来,钟老井竟在屋里等他呢!杏树也在。钟老井瞅一眼杏花,下巴向前指指,杏花立刻出屋,望风警戒。

    钟老井这才说了“起义”的事,责问井上小林,为什么瞒着我擅自这样干?井上小林赶紧说,我跟妹妹商量了,这事一定会告诉的,也要告诉……

    那不行!钟老井啪地一拍炕沿:不是告诉我们,而是要事先请示,请示,懂吗?

    钟老井见井上小林不吭声了,这才平和了语气,表扬了井上小林在山西的突出表现,不仅是个日本八路,还是个出类拔萃的英雄!要不,人家能甘愿拿三万、五万块悬赏的人头么?可是,擅自跑到东北来,就是纪律涣散的表现。要不看是日本八路,这件事,都够掉脑袋的了!来了也行,通过妹妹在日军内部建立关系网,发展更多的日本八路,是好事。刘司令员特别器重,还亲自派陈铁拳联系了地下党组织,我们呢,也力配合工作。从来后的工作看,表现得很出色。不光我这样说,县总支对也相当满意。尤其是最近,跟妹妹井上小美的工作很见成效。可是,不能因此而不管不顾,不能再拿们的生命开玩笑,更不能拿我们党组织铁的纪律开玩笑了!

    钟老井还分析了敌我目前的情况,坚决阻止现在的“起义”行为,并要求井上小林必须接受当地党组织领导,协同工作,寻求“起义”的最佳时机。

    什么?还起义?

    起义的事当然要做,但,不是现在。

    井上小林一听不是取消起义,乐得合不拢嘴,还背诵几句毛泽东的话:下级服从上级,党服从中央,一切行动听指挥。放心吧钟大舅,看我的行动好了!

    钟老井乐了。钟老井这才拿出一个小包,拿出两样东西。头一样,是给井上小美的“八路证”,井上小林看了,爱不释手。第二件东西一露面,井上小林更高兴了,竟然是一部油印机!打开一看,钢板、刻笔、蜡纸、油墨、油滚,什么都有。井上小林激动得跳个高儿,张开双臂就拥抱:大舅!

    井上小林心里也纳闷儿:“起义”的事,他跟妹妹商量后,还没来得及向钟老井汇报呢,他怎么会知道?井上小林突然猜测:难道……是瘦猴儿?

    可是,刚刚跟瘦猴儿分手,瘦猴儿哪有机会跟钟老井沟通呀?

    钟老井说,井上小林,其实我很喜欢,杏花家也很喜欢的。没看见吗?连对有成见的杏枝都动手收拾们的新房么?杏枝少了一只胳膊,丢了媳妇,还是转变了对的成见,这是不容易的事呀。就说那一大垛柴火吧,都是杏枝割的呀。一只手割,一只手捆捆,一只手装车,一只手绑,一只手赶车,一只手卸车,一只手摞垛,多不容易呀!

    可能不知道的,操办婚事,屯里乡亲邻居都要来,没有一大垛柴火,能行么?伙食好坏不说,总得弄得热热乎乎呀!

    井上小林这才知道,杏枝天天割柴火,竟然是为了给他跟杏花办婚事!井上小林更加感动了——唉,因为自己,杏枝才丢了一只胳膊、黄了媳妇!

    钟老井又说,井上小林,中国人是认亲的民族。虽然还没跟杏花成亲,可我们已把当成自家人了。自家人怎么会不替自家人着想呢?不瞒说,这些日子,我们都在担心的安哟!天天在尖刀上跳舞,稍有不慎,就有掉脑袋的可能。多不容易呀?!想过没有?不仅是个八路,还即将成为杏花的丈夫。要有个三长两短,让杏花怎么办?

