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屋 > 穿越小说 > 鲍鹏山新说《水浒》 > 第一章 冷酷抉择,凄然离别
    百度搜索 鲍鹏山新说《水浒》  或 鲍鹏山新说《水浒》 本站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林冲已被这个体制、社会蹂躏得毫无骨骼、毫无胆气、毫无血性。唯有英雄的材质,却无做英雄的勇气。

    上回讲到,林冲被诱骗,持刀误入白虎节堂,高俅定了他一个“擅闯节堂,欲刺本官”的死罪罪名,发付到开封府,想借开封府的刀砍林冲的头。林冲家人自来送饭,一面使钱,林冲的丈人张教头也来买上告下,使用财帛,再加上一个当案的孔目孙定一意周,终于得免死罪,判了脊杖二十,刺配沧州牢城。当即刺了面颊,当厅打一面七斤半团头铁叶护身枷戴上,贴上封皮,押了一道牒文,差两个防送公人监押前去。这两个公人一个叫董超,一个叫薛霸,二人领了公文,押送林冲出开封府来。林冲的丈人和众邻舍在府前接着,到州桥下酒店里坐定。

    张教头叫酒保安排酒水果子管待两个公人,又拿出银两赍发他俩。然后林冲和他丈人话别。翁婿之间的这一段对话,明万历袁无涯刻本眉批曰:“此一番往返语,情事凄然,使人酸涕。”金圣叹的眉批曰:“一路翁婿往复,凄凄恻恻,《祭十二郎文》与《琵琶行》兼有之。”他们都看出了这段对话中伤情伤别的内容,但却没有看出,这段翁婿对话,翁婿之间其实并不知心,由于丈人张教头并不了解林冲的真正用心,而林冲也不好太过直白地说明自己的真实想法,以至于两者的对话,反反复复,却总是说在两岔上。

    先是林冲对丈人说了一番显然经过他深思熟虑的话,这段话确实很令人伤感,也赚了古往今来不少读者的眼泪,但这段话的根本意思却为读者疏忽了,从而不大能更好地认识林冲这个人。这段话分三层,我们一层一层看。

    第一层就一句话:泰山在上,年灾月厄,撞了高衙内,吃了一场屈官司。

    这是说自己的这场屈官司,林冲用“年灾月厄”来说明自己的命运不济。年是灾年,月是厄月,高衙内是歹人,被自己撞上了。但细分析一下,他抱怨的乃是灾年厄月,而不是高衙内,为什么?正是因;bdo99lib?;/bdo为年运不济,才撞上高衙内,高衙内此前在京师,糟蹋过多少人家的女子?林冲也不见有什么愤怒与不平,这正是林冲不及鲁智深处,鲁智深一听说镇关西“欺负人”,马上就饱以老拳,送他上了西天。高衙内欺男霸女,比镇关西严重多了,而且京师人人都知,林冲哪怕不能像鲁达那样公开惩罚他,凭他的武功,暗中收拾他一顿,总还是可以的。但他一直也像一般人一样,不敢与他“争执”,任他胡作非为。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从这个标准看,林冲哪里算有勇?既然勇都算不上,哪里能算英雄?——什么是英雄?在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才是英雄;在邪恶横行时敢于斗争才是英雄,像林冲这样,高衙内在他眼皮底下作恶多年,他不敢制止,普通百姓被高衙内危害多年,他没能保护,只是希望这灾星不要降临到他头上,并且自以为凭自己的身份,这份灾祸不会落到自己头上,这哪里能算是英雄呢?

    真正的英雄,一定是这样的:他不仅反抗加之于自己的不公,他还反抗加之于别人的不公。他不仅为自己争取正义,他还为他人主持正义。比如说,鲁智深,就是这样的人。他是天生的英雄,天赋他一颗正义之心、包天之胆、绝世武功,他一出场,就是英雄,他一出手,就是精彩。而林冲,乃是人间打造的英雄,是逼成的英雄,他本来真的不是英雄,也不想做英雄,只想做官。他已经被这个体制,被这个社会揉捏得无骨骼,无胆气,无血性,甚至连正义感都没了。他有英雄的材质,却无做英雄的愿望;有做英雄的能力,却无做英雄的勇气。因为他有英雄的材质和能力,我们就误以为他是英雄,其实他早已经被体制奴化了,只要灾祸不降临到他头上,他永远都是顺民,如同在深夜,强盗杀进了屋子,挨着床杀过来,;sa;/sa只要还没杀到他头上,他就假装睡着了,决不会出头,出手。

