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屋 > 穿越小说 > 跟李嘉诚学创业 > 5、以“仁”为本 利益共享
    百度搜索 跟李嘉诚学创业  或 跟李嘉诚学创业 本站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李嘉诚如是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大企业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一个员工都是家庭的一分子。就凭他们对整个家庭的巨大贡献,他们也实在应该取其所得,只有反过来说,是员工养活了整个公司,公司应;tt;/tt该多谢他们才对。

    李嘉诚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用儒家的仁义思想治理企业。他重用洋人,吸收了西方思想,然后再跟儒家的仁义思想整合。他对员工总是宽厚仁爱,因此,赢得员工的爱戴,从而留住员工。留住员工,从而使集团内部上下齐心协力,共同为企业的发展而努力。李嘉诚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而且是一贯身体力行。一支同心同德、肯替上司卖命的“军队”才会无坚不摧。一个光杆司令是打不了天下的。没有员工心意的工作,公司如何能赚大钱?而要员工心意工作,将心比心,就要让员工得到他们劳动的所得,关心他们的利益。

    日本的一些企业,在新员工报到的第一天,通;sa;/sa常要做“埋骨公司”之类的宣誓,而李嘉诚从不苛求员工做出终身效力的保证,公司行政人员十分稳定,流失率极低,可以说微乎其微。李嘉诚说:“要吸野维持好的员工,要给他们好的待遇及前途,及有受重视的感觉。当然,还要有良好的监督和制衡制度,这是一定要有的,不管怎么样,都要有个制度,不能山高皇帝远。否则,一个好人也会变坏。”

    李嘉诚对员工既宽厚,又严厉。长实的员工回忆说:“如果哪个员工做了错事,李先生必批评不可,不是小小的责备,而是大大的责骂。他真要急起来,恼起来时,半夜三更挂电话到员工家,骂个狗血淋头的也有。”李嘉诚的骂,不是喜怒无常的“乱骂”,总是“骂到实处”。当然,也有骂错之时。一旦骂错了,他也会知错就改。往往在他冷静后,便会向被批评者赔礼道歉,说明道理。看来李嘉诚先生的“骂”术也很不一般。一般而言,在长实公司,越为李嘉诚看好的职员,所挨的批评越多、越严厉。他们经受过李嘉诚一段时期的“锤打”之后,通常能升职和加薪。这就是李嘉诚受到了西方经营理念和方式的影响,但多数时候,李嘉诚对员工还是宽厚仁爱的。

    李嘉诚在地产与股市两行玩得顺风顺水,但是让人们感到惊讶的是,长江实业仍在维持小额的塑胶花生产。此时,塑胶花早过了黄金时代,根本无钱可赚。长江地产业当时的盈利已十分可观,就算塑胶花有微薄小利,对长江实业来说,增之不见多,减之不见少。有人评论就说,“不外是顾念着老员工,给他们一点生计”。李嘉诚确实很念旧,对那些帮他打过天下的老员工们感恩不尽。而公司职员也说,“长江大厦租出后,塑胶花厂停工了。不过,老员工亦获得安排在大厦里干管理事宜。对老员工,他是很念旧的。”有人提起李嘉诚善待老员工的事,说:“怪不得老员工都对感恩戴德。”李嘉诚回答说:“一间企业就像一个家庭,他们是企业的功臣,理应得到这 6837.quot; 样的待遇。现在他们老了。作为晚一辈,就该负起照顾他们的义务。”

    周千和和盛颂声是李嘉诚在艰难的创业初期最重视的员工伙伴,他们兢兢业业,为长江厂服务,并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他们是长江厂劳苦功高的元勋。这二人就是李嘉诚初创阶段需要的那种忠实苦干的人才。周千和回忆道:“那时,大家的薪酬都不高,才百来港纸(港元)上下,条件之艰苦,不是现在的青年仔所能想象的。李先生跟我们一样埋头拼命做,大家都没;dfn;/dfn什么话说的。”“有人会讲,李先生是老板,他是为自己苦做值得,打工的就不值。话不可这么讲,李先生宁可自己少得利,也要照顾大家的利益,把我们当自家人。”李嘉诚自己则说:“长江工业能扩展到今天的规模,是要归功于属下同仁的鼎力支持。”

    盛颂声、周千和都是忠心耿耿、埋头苦干,并且能够同甘共苦的人。因此,李嘉诚将他俩倚为左膀右臂。创业阶段是艰苦的,如果没有荣辱与共、风雨同舟的共识,一般人很容易见异思迁。多年的患难与共,使李嘉诚与盛、周二人不仅建立了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而且对他们的人品与能力也极为信赖。1980年,李嘉诚提拔盛颂声为董事副总经理;1985年,他又委任周千和为董事副总经;sa藏书网;/sa理。有人说:“这是很重旧情的李嘉诚给两位老臣的精神安慰。”

