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屋 > 穿越小说 > 鲍鹏山新说《水浒》 > 第三章 嫉妒使人狠毒,包容方能从容
    百度搜索 鲍鹏山新说《水浒》  或 鲍鹏山新说《水浒》 本站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但林冲并不知道柴进的真实想法,他还在两难之中。他还在犹豫。

    见林冲踌躇,柴进又道:“此位洪教头也到此不多时,此间又无对手。林武师休得要推辞。小可也正要看二位教头的本事。”

    “到此不多时”,说明了什么?

    一、肯定不是柴进的师父。

    二、与柴进也没有什么特别深的交情。

    柴进说这话,就是怕林冲碍柴进的面皮,不肯使出本事来。

    “此间又无对手”,又想表白什么?

    一、洪教头还是有些功夫的。不然如何衬托林冲?和林冲交手的,总得有些成色。

    二、正因为无对手,才养成了洪教头如此的傲慢与不知天高地厚,目中无人。

    三、无对手,也不是他的武功绝对高,而是没碰到真对手。所以,柴进希望林冲教训教训他。

    林冲见柴进说开就里,方才放心。

    林冲也从两难之中解脱了,他将放手一搏:为自己的被侮辱的尊严,也为了教训教训对方。

    柴进何等聪明?林冲何等明白?二人心照不宣。

    只有洪教头,一个傻子,蒙在鼓里。

    他不知道,到了此时,他已经输了。因为,无论输赢,他已经被柴进放弃。

    骄横的洪教头不明白的是,林冲毕竟是柴进的客人。

    柴进在自己的庄上招待自己的客人,总是他的自由,总是他的权力。招待什么样的客人,什么样的客人值得招待,值得尊敬,柴进有自己的判断力。

    骄横的洪教头不明白的还有,他自己也毕竟是柴进的客人,没有干涉柴进招待其他客人的权力。更不可容忍的是,不能怀疑甚至否定柴进的判断力。

    所以,他今天的行为,对柴进而言,有几点不能容忍:第一,干涉了柴进的自由。

    第二,侵犯了柴进的权力。

    第三,侮辱了柴进的智商。

    他这样做的结果是:把柴进逼到林冲一边,完彻底地逼到林冲一边。

    但他仍然对此浑然不觉,对柴进如此明显的倾向性与暗示性熟视无睹、充耳不闻。

    洪教头先起身道:“来,来,来!和使一棒看!”

    先脱了衣裳,掣条棒,使个架势,喝道:“来,来,来!”

    连着两个“来来来”,简直觑得林冲如无物。林冲还在犹豫。

    柴进道:“林武师,请较量一棒。”柴进已经忍无可忍。

    林冲道:“大官人休要笑话。”就地也拿了一条棒起来,道:“师父,请教。”

    洪教头看了,恨不得一口水吞了他。

    多大的仇恨啊。刚刚见面,恨从何来?

    叹世上多少嫉恨,皆无从而起却其深似海。

    叹世上多少才子英雄,于人无碍却遭刻骨仇恨残酷打击。

    洪教头与林冲素昧平生,而且林冲只是路过,为什么对他这样大的仇恨呢?

    答案是两个字:嫉妒。

    这是令人恐惧的词。

    一个人,一旦被人嫉妒,他的人生之路上,就一定处处有地雷,有陷阱。

    但是,一个人一直不受嫉妒,也有问题:他肯定缺乏被人嫉妒的资本。

    林冲是有资本的。虽然他此时遭际重重苦难,命运凶险,但是,他仍然是有资本的。

    他的资本就是他的武功、江湖上的名望以及曾经的地位。

    这些东西使他今天获得了柴进的隆重欢迎和招待,这些又成为他遭到洪教头嫉妒的原因。

    既然人有资本就不免被人嫉妒,或者说,被人嫉妒是因为有资本;那么,谁也不会因为害怕被人嫉妒、避免被人嫉妒而放弃资本。

    保有的资本,让别人嫉妒去吧!

    民间有一副对联很好:能受天磨真铁汉,不遭人嫉是庸才。

    林冲既然是好汉,就坦然接受天赐的磨难吧。艰难困苦,玉汝以成。就林冲而言,没有这些磨难,他确实成不了英雄。

    同样,既然是英才不是庸才,就只能接受被人嫉妒的命运。

    林冲此前,受够了天磨。

    林冲此时,遭到了人嫉。

    培根说:“嫉妒是人类一切情欲中最顽强,最持久的”,是一种“卑劣下贱的情欲”,是“恶魔的素质”。《道藏》也把嫉妒列为六恶之一。《旧约书》:“嫉恨如阴间的残忍。”

    但是,光说到嫉妒这一层还不够,还要了解人一般嫉妒什么人,又为什么要嫉妒。

    那么,人一般嫉妒什么人呢?