    井上小林非常感动,再次表态,他一定遵守八路军的纪律,再也不会擅自行动了,为了八路队伍,也为了杏花。

    钟老井一走,井上小林就要上东山。

    杏树扯了井上小林衣襟一下:进屋,我有事。杏树又说了个惊心动魄的事:富源屯大桥就要开建了。现在是枯水期,他们计划上冻前,要把桥墩子坑挖出来。要是大桥建成了,日本人铁都不用炼了,他们就直接把矿石运到日本去,那样,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家底,可就败光啦!

    杏树还说,他都跟独眼崔联系好了,独眼崔说豁出去了,就是拼了家底儿,也坚决阻止日本人建桥。

    联系了胡子头独眼崔?钟老井问。

    独眼崔原来是育才屯人。是个老实把交的庄稼人。好打猎。独眼崔的枪法相当不错,跟孙三祥不相上下。三年前,独眼崔跟富源屯大地主徐三晃结了死仇。徐三晃依仗有钱有势,睡了不少女人。本屯的女人划拉差不多了,就向外扩张。看上独眼崔女人后,徐三晃碍于独眼崔枪法好,曾经“先礼后兵”,送给独眼崔一摞子钱,让独眼崔女人陪他“打打牌”。独眼崔立刻明白了,摔了钱,还臭骂了徐三晃。徐三晃哪受过这个?趁独眼崔不在家,强行抢走了他的女人……

    独眼崔回来后,拎了猎枪就找徐三晃拼命来了!徐三晃早有准备,一大群人呼啦啦围上来,噼哩啪啦枪刀棍棒一齐上,几分钟工夫,就把独眼崔打得昏死过去。独眼崔刚醒过来,徐三晃嗖地飞来一把尖刀,哎呀一声惨叫,尖刀扎冒了左眼……

    为报夺妻之恨,独眼崔上山当了胡子。

    独眼崔拉起一杆人马才两年多,就有百八十号人。

    这几年,独眼崔也把徐三晃折腾够呛,先是把徐三晃裆里的“二两肉”割了,也不杀他,而是让他生不如死,从此断了玩女人的念头。但,徐老大、徐老二、徐老四也不是省油的灯,投靠了日本人后,增加了护院卫兵,还买了不少武器。独眼崔虽强,可碍于日本人,也不敢轻易动手。但,独眼崔时常放出风来,要在某某某天收拾老徐家,弄得徐家人心慌慌,不得安宁。最近,独眼崔又派人给徐家送信:限五天内,把十万大洋送过去,要不,就不客气了!

    现在,三天过去了,徐家人正愁呢……

    杏树感慨万端,说没想到独眼崔知道了修大桥的事后,竟然咬牙切齿地骂:这小日本也太熊人了!大桥一修上,不是把老祖宗留下的财产都给掏空了?妈的!老子就是不报徐的家仇,也要阻止他们建大桥!

    连胡子都抗日,这是钟老井没想到的。井上小林也连连慨叹,都引起中国人的公愤了,日本人不撤兵,肯定没好果子吃。可是,听说独眼崔后天就要行动,钟老井告诉杏花,不行,我们要阻止独眼崔。前田光夫的一个中队守卫在富源,武器装备又那样好,他们肯定要吃亏的。不如保存实力,有好机会再动手。钟老井安排杏树明天进山,阻止独眼崔。

    上东山后,井上小林要看看杏花的功夫。井上小林总不着家,现在可算单独在一块儿了,杏花看着井上小林,一副痴醉的样子,眼睛都迷离了,哪还有心思练功?杏花一下奔过来,要跟井上小林亲近。井上小林身手敏捷,嗖地弹开了。杏花再扑,井上小林再弹开。几个回合下来,杏花累得呼呼喘,也没抓到井上小林。杏花生气了,一屁股坐在地上,不理井上小林了。

    井上小林这才过来,拉起杏花,商量她:杏花,不知道,我有多么喜欢。我甚至恨不能天天跟在一块儿啊!可知道的杏花,我不能这样做。我肩上的担子太重了!我们就要结婚了。那时,我们就再也不分开了。杏花,一定要挺挺……

