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屋 > 穿越小说 > 鲍鹏山新说《水浒》 > 第四章 官腔骗得进士,骗不得武二
    百度搜索 鲍鹏山新说《水浒》  或 鲍鹏山新说《水浒》 本站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我们看,知县和狱吏所说,完是官腔。

    官腔的可怕处,在于它句句在理,无法反驳。

    而且,这二人所说的话,恰恰成为两种最有代表性的官腔:政治官腔和专业官腔。

    可以成为我们官腔研究的典型案例,我们不妨来看看。

    官腔第一种:政治官腔。

    使用者一般为有一定权力和地位的官僚。其用途在于确立自己的政治优势,显示自己的政治正确。知县甚至抬出圣人的话以证明自己的政治正确。虽然他所说的什么圣人之言完是他的捏造,但是,圣人也就是孔子,却被他利用了。从某种意义上说,什么叫圣人?就是常常被人利用的人。

    武松没有读过什;bdo;/bdo么书,他不知道圣人是否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但他知道圣人很厉害,圣人是伟大、光荣、正确的。

    既然圣人都这样说,当然是正确的。

    政治正确者便有了政治优势,再纠缠就属于闹事了。

    官腔第二种:专业官腔。

    使用者一般为某些利益集团的御用学者和专家。其用途在于确立自己的专业优势。狱吏说出一大堆专业术语,令人摸不着头脑,既然摸不着头脑,也就无法反驳他,他马上就占有了有利的专业优势。这是官腔的第二种。

    他既然有了专业的优势,再纠缠就属于不懂事了。

    简单地说,官腔既是一种说话方式,更是一种话语权。

    像我们上面分析的,县令掌握的,是政治话语权。

    县吏掌握的,是技术话语权。

    老百姓,没有话语权。只能忍气吞声。

    但是,武松哪里会被官腔吓住呢?他倒不是不怕官腔,或者有什么办法对付官腔。他根本没有耐心听官腔。

    第一,不管什么政治正确,不管什么圣贤之言,他只有良知。所以,金圣叹在知县的“圣人言”三字下批曰:“三字骗得进士,骗不得武二”。他没有读什么圣贤书,他也不管圣贤怎么说。他只知道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第二,他也不懂什么专业术语,他只要常识。他只知道,哥哥被人谋害了,弟弟必须为他讨还公道。

    是的,对付官腔的最好武器,就是良知和常识。

    不跟着官腔绕弯弯,跟着官腔绕,会把绕得一点道理都没有,一点脾气都没有,一点头脑都没有。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随说千道万,我就坚持一点:良知和常识。最简单的思路,有时恰恰是最正确的思路。最不易被别人的官腔愚弄和牵着鼻子走的思路。武松就是这样的个性,这样的思路。

    当然,更重要的是,武松哪里是哀哀告诉的人呢?不给他办,他就只剩下一把鼻涕一把眼泪了吗?不,他不是这样的人,他有他;rk?;/rk的解决办法。

    说白了,他此时试图通过官府解决问题,是他对官府的尊重,是他在给官府面子,是他在给官府机会。知县抬举他做了都头,他要表示对知县的尊重。

    他本来有力量有办法自己解决问题。

    他有刀。

    协商不能解决的,用法。

    法度不能解决的,用刀。

    可见,官府不作为,会造成极大的社会问题:自己无力解决问题的,成了无依无靠的顺民。

    自己有力解决问题的,成了无法无天的暴民。

    暴民不是国家的力量,而是国家的;cite;/cite祸害。

    顺民呢?同样糟糕:顺民不是国家的财富,而是国家的累赘。

    一个强大的国家和民族,既不要暴民,也不要顺民,要的是公民。

    我们还是回来看看武松的选择。

    面对知县的官腔,武松几乎一点也不要听,也不给知县找麻烦,马上就打了退堂鼓。

    武松道:“既然相公不准所告,且却又理会。”

    毫不纠缠。

    他把何九叔和郓哥带回自己房里,叫土兵安排饭食与何九叔同郓哥吃,“留在房里相等一等,我去便来也。”

    去便来。好;/a潇洒,好自在。

    武二眼里,天下无难事。

    那么,武松去哪里呢?何时再回来呢?

    百度搜索 鲍鹏山新说《水浒》  或 鲍鹏山新说《水浒》 本站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