    不仅对长江的重臣如此,对长江初创阶段,也就是生产塑胶花阶段的那些老员工,为了他们的生计,李嘉诚仍然在公司里保持小规模的塑胶花生产。用别人的话就是李嘉诚还在背负着老员工这个包袱。这跟香港很多的老板不同,这种情况他们一般都会把员工一脚踢开。而李嘉诚的观点是:老板养活员工,是旧式老板的观点。现代企业的观念应该是员工养活老板、养活公司。

    确实,如果没有广大员工的卖力苦干,无论多么有本事的老板也是孤掌难鸣,成不了气候。相反,企业富有凝聚力,员工精诚团结,愿意为老板奋斗出力,这个企业就必定大有前途。

    李嘉诚并不是在收买人心,李嘉诚继承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就是知恩图报,凡是对他的企业做出过贡献的人,他都不会忘记。这是他能够长远发展的原因。很多人目光短浅,利用别人发财之后就过河拆桥,翻脸不认人,这种认识不会有好结果的。因此他这样说就是真心实意的。

    他为老员工安排出路,总是实实在在的事。不管他这么做是真心实意,还是收买人心,都对他的事业有实际的好处,使别人能够真心实意地跟着他干。一般的老板,只想利用员工,并不愿为员工的利益着想,一有不利,就把员工当包袱甩。这样,员工就不敢将日后的前途托付给老板,心心念念想为自己谋出路,有力也不愿使出来。对员工好一点,员工肯定会尽心尽力,为企业的发展着想。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利益一致。按现代经营理念:利益一致才有真诚的合作。因此,这首先要了解合作的利益问题,这包括下属的利益与外来合作伙伴的利益。李嘉诚懂得体恤下属,让下属分享利益,从而使集团形成了更强的凝聚力。李嘉诚恰恰在这个问题上解决得很好。

    李嘉诚不但重用下属,而且很顾及他们的利益,当事业有发展的时候,会及时让下属分享利益。例如,马世民离职前,在和黄的年薪及分红共计有100万港元,这个数字相当于港督彭定康年薪的4倍多。至于马世民的其他非经常性收入,则很难计算。

    李嘉诚说过:“如果一单生意只有自己赚,而对方一点不赚,这样的生意绝对不能干。”

    他还说:“重要的是首先得顾及对方的利益,不可为自己斤斤计较。对方无利,自己就无利。要舍得让利,使对方得利。这样,最终会为自己带来较大收益。”

    李嘉诚的意思是,生意人应该利益均沾,这样才能保持久远的合作关系。相反,光顾一己之利益,而无视对方的权益,只能是一锤子买卖,只会使自己的生意做断做绝。

    利益共享也是中国式经商的行动准则,假如违反这一游戏规则,失去的绝不只是合作的这一个对象。口口相传,失去是在整个商业界的信誉,继而危及在整个商业界的地位。

    李嘉诚在一次面对记者的访谈时袒露胸襟:“我们都;tt;/tt痛恨世界上现存的不正义和不公平现象,但我们可带来改变的能力却有局限;然而我深信忠诚、正直、公正无私及同情心是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价值观。如果有人对说这些人生观已不合时宜及不适用,这不令我感到惊奇。对于某些人来说,为了追求商业上的成就,或要牺牲以上的价值观,当然现实中的商业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求变,但我深信在获取更多盈利及更多效率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下,也不应牺牲了我们维护公平及减巢苦的决心:如果我们选择只为追求金钱及权力,而牺牲人类高尚情操的话,则一切进步及财富的创造都变得没有意义。”李嘉诚呼吁:“我们要同心协力,建立一个新的大同世界,协助舒缓痛苦,知识贫乏贫困等问题,以我们的技术及资金,参与建立一个较平等及富有同情心的社会。”

    这样的话在李嘉诚嘴里说出来,是那样坦荡和真诚,是那样让人动颜、动情,因为他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当一个以赚钱为天职的商人以公义之心为社会和他人花钱时,其震撼力决非任何词语可比。

    创业感悟:一个企业主不仅需要有发现人才的眼光,挖掘人才的能力,还要有留住人才的能力。留住人才也是很重要的一种能力,就跟留住客卿一样,要培养自身的人格魅力。对于员工来说,需要的是老板的真诚关爱。尤其是公司里的老员工更要对他们实施照顾,而不能过河拆桥。而且在利益的分享上,也要善于为他人谋利,做得仁至义尽,这不仅仅是经商的精明,而且是一种经商的智慧。一些人目光短浅,只贪图眼前利益,做生意时只想着自己独吞。结果呢,往往是一时赚得小利,而失去了长远之大利,可谓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顾及员工和合作伙伴,甚至对手的利益,舍得让利,才会得利。

    百度搜索 跟李嘉诚学创业  或 跟李嘉诚学创业 本站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