    井上小林怕控制不了自己,故意打个空翻,离开杏花几步,站到练武场的另一角。井上小林执意让杏花练武,说形势这样紧,杏花练武,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他……

    杏花终于感动了,亮开招式,练了起来。井上小林说杏花进步不小,但有些地方还不行。井上小林正一招一式指导杏花呢,突然山下传来“着火了”的喊声;tt藏书网;/tt,两个人急忙跑到山岗梁一看,杏花家的柴火垛烧起熊熊大火……

    安葬了四肥子奶奶的骨骸后,井上小林才策马返回。

    突然,他发现山岗那边,卷起团团烟雾。

    井上小林正犹豫呢,山岗上冒出几个马头、亮亮的头盔来——不好,是日本骑兵!可是,就在井上小林发现对方的同时,对方也发现了他!井上小林急忙掉转马头,狠抽一鞭,驾!

    井上小林边跑边看地形,左边是“双虎山”,右边是几百米的开阔地,开阔地外,还是不高的山。现在看,只有顺山沟子跑。而这样,对他是不利的。井上小林的马太普通了,怎么能跑过那队骑兵?

    井上小林边跑边回头看,眼见后边的数十骑兵的身影越来越大。

    井上小林跑到“双虎山”两山头对头的地方,一下拐了进去。他跟陈铁拳曾在“双虎山”头顶抓紧野藤,猛地一跃,荡过对面。现在,井上小林来到了它的“前爪”边。井上小林;big;/big打起“前爪”的主意,没有拐得太深,而是趁山头挡住追兵时,跳下马,连马再人,掩藏在虎前爪的一片树丛后头。

    这匹马太听话了。井上小林一抚马头,马悄悄地卧倒了……

    追兵急着追赶井上小林,猛地从双虎的下马底下拐了进去。这时,井上小林悄悄牵出马,原路返回。

    追兵发现上当,又火速杀个回马枪!

    追兵越来越近……

    井上小林一个灵巧的动态翻跃,忽然倒骑在马上,砰砰几枪,前头的几个追兵应声落马。

    这样持续几个回合,井上小林一头钻进大山里。指挥官一阵乱喊,让大家抓活的。日本骑兵们纷纷下马,也钻进树林。他们在明处,井上小林在暗处,几个士兵吃了枪子后,也不敢轻易追击。

    夜幕低垂。日军也生了火,烧起野炊来。他们知道,井上小林出不了这个林子。但,井上小林不知道,追兵蹲守他的同时,正在联系当地的步兵“交接”。

    午夜后,井上小林还是借助夜幕的掩护,逃出了林子。

    夜,静极了。井上小林自己沙沙沙走路的声音,也被放大了好多倍。如一群翅膀在飞。像风手摔落的叶片。井上小林甚至产生幻觉,刚才,有人追过他吗?井上小林知道,之所以这样静,也是老百姓支持八路抗战的实际行动。八路军擅长夜间行动。为了不暴露目标,方圆数百里的老百姓,纷纷把狗杀了。

    跑了好远,大地微微挺起的胸膛上,托起一片集中的几何形状的剪影――哦,村庄!井上小林可算找到村庄了!井上小林饿坏了,一天一夜没吃饭了,他要找点吃的。

    井上小林一阵惊喜:这个村子他来过。这是河弯村!一个多月前,他曾跟伊藤哲夫、山本鸠光等几个日本八路,还在这个村子吃过饭呢!

    在村口,井上小林遇上了放哨的民兵。民兵领他去找“陈同志”。那天,就是陈同志帮助他们安排的派饭。老陈见了井上小林很热情,给他弄了吃的后,告诉他,天就要亮了,只好先藏起来。这地方周围到处都是鬼子,白天是出不去的。

    为了更安,老陈把井上小林领到卢嫂家。一进屋,井上小林傻眼了,正是那天找来民兵的大嫂!他们几个没打招呼,随便吃卢嫂家的盐,卢嫂说他们是“假八路”!