    在美国波士顿犹太人被屠杀纪念碑上,一个叫马丁的德国新教神父留下了沉痛的忏悔之语: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我不说话;a;/a;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不是犹太人,我不说话;此后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不是工会成员,我继续不说话;再后来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不是天主教徒,我还是不说话;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再也没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是的,只有反抗施加于一切他人身上的奴役与迫害,才能最终保护自己不受奴役与迫害。我认为鲁智深“他总是决不接受奴役,亦决不允许有人奴役别人。”不允许;strike.99lib.;/strike有人奴役别人,才能最终避免自己被人奴役的命运。鲁智深身上的优点,或者说,那种英雄的气质,在林冲身上,是比较缺乏的。

    现在,高衙内终于欺负到了他头上,与高衙内以前欺负别人一样,根本没有什么人出来主持公道,正像鲁迅先生后来沉痛地揭示的一样,在这样的国度,只有两种人:示众材料和麻木的看客。只是,他以前是麻木的看客,冷漠地看着示众材料;现在自己成了示众材料,眼前都是麻木的看客。当他带着妻子和锦儿在东京空荡荡的大街上走过时,他内心经历的,一定是无比的孤独和无助,无比的绝望;rk;/rk与恐惧。

    高衙内第一次调戏他老婆后,他一直抱有幻想:这高衙内不认识自己的老婆,若要认识,也不会这样。他暗中希望高衙内在得知是他林冲的老婆后会马上收手。但他等来的是更大的侮辱,甚至连他多年称兄道弟的朋友都参与了对他的欺骗,与他反目成仇,落井下石。他此时非常痛苦,但他仍然没有勇气与他们决绝,他还需要体制,还有在体制内出人头地的梦想。所以他不敢得罪高太尉,既不能得罪高太尉,他就只能忍,满含屈辱地忍。可以说,林冲是《水浒》一百八人中内心最苦的人、最郁闷的人、最黑暗的人。一段时间里,他只能借酒浇愁,他的那些心事,无法对人说,包括对鲁智深。

    现在他落入了陷阱,他痛苦地发现,现在人家不仅要占有他老婆,甚至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要先害了他。他要失去的,不仅是老婆,是做男人的尊严,而且,还有体制内的前途、自己的生命。但他仍然是只怨天不尤人,他的思路是这样的:因为年灾月厄,才撞了高衙内,好像高衙内只是一个无主观害人意志的客观存在,如同地上的陷坑、天上的冰雹、水中的暗礁,碰上了,只能怪自己命运不好,不能去怪陷坑、冰雹和暗礁。谁叫撞了高衙内呢?当高衙内此前欺男霸女时,那些被欺压的人家,也是这样的想法,林冲那时听到别人被高衙内欺负,心中也这样想:谁叫撞上了呢,撞上活该,倒霉,我们可以同情,却不会恨高衙内,我们同情,是命不好。

    实际上,当一种恶强大到我们无法推翻,或反抗的代价超过忍受的代价时,人们就可能选择忍受与妥协,并在心理上倾向于把这种恶看成是自己的宿命而加以接受。长期下去,习惯成自然,恶就变成一种客观的并且合理的存在了。

    但高衙内是有意识的,是主动的恶。这一点,林冲不愿意承认。为什么不愿意承认呢?因为承认了这一点,就必须铲除这种恶,他没有这个勇气和胆量,所以,他只愿自欺欺人,自怨自艾,认命感叹。

    在受到不公时,在被欺凌侮辱时,只怨天不尤人,是一切弱者的基本思维方式,同时,我们要看到在一个体制无所不在地强大,在一个权力无孔不入地主控社会一切活动时,充斥于社会的,都是这种弱者,个别的强者,只能逃到王土之外,去水浒,不做王臣,去做强盗。

    百度搜索 鲍鹏山新说《水浒》  或 鲍鹏山新说《水浒》 本站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