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屋 > 穿越小说 > 郎咸平说对了吗 > 猪四:日本危机(1985年)
    百度搜索 郎咸平说对了吗  或 郎咸平说对了吗 本站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提示:1985年美国对付日本,与前面的几个案例有本质的不同,如果说前面几个案例仅仅是为了金融获利的话,对付日本则更有深意,不仅要获利,而且要把日本对于美国的威胁彻底消除。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在经济上对美国的世界霸权形成了非常严峻的挑战,再不打压日本,美国岌岌可危。在操作手法上,与上面说的类似,也是通过制造股市和楼市泡沫、引诱日本人投机的办法,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使用了一个被郎教授称为金融原子弹的玩意儿:日经指数看跌期权。

    日本危机是一个最为典型的例子,同时又常常被拿来和今天的中国类比的例子,所以我把它放到最后来重点讨论。

    日本这头猪绝非前面三头猪可比,其肥大的程度远远超过前三头猪的总和,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在人均GDP上,则超越美国。

    更为重要的一点,用养猪杀猪的比喻来描述美日之间的关系,最恰当不过,因为日本本身就是美国一手扶植起来的,到头来给日本制造危机,宰杀日本经济的也是美国。

    我们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的产业和经济几乎被摧毁。然而,美国出于地缘政治考虑,不得不对日本进行扶植,其力度不亚于对欧洲实施的马歇尔计划。尤其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朝鲜战争中,美国军需订单源源不断地发往日本,日本重工业得到迅速复苏。直接开启了1955年的日本经济“神武景气”。所谓景气,是日本对于经济高潮的称呼,神武景气是日本战后经历的第一个经济发展的高潮,神武景气中日本经济经历了神话般的繁荣。神武景气之后,在美国的持续扶持下,日本又接着出现岩户景气、伊弉诺景气。以制造业为龙头日本经济快速成长,经过短短20年战后发展,日本GDP在1968年就超过西德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这期间的1961年~1971年,日本实施了著名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它主要内容是:

    ⑴充实社会资本。

    ⑵产业结构高度化,提高高生产率部门在产业中的比重。

    ⑶促进对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

    ⑷培训人才,振兴科学技术。

    ⑸缓和二重结构,确保社会安定。

    这一计划的主要目的在于,使经济达到极大的增长,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及实现充分就业,消除日本经济的经济结构不平衡状况;其具体目的是10年后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及人均国民收入增长1倍以上。这一计划规定: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8%,人均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9%。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在日本实施的结果是,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实际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1.6%和11.5%,超过计划规定的目标;实施计划的第七年,便实现了国民收入增长1倍;人均国民收入按市场价格计算,从1960年395美元,增加到1970年1592美元;10年间实际工资平均增长83%。1970年该计划完成之时,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已先后超过法国和德国,仅次于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实施完成之后,日本彻底被养肥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就开始考虑宰杀日本经济这头肥猪。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才下定决心并付诸实施。因为这时的日本,实在让美国忍无可忍。正如郎教授所描述的,日本太过嚣张。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日本人偷袭过的珍珠港夏威夷,几乎已整个被日本人用重金买下,1986年、1987年两年,日本在夏威夷的房地产投资就达65亿美元以上。日本买下了珍珠港海滩区2/3的豪华酒家、大批楼房、大餐厅、购物中心、高尔夫球场、畜牧场和种植园。每年到夏威夷的数以百万计的旅客中,日本人占51%。美国人对日本人再次入侵夏威夷深感忧虑。檀香山市市长疾呼:“檀香山市快变成东京的一个区了。”