    卢;s.;/s嫂见了井上小林,爽朗地笑了笑:呀?哈哈哈,我认识的!

    井上小林的脸倏地红了。

    卢嫂的身边,还有个七八岁的男孩儿。男孩儿圆脸,大大的眼睛,手里正啃着半穗烀玉米。哦,铁蛋儿!铁蛋儿肯定没少见这样的场面,胆很大,一点不认生。铁蛋儿好笑,一笑两酒窝儿,很可爱。铁蛋儿问了声“叔叔好!”,还笑眯眯地递过玉米来。井上小林爱惜地摸摸男孩儿的头,谢绝了。

    这时,刚才站岗的那个民兵跑了进来,说快藏起来吧,鬼了来了!

    藏?哪里藏呀?卢嫂对井上小林说,没有太把握的地方,越藏越容易出事,干脆,咱给他来个当面鼓、对面锣!

    井上小林想,这下坏了,为上回偷吃咸盐的事,卢嫂是不是要报复自己呢?

    老陈向井上小林笑了笑,也跟那个民兵离开了。

    现在,井上小林就这样孤身一人,要面对强大的日军搜查兵。

    卢嫂并不多说话,把柜盖上的褥子被子扑腾腾扔下来,铺好了,对井上小林说,把衣服脱了,钻进去。

    卢嫂把井上小林的八路军军服,塞进炕洞里。

    卢嫂要来他的手枪,说对付这么多鬼子,这块铁是没用的。卢嫂找块油布,三下两下麻利地包好枪,“嗵”地一声,扔进泔水缸里。溅出不少气泡,立刻,刺鼻的酸臭味儿扩散开来。

    井上小林钻进被窝后,卢嫂还弄一勺子泔水,浇淋在被子上。立刻,那难闻的酸臭味儿,漂满了屋子……

    卢嫂找来个湿毛巾,也蘸上泔水,蒙在井上小林的头上。说,现在,就是病人。

    炕沿上,卢嫂还放个二大碗。二大碗里先是装点水,又倒进一点泔水。井上小林猜测,这算是药碗吧?

    然后,卢嫂还像上次一样,拿起鞋底,纳了起来。卢嫂表情平静如水,连窗外都不看。铁蛋儿就坐在妈妈跟前,不住地伸头看,等待着即将发生的事情。阳光斜射进来,卢嫂的脸一半明亮,一半埋在暗里,立体感极强。扎眼。引针。抽线。“噌噌噌”抽线的声音,如同射偏的子弹,让井上小林心神不定。井上小林从没这样慌张过。胸膛鼓胀。肺叶如张开的翅膀,就要飞出胸膛!一个大男人,装病躺在炕上,跟个家庭妇女一道被动地面对一伙强大的敌人,太没底了!

    井上小林握紧了拳头,他在默默地计划:如果两个敌人怎么办?三个敌人怎么对付?更多呢?都用“一剪喉”肯定不行。那么,以一对多,怎样在瞬间爆发时,治服对手?井上小林甚至设计了怎样突然窜起来,鲤鱼打挺行么?细节上怎样安排,怎样才能不被身上的被子缠住?

    呼呼号号的声音渐渐近了,院内响起一阵杂乱的脚步声。

    井上小林左手伸开,掌心紧紧按在炕上。右手握拳,掀被、蹬脚、出拳,都要在同一个动作中完成。最重要的,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快地弹起自己的身体……

    砰!门开了。挑着一把日本国旗的刺刀、大皮靴进来了。接连几把刺刀、大皮靴也跟了进来。几个人一进屋,就开始龇牙咧嘴,捂鼻子,嚷嚷“太臭太臭”!

    一个瘦脸闻闻炕上的药碗,立刻捂上鼻子,退了好远。

    一个小胡子把刺刀对准井上小林:他的,什么人的干活?

