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屋 > 穿越小说 > 鲍鹏山新说《水浒》 > 第三章 法律判他有罪,道德给他加冕
    百度搜索 鲍鹏山新说《水浒》  或 鲍鹏山新说《水浒》 本站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那么,他又要到哪里去呢?又要办什么事呢?

    这次,他的刀又指向谁呢?

    当然是西门庆。

    我们差点把西门庆忘了,但武松的黑名单里,一直有他!

    武松包了妇人那颗头,一直奔西门庆生药铺前来!

    在西门庆的生药铺,武松见到主管,神色淡定,从容闲雅,唱个喏。

    今天武松;tt.t一直在唱喏。问道:“大官人在么?”

    很客气,称呼也恭敬,好像是来找他喝酒的闲聊的。

    看武松多么从容不迫。

    有深仇大恨在胸,却如此气定神闲。一腔杀气,忽而爆发,忽而收敛。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主管道:“刚才出去了。”

    不在。看来,杀不成了。

    武松道:“借一步闲说一句。”

    那主管也有些认得武松,不敢不出来。

    武松把这个主管一引引到侧首僻静巷内,蓦然翻过脸来道:“要死却是要活?”

    主管慌道:“都头在上,小人又不曾伤犯了都……”

    武松打断他,道:“要死,休说西门庆去向!若要活,实对我说西门庆在那里!”

    主管道:“却才和……和一个相识……去……去狮子桥下大酒楼上吃……”

    武松听了,转身便走。

    实际上,武松根本没有“听了”,他只听半截话。在主管哆哆嗦嗦的长句子里,有价值的信息只有“狮子桥下大酒楼;/a”几个字。武松听明白了这几个字,就可以了,所以,他转身就走,丢下莫名其妙又大受惊吓的主管在那里发呆。

    狮子桥下酒楼上,西门庆正在和人吃酒。武松左手提了人头,右手拔出尖刀,挑开帘子,钻将进去,把那妇人头望西门庆脸上掼将来。

    西门庆一看是武松,叫声“哎呀!”便跳起在凳子上去,一只脚跨上窗槛,要寻走路,见下面是街,跳不下去,心里正慌。

    不要急,也不要慌,等会会下去的。

    此时武松已跳在桌子上,西门庆见来得凶,便把手虚指一指,早飞起右脚来。

    当初,也是他的这一脚,直接踢中武大的心口,间接要了武大的命。

    现在,弟弟来了,也要面对西门庆的凌空一脚。

    西门庆的腿脚功夫还真的不是浪得虚名,这一脚正踢中武松拿刀的右手,那口刀踢将起来,直落下街心里去了。

    我们回忆一下。当初武松离开柴进庄上,带了一根哨棒,行止不离身。待到要用它打虎时,却打在树;bdo;/bdo枝上,折断了。让我们出了一身冷汗。

    现在,武松带了一把尖刀,也是动静不离身。待到要靠它杀西门庆时,却还没开打,就被西门庆踢飞了,落到窗外街上去了。

    没有了尖刀的武松,能斗过西门庆吗?

    果然,西门庆见踢去了刀,心里便不怕武松,右手虚照一照,左手一拳,照着武松心窝里打来。

    丢了刀的武松和当初打折了棒一样,毫不惊慌。见西门庆左拳打来,稍微一躲,就势从胁下钻进来,左手带住头,连肩胛只一提,右手揪住西门庆左脚,叫声“下去!”西门庆头在下,脚在上,倒撞落在街心里去了。

    武松也钻出窗子,涌身望下一跳,跳在当街上;先抢了那口刀在手里。

    西门庆已跌得半死,直挺挺在地下,武松按住,又割下西门庆的头来!

    刚才还在喝酒听歌的这颗人头,转眼,伶伶仃仃地被武松提在手里。

    带着西门庆和潘金莲两颗人头,武松再奔回紫石街来;将两颗人头供养在灵前;把那碗冷酒浇奠了,洒泪道:“哥哥灵魂不远,早升天界!兄弟与报仇,杀了奸夫和淫妇,今日就行烧化。”把哥哥的灵床烧化了。一阵轻;q?;/q烟过后,兄长永远没了!一场兄弟缘分,就此了结!

    武松,从此成了孤儿。

    这茫茫世界,再也没有了他的骨肉亲人。

    接着武松叫土兵楼上请高邻下来,把王婆押着,把两颗人头提着,径直投县里来。

    为什么这时还要投县里来呢?杀了人,为什么不逃走呢?

    当初,他与人争执,一拳把对方打得昏沉,以为打死了,马上远逃他乡。

    此时,为什么不走了呢?

    不走,肯定有他的道理。

    第一,这事牵涉到他那含冤而死的大哥。哥哥死得不明不白,他要大张旗鼓地为他报仇,更要让官方给他大哥一个公;cite藏书网;/cite道,一个说法。杀了西门庆,杀了潘金莲,就是不杀王婆,而是把她交给官府,也是这个意思:像王婆这样的教唆犯,又没有什么后台,一定会被官府判死刑。当王婆被官府正法之时,就是官府给他哥哥说法之日。

    第二,这事固然是犯了法,要受惩罚甚至杀头,但是,在他看来,他是维护了道德,维护了弱小者,光明正大,堂堂正正,他不必要偷偷摸摸地像上次一样逃走。

    第三,武松很自。他自己觉得这事干得漂亮,他需要接受群众的欢呼。他知道,当官府惩罚他时,群众会为他欢呼。当法律判他有罪时,道德会给他加冕。他需要这样的道德冠冕。

    果然,这事此时已经哄动了一个阳谷县,街上看的人不计其数——当初武松打死了老虎,阳谷县大街上,也是万人空巷,争睹英雄风采;现在武松杀了嫂子,阳谷县大街上,又是万头攒动,阳谷县人民真有眼福啊!

    知县听得人来报了,先自骇然,随即升厅。武松押那王婆在厅前跪下,行凶刀子和两颗人头放在阶下。

    至此,这个杀人刑事案件已经演变成一场道德盛典,一场报仇雪恨、伸张正义、维护道德的盛事。而在不计其数的阳谷县百姓眼中的两颗人头和一把刀子,那就是武松光荣的见证,是武松伟大的证明。

    县官曾经拒绝为武松立案,现在,武松自己查明了案情,更重要的是,武松自己伸张了正义,惩罚了罪行。那么,面对着武松明显的违法行为,知县将如何处置呢?

    百度搜索 鲍鹏山新说《水浒》  或 鲍鹏山新说《水浒》 本站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