    唐代韩愈《原毁》上正确地发现了,在“疏远而又不与同其利”的人那里,嫉妒不大容易产生,这说明,嫉妒恰恰比较密集地发生在亲近而又有共同利益竞争者这里。诸如同学、同事、同行、甚至同乡同里,都是嫉妒的高发人群。像洪教头之嫉妒林冲,就属于同行之间的嫉妒。

    那么,人又为什么嫉妒别人呢?

    简单地讲,嫉妒有三个原因,我们可以把它称为“嫉妒三定律”:一、不能容忍别人拥有自己没有的东西——优先性。

    二、不能容忍别人夺走原由自己占有的东西——私有性。

    三、不能容忍别人分享原由自己独占的东西——排他性。

    洪教头行走江湖,凭着自己的枪棒功夫被柴大官人聘为私人教练,其实他对自己的功夫是颇自信的,不然他不会一再要和林冲比试。当然他也不能说抱必胜之把握,因为眼前这位毕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虽然他对柴大官人说此人未必是枪棒教师,但林冲原先的枪棒教头身份有他此时囚徒的身份以及两位防送公人作证。洪教头之所以不惜冒比试失败之险,一定要和林冲使一棒看,完是由于强烈的嫉妒心已使他自己失去了理智,他此时内心中充满的只是仇恨。一朝之忿,是可以摧毁一个人的判断力和自制力的。

    那么,洪教头如此嫉恨林冲,是为了什么呢?

    第一,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这个身份是一般的教头很眼红的,因为这是国家认可的身份。国家军队中最精锐、最重要、最核心部分的教练,这种身份是一般民间的地方性的教练非常羡慕、梦寐以求的。而洪教头呢,却是藉藉无名,所以,不排除他对林冲所拥有的这个他所没有的身份的;ar;/ar嫉妒,虽然林冲现在倒霉了,但林冲曾经得到的这一地位与声望,是他所没有的。这是嫉妒三定律的第一定律:优先性。

    第二,他可能还担心将来林冲有可能来柴进庄上当教练。这样,林冲就不仅要在此时一顿酒席上分享他的一杯羹,而且,还很有可能直接夺了他的岗位。笛卡儿说:“嫉妒属于一种恐惧。”(《灵魂的情感》)洪教头对林冲就有这样的抢夺饭碗的恐惧。这是嫉妒三定律的第二定律:私有性。

    第三,林冲得到了柴大官人的款待,得到了柴大官人的尊敬,而且,林冲之得到尊敬,恰恰是因为他在枪棒上的功夫,这正和他洪教头以枪棒上的功夫被柴进聘为教练一样。林冲因为和他一样的特长而为柴大官人看重,柴大官人同时看重两个人,而不再是他一个,于是,他受不了。这应了嫉妒三定律里的第三条:排他性。

    既然如此,嫉妒的三条定律:优先性、私有性、排他性都具备了。叫他不嫉妒,难!

    康德曾经说:“生气是拿别人的缺点惩罚自己。”

    那么,我要说,嫉妒是拿别人的优点惩罚自己。

    拿别人的缺点惩罚自己的,往往是君子。

    而拿别人的优点惩罚自己的,一定是小人。

    君子生气,可能止于生气。

    小人嫉妒,虽然他先惩罚了自己,使自己在嫉妒的烈火中煎熬,但他最后的目的,一定是毁灭别人。

    所以,妒火中烧的洪教头必欲出棒与林冲一较高下。

    那么,一边是妒火中烧,必欲打翻对方才解恨的洪教头;一方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却从来没有显示过真本事的林冲。二人交手,到底结果如何呢?

    两个教头在月明地上交手,使了四五合棒。

    看来洪教头还有些本事,竟能和林冲应付四五个回合。

    只见林冲托地跳出圈子外来,;bdo?99lib?;/bdo道:“小人输了。”

    柴进道:“未见二位较量,怎便是输了?”

    林冲道:“小人只多这具枷,因此权当输了。”

    原来这样!怪不得洪教头还能支撑四五个回合。

    柴进道:“是小可一时失了计较。”

    大笑道:“这个容易。”

    便叫庄客取十两银来送给两个公人,让他们把林教头枷开了。董超、薛霸随即把林冲护身枷开了。

    柴进大喜道:“今番两位教师再试一棒。”

    洪教头见他刚才棒法怯了,肚里平欺他,便提起棒,却待要使。

    柴进叫道:“且住。”

    叫庄客取出一锭大银来,重;figure99lib?;/figure二十五两。

    柴进道:“二位教头比试,非比其他。这锭银子权为利物。若还赢的,便将此银子去。”

    柴进心中只要林冲把出本事来,故意将银子丢在地下。

    林冲彻底明白:柴进就要林冲打翻洪教头!