    卢嫂说:是我男人,伤寒病,躺了好多天了。

    伤寒?小胡子烫了一样一哆嗦,连忙后退。

    铁蛋儿从窗台上下来,把手里的半穗玉米又递过来:爹,吃点吧!

    卢嫂啪地打铁蛋儿一下:滚开!爹都快要死了,能吃么?

    几个日本兵嫌恶地捂着嘴,吵吵嚷嚷几句,滚石一样出去了。

    井上小林非常感激,抬了抬头:谢谢大嫂!

    卢嫂向外看了看,说,平常的工作,谢什么呀!

    井上小林又对铁蛋儿说,孩子,真是太聪明了!

    才不呢!跟我爹比起来呀,差远喽!铁蛋儿说。

    爹是干什么的?

    八路呗!男孩子自豪地笑笑。

    后来,井上小林才知道,铁蛋儿刚上学。铁蛋儿引以自豪的爹,曾经是一名英勇善战的八路军连长。在林彪指挥的平刑关大战中,铁蛋儿爹子弹打光后,大片刀抡得呼呼生风,一气砍死六个敌人……

    井上小林已经很感动了。卢嫂只是普通的农家妇女,面对敌人的刺刀这样镇定自若,太了不起了!刚才,连自己这样多次出入生死场的人,都快沉不住气了!

    卢大嫂还在盯着窗外,手却没停。哎呀!卢嫂叫了一声。原来,锥子扎了手。听听外面渐渐静了,井上小林坐了起来。卢嫂突然有些慌,指了指井上小林:躺下!快躺下!

    井上小林正莫名其妙呢,突然砰地一声,门又开了。一个四方脸日本兵闯了进来。四方脸进来后,端起炕上的“药碗”闻了闻,笑了笑。井上小林较足了力,即将弹跃起来!卢嫂的脸也变色了。

    四方脸向窗外看了看,对井上小林说,没得伤寒,我非常高兴。

    卢嫂攥紧了手里的剪刀。

    井上小林在心里数着数,也感觉着四方脸的任何一个细微的动作。箭在弦上,弹在膛里,一触即发。能认出井上小林来,不是什么稀奇事。井上小林的悬赏图,哪都有。只是,井小林也觉得,这个四方脸有点面熟。

    四方脸看着井上小林,伸手摸衣兜。井上小林判断他要掏枪,呼地跃起,扼紧四方脸的手腕。四方脸停了手,和善地朝井上小林笑笑:真的忘了我了?

    四方脸从兜里掏出两个馒头,放在炕上:送给,井上小林先生!

    井上小林这才认出来,四方脸正是过年时把留声机搬进碉堡里的那个少尉!

    少尉!井上小林惊喜起来。

    四方脸的一根手指挡在唇上,轻轻按了按井上小林,示意他不要说话。

    四方脸突然向井上小林敬个军礼:对不起,我没有慰问袋,只有这两个馒头!以后,我会报答的!四方脸走前,还告诉井上小林,刚才进来搜查的几个日本兵,都收过日本八路的慰问袋。他们这次来搜查,也只是走走过场。

    事后果然证实,这次来搜查的日本兵,也对老百姓网开一面,没有加害平民,也没有干坏事。

    四方脸临走前,还送给井上小林半块玉佩项坠。他告诉井上小林,这玉佩是来中国前,妈妈给的护身符。另一半玉佩在弟弟手,弟弟现在也在中国当兵。井上小林一再推辞,四方脸说,我就拿当兄弟了,要不,我不会送这个。要信得过我,就先收着。等我准备好了,我再来找!放心,我一定会来找的!

    听了“准备好了”还来找他,井上小林若有所悟,便收下了。

    卢嫂觉得今天的事情很意外。当井上小林讲了春节送慰问袋的故事,卢嫂说,这就对喽!人心都是肉长的,就应该与人为善呀!