    美国大陆本土也四处告急,城池连连失守。三菱公司出资8.46亿美元收买了被称为美国“富有的标志”和“美利坚的标志”的纽约洛克菲勒中心51%的股份;索尼公司动用34亿美元买下了被称为“美国灵魂”的好莱坞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松下公司出资61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环球影业公司;美国广播公司大厦失守;花旗银行总部大厦易帜;莫比尔石油公司总部大厦陷落……日本通过投资来“收购美国”,逐步取得了对美国经济命脉的控制,逼得美国无还手之力。据统计,1980年至1988年日本在美国的直接投资增长了10倍以上。日本人拥有2850亿美元的美国直接资产和证券资产;控制了超过3290亿美元美国银行业资产(占美国银行业资产的14%);控制了加利福里亚州银行业资产的25%以上以及其未清偿贷款的30%;在美国拥有的不动产超过欧洲共同体的总和;购买了30%~40%的美国财政部债券;占有了纽约股票交易所日交易量的25%;美国市场上20%的半导体器件,30%以上的汽车,50%以上的机床以及绝大部分消费类电子产品和其他数十种商品和服务是日本提供的。

    这还了得?日本简直成了美国的心腹大患。这时美国要对付日本,就不仅仅是从日本套利了,把日本经济打下去本身对美国而言就具有巨大的意义——打掉对美国威胁最大的经济体。

    前面说了,美国狙击越南和泰国乃至中国香港都是一个套路,那就是先等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美国热钱就通过各种操纵手法引诱这些财富中的很大一部分流向股市和楼市,然后美国人通过操纵股市和楼市,把这些钱“提”出来。说白了,这些地方的股市和楼市是被美国人当作提款机来用的。

    采用郎教授的比喻,比方说1代表比较低的财富水平,10代表比较高的财富水平。当泰国越南这些地方的财富只是1的时候,没什么好狙击的,一定要等到这些地方的财富经历经济高速增长而积累到10的时候,美国人才开始动手,引诱这些地方的人拿出5元钱来炒股炒楼,美国人就从股市楼市中把这5元钱卷走,一夜之间窃取这些国家数年乃至数十年的经济发展成果。10元钱被美国人卷走5元,这些地区的财富被打回5元钱的比较低的水平,那种试图按部就班步入发达国家行列的愿望对这些国家地区来说如同南柯一梦。一切都要在5元钱从头再来。

    美国人对付日本是同样的逻辑,只不过,由于日本人天生不爱投机炒作,都爱踏踏实实地工作、创造财富,所以要想让日本人的10元钱拿出5元钱来炒股炒楼,那真是难度挺大。

    最终美国人想到了一个妙招。日本人不是爱从事实业吗,赚的10元钱都又投回实业中去了,日本人的实业就是制造业外贸出口,除了技术水平比较高之外,和今天的中国无异。好,美国就想办法让的实业无利可图,让们的出口赚不到钱,手中的10元钱无处投资了,看们这些钱用来干吗?最终美国人一定可以把们引诱到股市楼市中来。

    怎么才能让日本的出口业无利可图呢?很简单,美国人的办法就是逼迫日元升值。这就和今天对付中国一样,首先是在世界造舆论,让世界都相信世界经济的不平衡都是由于日元币值被低估了。美国在欧洲的那些盟友首先被说服,一致认同美国的说法,德国、法国、英国等和美国一同谴责日元币值低估。这些国家开始加入逼迫日元升值的行列,到1985年9月,日本终于顶不住了,不得不和美国、德国、法国、英国一起在美国纽约的广场酒店签订了《广场协议》,此协议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规定日元必须大幅升值,日本签字同意。

    协议签订之;big99lib?;/big后,短短三个月内日元兑1美元就从250日元升到了200日元,即日元升值25%。此后一直连续升值,到1987年已经升到了120日元,相比于1985年协议签订之时升值超过100%。

    一切都如美国所愿,升值使得日本出口遭到近乎毁灭性的打击,日本制造业变得无利可图,大量制造业企业纷纷倒闭,制造业不能再投资了,无数的企业老板手中开始出现闲余资金,拿着不知道干吗。

