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屋 > 穿越小说 > 跟李嘉诚学创业 > 11、知恩图报 初显气魄
    百度搜索 跟李嘉诚学创业  或 跟李嘉诚学创业 本站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李嘉诚如是说:得意时应善待他人,因为失意时会需要他们。

    从中南钟表厂离开的时候,李嘉诚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对钟表业现状和未来的成熟看法。他离开中南觉得心里愧疚,舅父毕竟是李家的恩人。于是在临行前,李嘉诚毫不避讳的对舅父谈了就香港钟表业的前途作了一番今天看来依然堪称大商家眼光的分析。他认为,在高档表市场为瑞士人独霸,中档表市场则为日本人独占,这样的势头下中低档表市场就是可开拓的空当。李嘉诚建议舅父迅速抢占这一滩头。后来,庄静庵的中南钟表公司成为香港钟表业的巨头,可能与少年李嘉诚的建议有一定关系。但是不管怎么说,少年李嘉诚的商业眼光已颇具大家风范。

    李嘉诚对五金厂 7684.quot; 的老板深怀感激,但他不忍将自己埋没在没有多大前途的五金行业,而选择了蓬蓬勃勃的塑胶业。但是,李嘉诚知恩图报。就像他离开舅父的中南钟表公司时对舅父进忠言一样,他对五金厂的..;/a老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李嘉诚的观点是:办企业重要的是审时度势。五金厂要么转行做前景看好的行业;要么就调整产品门类,占领塑胶制品不能替代的空当。塑胶用途虽然广泛,但在替代金属制品方面却不是万能的。李嘉诚走了。当时,老板并没有听取李嘉诚的建议。果然,五金厂一度奄奄一息,濒临倒闭。李嘉诚重情义,得知这个消息后,专程回五金厂找到老板。他让老板立即停止生产镀锌铁桶,而改为生产系列铁锁。原来,李嘉诚一直关心着五金厂的前途。一来他要暗自验证自己的眼光;二来五金厂待他不薄,他却跳槽而去,心中总有歉疚,总惦记着找机会报答。因此,他一直在方便的时候不忘了解着五金制品的市场行情。他掌握了铁锁紧俏的;sa.99lib.;/sa信息,另一方面,还没有哪一家五金厂专事生产铁锁,不存在其他同业的竞争。有这几条,李嘉诚断定,生产铁锁稳保红火。为了保证稳步领先,还应计划系列开发。否则,只要一发现有利可图,其他五金厂就会一齐涌上这条道,竞争会很激烈。只有永远先人一步推出新产品,才能稳操胜券。这一次,五金厂老板信服了李嘉诚,言听计从。一年后,一度愁云惨雾笼罩的五金厂焕发了勃勃生机,盈利丰厚。

    李嘉诚念念不忘自己创业,拥有自己的一方商业天地。终于,他又辞别了塑胶公司的老板。老板在与李嘉诚几年的相处中,深深了解李嘉诚终究不是池中之物。老板也是个善人,他甚至觉得,李嘉诚在自己手下,实在是委屈了。老板约李嘉诚到酒楼,设宴为他辞工饯行。李;ar..;/ar嘉诚十分感动,同时带着他内心的歉疚,坦诚地向老板和盘托出自己的计划。他说:“我离开的塑胶公司,是打算自己也办一间塑胶厂。我难免会使用在手下学到的技术,也大概会开发一些同样的产品。现在塑胶厂遍地开花,我不这样做,别人也会这样做。不过,我向保证,我绝不会把一个客户带走,绝不用的销售网推销我的产品。我会另外开辟销售线路。”虽然是在商言商,李嘉诚依然是重义轻利,一诺九鼎。

    后来,李嘉诚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果然,有不少李嘉诚原来在塑胶公司发展的客户转向与李嘉诚合作。但李嘉诚无一例外地谢绝了,并且一再强调他原先打工那间塑胶公司的实力和对自己的深情厚谊,希望这些客户继续与塑胶公司保持往来关系。李嘉诚的真诚使这些客户感动,找到李嘉诚的大部分客户又继续与塑胶公司做生意。

    二十多年后,由于1973年世界石油危机的冲击,香港塑胶业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原料大危机。已经是潮联塑胶业商会主席的李嘉诚,挂帅救业。同时,将自己公司的库存原料拨给那家塑胶公司,把自己的恩公从倒闭的边缘挽救回来。那时已经年过花甲的塑胶公司老板噙着热泪说:99lib?;/a“我没有看走眼阿诚的为人。”李嘉诚的为人有口皆碑,这是生意兴隆的人际基础。

    在创业之初,他成功地解决了创业所需的资金。他总是对他人说:“我之所以能拿出一笔钱创业,是母亲勤俭节省的结果。我每赚一笔钱,除日常必用的那部分外,部交给母亲,是母亲精打细算才维持了家的生活。我能够顺利创业,首先得感谢母亲,其次要感谢那些帮助过我的人。”李嘉诚总是能时时刻刻想到帮助过自己的所有人,知恩图报。

    创业感悟:知恩图报;/a是一个人做人的品质。在社会上,为了谋生所做的所有工作都是老板给提供的赚钱、锻炼自己,以及积累经验的机会。就算想离开另谋高就,但是一定要对前一份工作的老板心怀感激。李嘉诚屡次跳槽,每次都是自己在当时的行业做得正有前途的时候离开,且凭着自己对这一行业的准确认识对老板还提出可行性的建议。这是他知恩图报的表现,同时,又显示出小小年纪的李嘉诚的商业眼光和气魄。

    百度搜索 跟李嘉诚学创业  或 跟李嘉诚学创业 本站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