    回到部队后,井上小林汇报了这次历险后,陈铁拳说,井上小林,看来,的喊话工作卓见成效。据我们情报部门回馈的信息掌握,最近这一带的日本兵反战情绪很强烈,还要多 51fa.quot; 出些类似于“慰问袋”一类的点子,分化瓦解他们,是不见硝烟的战争,也是出色的战斗啊!对了,刘伯承司令员听说的事后,非常高兴。刘司令还风趣地说,从敌人的悬赏价码上,我就知道井上小林干得非常出色了!这小子价涨得多快呀,由一万到两万,现在都涨到三万块啦!要知道,大名鼎鼎的许和尚(许世友)才五万块呀!

    对喽,刘司令员还说了,转告井上小林,再见到他,我一定向他敬酒,给他摆庆功宴!陈铁拳又补充道。

    井上小林激动得不行,咔咔咔,一连向陈铁拳敬三个军礼,而后,他腾地一个空翻后,嘿!嘿!嘿!打几个直拳。犹觉不过瘾,井上小林又打了一套组合拳,立时,围观的战士发出爆豆般的掌声……

    伊藤哲夫从延安学习回来了,带回来不少分化日军的好经验,井上小林和同志们捋清了思路,向日军展开了多种方式的分化瓦解工作。

    井上小林等人的工作,在太行山区,在吕梁的许多村庄,影响广泛。

    在山崖、土墙、树杆和桥梁上,日军常常看到这样的标语:

    亲人们望眼欲穿等着回去。

    杀戮无辜的中国平民,如同屠杀自己的父母兄弟。

    八路军不杀俘虏,会兄弟般地接待们。

    陈铁拳指挥日本八路,分成若干个小组,到各个碉堡和前沿阵地分别工作。一时间对日军威胁很大,不少碉堡出现日本兵开小差、自杀甚至枪杀日军小头头然后同归于尽的事件。才几个月时间,井上小林他们就发展日本八路上百人。又出现多个“和平据点”。和平据点的日军即使跟八路军战士走个对面过也没人开枪,还友好的“礼让”。

    日军悬赏的照片不断增多,许多日本八路都上了悬赏榜。反战工作越有成效,日本八路也就越成了日军的“靶子”。对此,八路军总部向各部队负责瓦解敌军工作的人下了死命令,一定要保证日本八路的安!凡是有日本八路进行反战宣传的地方,身后都有坚强有力的武装掩护。

    可是,一些顽固派日军,还是频频制造了麻烦。

    在娘子关山坡了一个碉堡,竟出现日军诱骗反战者后,杀害两名日本八路的事件。井上小林得知还有一名日本八路活着,决定铤而走险。

    娘子关,又叫苇泽关。它位于山西、河北两省交界处,是万里长城的一个险要关口。是明代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897年)所筑。有东、南关门两座和长约650米的城墙。东城门为砖券门洞,又称外城门,雄伟坚固,门洞上方镌刻“直隶娘子关”五个字。上为平台,专为检阅士兵、瞭望敌情而筑。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十分险要。关外古道,蜿蜒起伏,为著名的燕赵古道。三国时曹操行军至此,望着这雄险奇关,诗兴大发随即吟哦一首:“北上太行山,险哉何巍巍,诘屈羊肠道,虎豹啼狭路。”

    关上有对联云:“雄关百二谁为最?要塞三千此关名。”“楼头古戍楼边寨,城外青山城下河。”充分描绘出这座古关名隘的独特风貌和秀丽天成的优美景物。它有“三晋门户”和“天下第九关”的称号。娘子关历史悠久,据记载,隋开皇时曾在此设置苇泽县。唐高祖的三女儿、唐太宗的妹妹——平阳公主,曾率娘子军在此设防、驻守,故名娘子关。娘子关之名,娘子关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可谓“左手一指是太行,右手一指是吕梁”。娘子关东门里,桃河岸边,有处砖砌石台,传说是平阳公主的点将台。据说,平阳公主在娘子关任帅期间,常常身不离鞍,手不离刀,表现异常勇敢,就在她与柴绍将军结婚以后,仍不忘军中生活。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女中英杰,娘子关与她的英名共存。

