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屋 > 穿越小说 > 郎咸平说对了吗 > 当代帝国主义真相之一:金融剥削
    百度搜索 郎咸平说对了吗  或 郎咸平说对了吗 本站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提示:印钱购物是美国推行金融剥削的主要方式,此外也有很多其他辅助的方式,也每时每刻在球席卷财富。

    对于这一点,可以说我们前面已经说得够多、够详细了,金融剥削的主要方面就是印钱购物。其他方面的金融剥削还有什么呢?那就是郎教授所说的部,郎教授在几本书里面谈到的美国金融阴谋,都属于印钱购物之外的金融剥削。这就是我说郎教授只看到新帝国主义细枝末节而没有看到主要方面的原因;ar.;/ar之一。

    这里主要说一下印钱购物之外的金融剥削方式。第一章中说的那些基本上都在此范围内,美国通过金融战获得的一次性暴利,就是这种金融剥削。当然正如第二章所述,这些都只是小头,印钱购物才是大头。

    第一,忽悠别国购买美国的金融产品。我告诉各位,今天美国的金融产品,已经没有好坏之分,都是虚的,都是庞氏骗局,它就是靠世界的资金不断去接盘才具有了表面的价格和“稳定”价值表现。美国已经是一个空壳经济,它生产的真正的财富已经占不到GDP的20%,根本就没有支撑这么庞大的金融产品的现实财富基础。而庞氏骗局是一定要破产的,以美国之大,则可以让这样的庞氏骗局维持得相当持久。因为它面对的是世界的傻瓜市场,美国的金融庞氏骗局基本上都可以维持几十年,但终究还是破灭,2007年开始的次贷危机就是距离现在最近的一次庞氏骗局的破灭。

    中国也是世界上陷入美国金融庞氏骗局的众多傻子之一,就拿次贷危机来说,中国到底买了多少次贷?有人说中国买得很少,事实是怎么样的还真难以考证。不过,2008年7月14日,有报道称,美国最大的两家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房贷美和房利美可能会宣布破产,而中国用外汇储备购买的这两家公司的约3760亿美元的债券14日公开市场没有买家出价。中国外汇储备中约有1万亿美元的美国证券,其中包括2000亿~3000亿美元的ABS债券,如果再加上这次两家房贷公司的3760亿美元公司债,外汇储备有至少超过5000亿美元的次级债,占到了中国购买的美国证券总值的一半。

    第二,给别国挖金融陷阱,席卷财富。在这一方面,郎咸平有一些比较精妙的分析,当然很多是他的揣测,并不是都站得住脚。美国金融到底有没有阴谋,肯定是有的;它们有没有到处挖金融陷阱让中国往下跳,我想肯定也是有的。我只想举一些事实和数据:

    1、2007年5月,中投公司斥资约30亿美元以29.605美元/股的价格购买黑石近10%的股票。随后,黑石集团股价连续下跌导致中投公司投资大幅缩水。2007年年底,就在人们以为中投公司应该“学聪明的时候”,中投公司购买了摩根士丹利56亿美元面值的到期强制转股债券,占摩根士丹利当时股本的约9.86%。随后,这笔投资因金融危机的爆发而大幅缩水。

    2、中国平安2007年年底和2008年年初在二级市场购入约1.13亿股富通集团股票,2008年6月26日又参加闪电配售增持750万股,共计持有1.21亿股,合计成本为人民币238.38亿元。由于比利时富通集团爆发财务危机导致股价暴挫,手持富通股票的中国平安投资浮亏超过157亿元。

    3、2007年9月中旬,中国首个股票型QDII南方基金球精选火爆发行,当天被抢购一空,此后华夏、嘉实和上投摩根分别发行的QDII均受到内地投资者的追捧。然而,受美国次贷危机冲击和美国经济降温等因素的冲击,一年后的QDII却出现巨额亏损,其中净值最低的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单位净值已跌至0.52元,国已发行的九只QDII基金均线亏损,仅前四只先发行的基金QDII持有人亏损幅度就高达700亿元。而银行系QDII也出现逾95%亏损。基金QDII产品近期也随着球股市的暴跌,而连续大幅下挫,10月8日新净值更是在前期大跌的基础上再遭重创。

    华夏球当日净值为0.531元,跌幅达6.68%;上投亚太优势净值为0.411元,跌幅达7.22%;嘉实海外净值为0.428元,下挫7.56%。此外,工银瑞信净值也由10月6日的0.636元骤降至10月9日的0.586元。0.411元已经与最低的A股基金份额净值接近。球的金融海啸让基金QDII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根据最新的国内基金QDII净值显示,上投亚太优势、嘉实海外基金已经跌破0.5元,南方球也已跌破0.6元,其余后“出海”的QDII基金面值也都徘徊在1元以下。长假过后,国内基金QDII净值变化尤其明显,上投亚太优势、南方球、工银球的跌幅均超过10%以上,创出新低,其余产品也是大幅下跌超过5%以上。

    以上三个例子,就是中国海外投资三大败笔。败是必然的,因为这些本身就是美国人挖的坑让跳。当初美国金融风暴席卷球,陷入危机的那些金融公司、投行和商业银行都在寻找买家,中国当时高达18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就成了它们主要忽悠对象。