    可怜洪教头,到此还不明白。

    是的,我们对洪教头的感觉已经悄悄发生了变化:由觉得他可恨变为觉得他可怜。

    洪教头深怪林冲来,又要争这个大银子,又怕输了锐气,大喝一声“来,来,来!”

    便使棒盖将入来。

    林冲望后一退。

    洪教头赶入一步,提起棒,又复一棒下来。

    林冲看他脚步已乱了,把棒从地下一跳。

    洪教头措手不及,被林冲一棒打翻。

    柴进大喜。叫快将酒来把盏。

    众人一齐大笑,快意非凡。

    柴进大喜,众人大笑,这场面对洪教头而言,是;ft;藏书网;/ft;何等残酷?

    打翻洪教头身体的,是林冲;打垮洪教头精神的,是柴进和他的庄客。

    洪教头哪里挣扎起来,众庄客一头笑着扶了,满面羞惭,自投庄外去了。

    说到底,洪教头也是一个颇为受人同情的角色,行走江湖,靠手艺吃饭,因担心有人来抢饭碗,而大失风度。丢棒;dfn;/dfn又丢人。

    挺着脯子来时,可厌;羞惭满面走时,可怜。

    虽然可以说是他咎由自取,但柴进竟然一句挽留的话也没有,一句安慰的话也没有,一句圆场的话也没有,就更加显示出他的可怜。

    柴进的为人是比较绝情的。后来,他在征方腊时自称柯引,混入方腊队伍,娶了方腊女儿金芝公主,做了驸马。征方腊的最后一战中,他阵前倒戈,在方腊的注视下,与燕青一起杀了方腊的侄子,也是方腊的最后一员大将方杰,方腊仓惶出逃,方腊寨破,柴进引兵杀入东宫,发现公主已经自杀,柴进对此毫不动情,把公主尸体连同宫苑,一把火烧了。虽然他的这种做法,可以称得上是“政治上正确”,但是夫妻一场,恩爱百日,柴进毫无怜惜之情,从而被李贽评为“柴进忒薄情”。

    其实,洪教头是一个挺单纯的人,没有什么城府,喜怒哀乐都挂在脸上,不会耍阴谋,不会虚伪,他攻击林冲,是明枪,而不是暗箭。

    所以林冲能够应付自如。

    而不知何时何方向射来的暗箭,林冲能否躲过,就看天意了。

    洪教头走后,兴奋的柴进携林冲再入酒席饮酒,把二十五两礼物大银送与林冲,连留林冲住了五七日,林冲走时,又送林冲一锭二十五两大银,送两个公人五两银子,总之,林冲一来,柴进确也破费不少,除了几顿酒席外,共费银六十五两,这也不算一个小数字,看后来因为仗义疏财而得名及时雨的宋江,送别人银子,常常也就十来两。这也就是柴进此人的可取之处。

    同时,他告诉林冲:“牢城营管营、差拨,亦与柴进交厚”,便写了两封书给二位,“必然看觑教头。”

    林得了五十两银子,公人得了十五两,带着柴进的书信,望牢城营来,牢城营里,又有什么命运在等着林冲呢?

    柴进说,牢城营里的管营、差拨,都与他交厚,也就是有很深的交情。柴进的眼光与境界,与他交厚的人定亦不差。所以,林冲到牢城营时,心情一定很好。

    但没想到,一到牢城营,林冲就听到了很不好的消息。林冲正在单身房里听候点视,牢城营里一般的罪人听说新来了囚犯,都来看他。他们对林冲说:“此间管营、差拨,都十分害人,只是要诈人钱物。若有人情钱物送与他时,便觑的好;若是无钱,将撇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若得了人情,入门便不打一百杀威棒,只说有病,把来寄下;若不得人情时,这一百棒打得个七死八活。”

    原来这样!

    林冲道:“众兄长如此指教,且如要使钱,把多少与他?”

    众人道:“若要使得好时,管营把五两银子与他,差拨也得五两银子送他,十分好了。”

    这对林冲无异于是一瓢冷水。为什么柴进嘴里的管营、差拨,与牢城营里众囚犯嘴里的管营、差拨,完不一样呢?到底哪个才是真的呢?

    百度搜索 鲍鹏山新说《水浒》  或 鲍鹏山新说《水浒》 本站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