    1937年10月,“百团大战”时,八路军与日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大获胜。在娘子关一夜昼的战斗中,八路军共毙伤日军700余人,俘虏10余名,缴获山炮二门,轻重机关枪12挺,掷炮筒10多个,步枪100余枝,无线电一架,此外还有不少弹药及军需用品,炸毁火车两列,烧毁车皮40节。由于娘子关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日军很快向该地增援。这一地区又集结了一个步兵大队、一个装甲部队、一个由退役军人临时组成的支队,被八路军打得七零八落的池田警备队也得到了补充。八路军在完成迟滞敌人行动的目的,也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于是便放弃了娘子关,转攻盂北去了。

    现在,娘子关关外的山坡上,又建有一个日军碉堡。这个碉堡“耳朵”一样,挂在山坡上。

    活着的日本八路叫秋山良照。秋山良照多才多艺,不但能写文章,还画了一手好画。秋山良照制作的精美的宣传画,被日军据点哨兵看到,竟忍不住号啕大哭。原来上面画着一轮明月,月亮里站着一名妇女,月亮下是一座孤零零的碉堡,形单影只的士兵在站岗……

    “和平据点”越来越多。少尉分队长“四方脸”每次出去执行任务,都亲自拿着小白旗,不打八路军,八路军也不打他。日军先后三次合击八路军,他的小队都故意让开缺口让八路军突围。在艰苦的环境下,靠着简陋的印刷条件,和战友们编写印制了大量宣传品,仅1942年就多达几十万份,部散发给日军士兵。秋山还抓住日兵的心理,经常与他们通信谈心。到1942年8月,秋山良照收到的日兵回信,摞起来有一尺多高。反战同盟的反战活动,主要是发动宣传攻势,瓦解日军士气,唤起日兵觉醒。反战盟员结合日本的民族习惯和日兵思乡厌战心理,创造了几十种斗争方法,直插日军的心理防线。

    据日本碉堡里的日军头头说,把秋山良照的人头交上去,就可得到一万块赏钱!

    井上小林决定换回秋山良照。很简单,秋山良照赏钱是一万,而自己,却是三万。对方一听,当即答应了。陈铁拳不同意。井上小林放下望镜,说他看到了“四方脸”。井上小林也心存疑问:四方脸不在这个碉堡,为什么上这来了?井上小林也想不明白。一年前,井上小林他们跟“四方脸”打过交道的。那次送慰问袋、唱歌联欢后,“四方脸”一直对八路们很友好的。但,他已顾不上这些了。井上小林还掏出那半块玉项坠,说了那次在卢嫂家四方脸给他两馒头和这个项坠的事,陈铁拳想了想,仍然不同意。陈铁拳说,既然四方脸这样,怎么还杀了两个同胞?

    井上小林说,也许他有不便之处。但我去了,他肯定会网开一面的。

    考虑到秋山良照真的遭遇不测,负面影响会很大,陈铁拳只好让井上小林去试试。走之前,陈铁拳帮井上小林精心设计了武器配备。重点在“暗”藏书网;/a字上下了功夫。靴子里藏了小手枪,鞋底上藏了刀,胳膊腋窝下,也藏了把刀。井上小林出发前,陈铁拳咣地击了他前胸一下:井上小林,我命令,必须活着回来!

    井上小林也咣地打陈铁拳一下,威严地敬个礼:是!排长,坚决完成任务!

    井上小林进碉堡后,小队长“一撮胡”等人呼啦一下围上来,要他交出武器。井上小林哈哈哈一笑,说我一人钻进笼子里,面对们一个小队,要武器还有什么用?一撮胡上上下下打量井上小林一下,傲慢无礼地翻了翻眼睛:哼,到我的地盘,就是条鲸鱼,量也翻不起大浪了!