    第三,通过别国的金融漏洞进行投机炒作而套利。各位都知道,美国资本运作大师、国际金融大鳄索罗斯是学哲学出身,他从他的老师那里学到一条伟大的智慧:任何事物都存在漏洞。他投身金融领域,就是用漏洞哲学来指导,专门寻找某个国家的金融漏洞,进而去攻击,为了盈利,不惜毁掉这个国家的金融和经济(比如在亚洲金融风暴中搞垮泰国)。美国金融投机家们也在利用中国的金融漏洞投机炒作,例如在亚洲金融危机中。1997年10 6708.quot; 月,国际炒家首次冲击中国香港市场,造成中国香港银行同业拆息率一度狂升至300%,恒生指数和期货指数下泻1000多点,大获而归。当时10月风暴过后,又多次小规模狙击港元,利用汇率、股市和期市之间的互动规律大肆投机,将中国香港戏称为他们的“超级提款机”。据统计,这些折腾导致当时的港人财富蒸发高达2.2万亿港元之巨。

    美国金融投机家们在中国投机主要是大规模热钱介入中国股市和楼市等,利用这些领域的制度和监管漏洞套利。国际热钱有多大能力在中国投机盈利?我觉得郎教授有一段话说得很好,他说国际热钱有三个“不可想象”,“第一,它外汇操作手法之复杂是不可想象的……1400多亿美元怎么流进中国来,我们到现在不知道,因为这个操作太复杂,怎么进来的我们都搞不清楚。第二,它动用资金能力之庞大是不可想象的。它能够在短短几个月之内,挤跨英格兰中央银行。会是对手吗?第三,最重要的一点,国际炒家跟各国政府关系之暧昧是所不可想象的。”

    2007年下半年之前,由于中国持续的大牛市,美国热钱主要投机中国的股市,例如,仅仅在2007年上半年就有高达千亿美元的国际热钱涌入大陆,这些钱最终大部分流入股市,股市大起大落之后,他们卷走的财富是不可想象的。2007年下半年开始,中国股市几乎崩溃,外资大赚一笔后撤出。2007年之后,国际热钱(主要是美国)则进攻中国楼市,2009年是中国楼市的大牛市,这一年国际热钱大规模围堵中国楼市,例如,2009年3月到9月之间,中国无法解释的外汇储备增量分别为149亿美元、362亿美元、610亿美元、250亿美元、271亿美元、130亿美元和418亿美元,七个月合计达到2190亿美元。伴随着这些热钱流入,深圳、北京、上海等城市纷纷取消房地产投资的“限外令”,炒房客中出现了相当规模的中国香港和老外炒房团,甚至于一些外资与内地房地产大企业结盟,以项目合作、股权融资等支撑内地房企四处创造地王纪录。众多国内经济观察家在2009年6月就指出,进入内地的2000亿美元热钱相当部分已经进入内地楼市。

    第四,为中国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收取巨额服务费,比如美国的大投行帮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就这个还算靠谱点,基本上属于金融最初的功能范畴,虽然收费高点,中国企业怎么说还是得到了服务的。

    最后,我还想对美国印钱购物阴谋进行;big;/big一点补充说明。在以往,我曾经一直认为美国的印钱购物经济模式其实不是美国政府有意策划的,而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想啊,由于美国的工会制度以及民主选举制度,必然压着美国必须高工资高福利,这就确保了无论如何都会保障美国人的高收入,而高工资高福利自然而然又会使得美国的制造业失去竞争力,大部分物质产品生产都会被迫关闭。而美国人有高收入就会饱暖思淫欲,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从而带来服务业的繁荣,最终服务业占到了GDP的80%,美国人从此就相互之间“服务”,或者为政府“服务”,拿到高工资。美国人拿到这些钱,如果美国是封闭的,那美国人会部饿死(至少是过着清贫生活),因为美国本土压根就没有生活所需的商品啊,他们根本没有这些产业了。但是别急,美元是世界储备货币,美国人可以用这些钱购买外国产品嘛,美国人非但没有饿死,反而成为世界上过得最富足的人群。

    在我出版的 href='8127/i#039;《中国超过美国还要多少年》中,我也是如此认为的。然而,这段时间在更细致地考察了1970年以来的美联储主席的言行之后,我越来越怀;u;/u疑,印钱购物经济实乃美国政府主动实施的战略,至少是美联储主席有意为之的。

    如果是美国政府有意为之,可以肯定的是这是美国少数政治精英的秘密,不是说美国是少数精英统治着一群笨蛋吗?美国的绝大多数人是不知道这个秘密的。

    值得庆幸的是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外国人已经在参透美国的阴谋。想想前面说到的20世纪70年代的美联储主席的保罗·沃尔克的所作所为,他实乃故意放松美元的管制,故意加足马力开动印钞机。

    再看美联储前任主席格林斯潘的言行,此人在2005年4月8日美联储第四届年度社区事务研究会议上,大加赞赏美国次级按揭贷款从1990年初的1%增长到2005年的10%,把这作为一件欢欣鼓舞的事情。显然,格林斯潘相当了解美国印钱购物经济的真相,只不过为了掩人耳目他不敢使用类似印钱购物的词汇,而是提出了债务经济模式这样的似是而非的概念。在格林斯潘看来,美国次贷的大规模增长无疑是一大“金融创新”,这将导致借贷消费大规模扩展的“经济奇迹”。次贷这种东西在格林斯潘眼里是作为印钱购物经济的有益补充的。

    当然我们前面说的,格林斯潘的接任者、现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捅破了债务经济泡沫,使得美国债务经济奇迹在美联储加息、楼市持续下滑中变成了海市蜃楼,由次贷危机揭开了一场祸害球的金融危机。至于伯南克的所作所为是否表明此人实际上没有参透美国印钱购物经济的真相,因为不懂而做了错事呢?前面已经说了,这应该是美国因为害怕虚脱而有意为之的一计,用不了几年,美国一定会恢复轰轰烈烈的印钱购物和债务经济模式。

    百度搜索 郎咸平说对了吗  或 郎咸平说对了吗 本站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