    此时,美国热钱便开始流入日本,这些热钱的首要目的是来拉升日本股市楼市,制造上升趋势,引诱日本制造业老板的闲散资金也进来炒股炒楼。在热钱的作用下,日本股市节节攀升,老板们看到股市赚钱如此容易“可靠”,手开始痒痒了,最后终于坐不住了,他们开始面跟进股市。楼市的情况也一样。

    企业老板们的资金注入股市楼市,使得股价楼价如同火箭般飞蹿。到这时,所有日本人都坐不住了,开始了史无前例的民炒股炒楼,泡沫越吹越大。在这期间,日本政府还作出了一项错误的决定,给股市和楼市泡沫火上浇油。是什么政策呢?那就是把银行利率降低到2.5%,需要注意,这项政策也是被美国政府忽悠而来的,具体不表。利率降到如此之低,产生两个恶果,一是普通百姓也把钱从银行取出来投到暴利的股市楼市,存在银行利息太少了;二是那些企业老板一看贷款利息这么低,干脆贷款来炒股炒楼。这两笔资金注入日本股市楼市,泡沫被吹得更大。

    从1987年到1989年,日本股票价格涨了94%,如果拿1989年的股价和更早的1984年相比,则是涨了368%。同时,日本城市土地价格涨了103%。日经指数的最高点纪录是1989年12月29日的38915点。

    好,到此为止,美国人已经成功地引诱日本人把10元钱中的5元(甚至更多)投到了股市楼市,而股价楼价也被炒到了天价。到点了,美国热钱高位出货,获利出逃,大获胜,满载而归。各位还得知道,美国人不仅仅从股市和楼市中把日本人10元钱中的一半以上圈走了,同时,由于日元升值,这些提前进来的美元还获得了外汇上的套利。这套利同样巨大,日元兑1美元从1985年的250日元升值到1987年的120日元,假如1985年拿着1美元进入日本,兑换成250日元,拿着别动,等到1987年,这250日元已经可以换到250÷120=2.08美元,白赚了1.08美元,利润率超过100%。实际上,日元升值比例多少,的利润率就是多少。当年到底有多少热钱流入日本,我想美国的投机资金肯定是倾巢而出,因为根据《广场协议》日元要不断升值,美元进入日本是明摆着可以稳赚不赔进行套利的。美元进来1万亿,日本的外汇储备就被套利挖走1万亿,因为日元升值了百分之百嘛,可怕啊。

    前头说了,美国人不仅仅是从日本套利这么简单,它还要彻底消除日本对美国在经济层面的严峻威胁。怎么达到这个目的?从股市楼市以及外汇套利上圈走的日本财富已经相当可观,可以说足以把日本几十年来对外出口积累起来的外汇储备掏掉一半了,但这还不够“致命”。美国还要来一招更狠的,“送佛送到西”。

    因为想啊,日本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积累起来的财富实在太多了,简直是天文数字,美国热钱引诱日本人吹起的股市楼市泡沫,即便在这些热钱撤走之后,他们的股市和楼市也未必会立马崩溃,因为日本人仍有大量接盘资金啊,简直是取之不尽。美国人要的是如同当年原子弹轰炸日本的效果,也要搞一个经济原子弹把日本经济轰到崩溃边缘,让它再也对美国构成不了任何威胁。这就需要把日本股市和楼市彻底整垮,捅破日本泡沫。

    美国人的经济原子弹就是日经指数看跌期权,这名字听起来挺复杂,说起来也得费一番口舌。我简单地解释一下吧(参考郎教授),这东西其实就是美国人和日本人签的一种赌博协议,美国人赌日本股市跌,日本人赌股市涨,协议规定,美国每签一个协议就付给日本人10元(假设的数字,下同),无论美国输赢,这10元都归日本人。如果指数下跃,即美国赢了,比方说从100点跌到60点,日本人就赔给美国人40?元,以此类推,指数跌得越多,日本人就要支付越多的钱给美国人。如果指数上涨呢?那就是日本赢了,他们不用赔钱给美国人,而得到了美国人的10元钱。合同会规定日经指数涨到一定点数就结束游戏,日本人拿到10元钱了结。否则指数一直涨,这游戏就没完没了啊。