    我不是鲸鱼,我只是的同胞。

    哼,少跟我套近乎!现在,是我的俘虏!

    话不要说大了。现在,还说不上谁是谁的俘虏呢!

    此话怎讲?

    非常简单。第一,我们都是在中国的土地上,四面八方都是中国人,我们这些侵略者与四万万中国人为敌,不是死,就是当俘虏。第二,以帮助中国人的名义,抢人家资源,杀害无辜百姓,日军已经失了理。失道寡助的军队,必然失败。当俘虏,岂不便宜了?

    一撮胡呼地站起来,说了声“放肆”后,命令士兵把井上小林抓起来。井上小林的身手太快了,飞身跃起的同时,左手一个“一剪喉”,放倒一个士兵,右手的小刀嗖地一下,架在一撮胡的脖子上。一撮胡吓得赶紧举起双手,抑靠在墙角,不敢动。

    井上小林命令道:告诉他们,放下武器!

    士兵们放下武器后,井上小林对四方脸说,捆了他!四方脸虽然照办了,井上小林却觉得他的表情平平,不像春节把留声机抱上碉堡里那样激情,也不像在卢嫂家送他两个馒头和玉佩那样真诚。

    井上小林向周围的士兵说,其实,各位不要害怕。我们都是日本同胞,是兄弟。在这里,以这种方式相会,纯粹是历史的误会。日本当局骗了我们,让我们糊里糊涂地来这里干坏事,已经伤害了我们。可我们自己,就不要再相互伤害了。请放心,我不会伤害兄弟们的。

    这工夫,一撮胡向旁边的士兵递眼神,井上小林的刀又向一撮胡的脖颈上贴了贴,一撮胡吓得直翻眼:说!秋山良照在哪?

    在……在那边……

    井上小林指指四方脸,把秋山良照请过来。

    秋山良照五花大绑,嘴里还塞团布。井上小林命四方脸给他松了绑。秋山良照立刻奔向一撮胡,指着他的鼻子:说,我的两个兄弟哪去了?

    杀……哦不……放……放了……

    胡说!秋山良照火了,捡起地上的枪,咔嚓,拉开了枪栓。

    一撮胡指了指四方脸:真的放了,他……他知道的。

    四方脸点了点头。

    原来,一撮胡也在试探,看看这些日本八路有什么本事。他以为凡是当八路的人都是些软骨头、人渣。不想,秋山良照三个人来后,关于为什么策反,关于在华日军的前途,说得条条是道。说得一撮胡在士兵们面前太无地自容,太丢面子,一撮胡跟他们讲,又讲不过。一气这下,一撮胡咔嚓,拉开了枪栓。没想到,三个日本八路个个不怕死,一个个挺起胸膛,迎向枪管。说只要能换来战争的结束,让碉堡里的同胞认清日本当局的本质,他们死了,也值了!加上好几个日本兵劝他,不能杀,千万不能杀啊!这个局面,让一撮胡骑虎难下。为了面子,一撮胡还是决定毙了他们。一撮胡把两个日本八路押向地下室后,又悄悄让四方脸给放了。一撮胡之所以对士兵说杀了两个日本八路,只是在他的部下面前壮壮脸……

    井上小林也弄不清是真是假,放了一撮胡,要求他立刻放了秋山良照,让秋山良照尽快找到那两个八路,自己宁可留下当人质。秋山良照不放心。井上小林向他递个眼色,说要跟兄弟们交流一下。

    秋山良照刚走,井上小林这才叫过四方脸,掏出那个玉坠来。本来,井上小林要当着大家的面,讲讲四方脸的故事,这无疑是个好教材。可是,四方脸看了玉坠后,翻过去倒过来仔细看了又看,突然脸红脖子粗,猛地把枪口对准井上小林:快说,这玉坠是哪来的?!

    百度搜索 日本八路  或 日本八路 本站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