    日本人一看乐坏了,日本当时是民炒股,股市怎么可能跌呢?美国人必输无疑啊,所以他们很爽快地和美国人签了协议。这是稳赚不赔啊,签一个合同就赚10元钱。日本人和美国人签了无数个这样的合同,当然每个合同都收到10元钱。

    日本;u?;/u人就这样上了贼船,美国人既然敢和赌,就有办法把的股市打下来。知道美国人多缺德吗?他们把这天文数字的协议拿到证券市场上去出售,由大名鼎鼎(或者说臭名昭著)的高盛公司来操作,它把这些协议首先转卖给了丹麦政府,有了丹麦政府的信誉背书,这些协议竟然在1990年2月在美国股票交易所挂牌上市。得知道,美国股市是球化的,世界的资金都在买美国的股票。日经指数看跌期权在美国上市的结果就是让世界的资金都来打压日本的股市,直到把它打倒为止。

    只要把日经指数从100点打到50点,日本人就得赔给50元,除去10元成本,还净赚40。

    所以,世界开始齐心协力一起来打压日本股市,结果,日经指数的死期也就到了。从日经指数看跌期权挂牌上市那一刻起,日经指数就开始狂跌不止,日本股市暴跌70%,直接崩盘。而从日本股市崩盘开始,日本陷入长达20多年的衰退,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彻底走出萧条。而日本房地产市场也同样经历了连续14年的下跌,至今未复苏。日本经济对于美国的威胁彻底消除。

    美国到底在这场经济战中从日本卷走了多少财富,日本到底损失了多少,《金融战败》一书作者吉川元忠(日),在书中表示,1990年日本的金融战败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的后果相当。

    到此为止,美国在亚洲养4头猪的故事就讲完了,末了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个关于郎教授的小问题。那就是,郎教授在讲述这4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危机的时候,讲到美国不仅要从这些地方捞钱,而且还要费尽心机去搞垮它们的金融和经济。比如,他在讲到越南和泰国的时候,描述了美国如何处心积虑地引诱这些地方的政府提高利率,从而导致股市崩溃。我前面说过了,这正是郎教授没有逻辑的地方,美国不就是为了圈钱吗?用郎教授自己的话说,就是从股市和楼市上把这些地方多年来积累的10元钱财富拿到5元钱,那就拿钱得了,为何还要额外去击垮它们的经济呢?当然,美国热钱进来把越南股市拉到高位,然后集中抛盘套利走人,本身也有可能引发越南的股市崩溃,但是郎教授还描述了美国还有额外的一招,不仅要圈钱走人,还通过一系列操纵使得越南政府大幅提升利率,从而使得越南股市到了万劫不复的地步。

    美国为什么要多此一举?第一种可能是郎教授描述的根本不是事实,美国压根没有额外刻意打击它们的经济,而仅仅是从这些地方圈钱而已;第二种可能是,郎教授说的与事实符合,而一旦这是事实的话,则在郎教授自身的思路、在他的书里面是压根找不到合理的解释的,因为郎教授说了美国这些行动就是为了圈钱,那么美国压根没必要在圈钱的同时额外损毁它们的经济。

    解释不通,这就让人怀疑郎教授的理论有什么欠缺,确切地说,我们可以怀疑郎教授并没有认识到?99lib.美国的真面目,他只看到了某种表象和局部。或许,美国人在亚洲养的根本不是猪,而是别的什么。美国到底是把泰国、越南、日本、中国香港乃至中国内地当作什么来养的?我们到第二章来一起探究。

    百度搜索 郎咸平说对了吗  或 郎咸平说对了吗 本站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