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屋 > 穿越小说 > 我在华为的日子 > 第二节
    百度搜索 我在华为的日子  或 我在华为的日子 本站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老巩自认为幽默却把董延明吓了一跳,谁知道不苟言笑如老巩的领导也会开玩笑。

    老巩看董延明瞠目结舌的样子,心里有些不满,心想:这家伙终究难成大器,连点玩笑都开不得。于是老巩正色与董延明描述了眼下的情况,与之前分配工作相同的是,董延明又是在老巩沟通之前就已经从各种渠道获悉自己即将面对的情况,所以心里已经想好了对策。

    老巩站在董延明的座位附近,手舞足蹈,目标太大。老黄远远看见老巩在那,于是也跑过来,准备跟老巩说自己的问题,顺便听一听老巩在干什么。

    老巩鉴于本次工期太紧,任务也说不上轻松,同时又觉得上次董延明带人搞的那次无厘头裸奔还算令人满意,自然一说起紧急版本就又想起他来了。同时这个决定也有赖董大侠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平时总大骂公司的软件开发流程如何垃圾如何拖沓——老巩那是什么人,下面的人谁有小动作,谁说什么坏话,都有眼线汇报,所以董延明这些话就好像在他耳边说过一样,而且是经年累月地说。时间久了,老巩都相信了董延明对于软件开发流程的微词是有他自己的道理。作为领导自然要恩威并施水火共济,老巩想:不是总说流程不好吗?那我就给一个裸奔的机会,让扔掉所有流程,看发挥得如何,说我重视不重视?裸奔着,裸奔之后再跟我汇报裸奔心得,毕竟我们总会有紧急项目紧急到需要裸奔。

    老巩把自己的意思大概说了一下,董延明摇头拒绝,他说:“裸奔是不行的,可以裁减掉前期准备的几个阶段lde.99lib.de,但必须留下SRS文档的写作时间,而且还要给这个阶段充裕的时间。”

    老巩很吃惊地看着董延明,董延明使劲绷住了脸,煞有介事地端着脸说:“程序员写程序跟文人写文章一样,一挥而就往往会有这样那样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所谓萝卜快了不洗泥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有些版本啊,那个测试部啊,后期的单子雪片一样飞舞,哦,深圳也不下雪哈。我就是形容一下,那就是个泥沙俱下的状态!而且呀,巩总,我不知道有没有这个体会,反正我有,很多人也都有,写完的代码总跟自己家孩子一样,怎么看怎么顺眼,很多时候思维会在自己代码上面不可思议地转弯,明明是BUG就是看不出来。”

    老巩点点头,想说什么,董延明赶紧抢话:“得让我们想,给时间让我们想,想完了再讨论,然后再写,怎么也得有这步——想!必须的,要不脑子一热代码写出来就不好改,因为写出来后的修改往往是顺着自己的思维去想,很难换个角度,太容易进入思维定式。代码要BUG少,怎么也要从根上就想好了再写,我目前看,就是保留SRS文档写作,就足够了。多写一个文档,看似多花几天时间,实际上后期写代码的速度那简直……”

    反正是董延明一顿吹,高屋建瓴地为老巩描述了一番开发流程的意义,他一贯如此,经常能把事情说得天花乱坠。老巩没听过董延明;abbr;/abbr这么吹过,居然沉思了一下,很认真地拍拍董延明的肩头说:“行,我放心了。”说完扭头问同样吃惊的老黄什么事,老黄说有点事,老巩说那走,去我的座位。老黄一边走一边对老巩说,我这边没人了啊,可不能再从我这里抽人了!

    董延明接下这个项目还是带着原来的那三个人,之后又给他加了两个新员工,就这么开始了。

    从这里,董延明觉得自己真正走进了老巩心中的管理人员序列。

    这个小版本的版本号是V8R3,是V8的第二个分支版本,第一个分支版本V8R1已经开发了一段时间。针对同一个大版本的三个分支版本齐头并进,不算是一件夸张的事情,不过这三个版本时间上靠得这么近实在是不多见。

    这三个版本罕见地用了同一个PM——都是潘安,更罕见的是V8和V8R1的PL居然都是老黄,可见这两个版本根本就是一回事,只是把一个大项目分成两个版本来开发,为的是看上去好看,对上面对质量部好交代,同时又可以用两次开发来保证质量。第三个版本的PL就是董延明了,他自己拔高自己身价,也可以说他跟老黄并列了。

    董延明把小蔡、小刁、小柳还有新员工赵文章、向唐叫到一起开了个会,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下,大概也就是应付老巩的那一套话。

    小蔡几个人频频点头,董延明偷笑,其实他最知道这几个人心里怎么想的。有信任的团队知己知彼真是好,从前曹贵阳带这种临时突击团队的时候,不知道每个人能力怎么样、脾气怎么样,只知道自己挥舞鞭子驱动大家向前,该给谁安排什么工作完靠蒙,有人忙有人闲,工程进展效果不好不说,还惹得大家总跑去向高守诉苦。

    董延明为大家分配了工作,定了日期,大家都没有意见。小蔡几个人跟董延明同事日久,还是很给董延明面子的;向唐是董延明的徒弟,自然不会反驳董延明;赵文章倒是跟董延明没关系,不过新员工哪会反驳PL的计划。

    董延明第一次定计划,大家不仅同意,还煞有介事夸他定得好、定得漂亮,董延明知道大家是开玩笑,但没人反对没人提异议他就很满意了——尤其是问题少年小蔡这种喜欢较真的家伙都无异议,看来自己的计划定得真没问题。

    刁金龙工作的重点还是利用他强悍的分析能力,保证本次修改不会出纰漏——反正他进部门日子短,真要是说协议还是原理,他基本什么都不知道。柳景正最好安排,他最想要又简单又量大的工作,主要是为了可以吹牛自己完成了多么大量的工作。董延明把最难的部分分给小蔡,他喜欢挑战,真让他重复,他自己还觉得没劲,而且给他闲下来指不定他要提出什么意见。余下两个新员工董延明力辅导,以董大侠的能力辅导新员工还是绰绰有余的,况且他最擅长的就是为人培训、讲大道理,同时还能在辅导的同时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董延明这么安排好了,觉得老巩给的时间完够用,说不定小蔡一发飙还能提前完成,立时觉得轻飘飘的了。远远看见曹贵阳在自己座位上瞎敲键盘,董延明立刻产生了一种优越感——当年这老小子带我开发项目,安排得那么烂,勉强完成了,怎么能跟我现在的成竹在胸井井有条相比?

    董延明又忘记了自己这次安排这么顺利,完是因为碰巧自己有这么熟悉的人力,否则他的遭遇也不会和曹贵阳有什么差别。

    几天后SRS文档写完,董延明找了一堆人REVIEW,方志久之类都放下手里工作帮忙,方志久还很给面子地在新员工面前镇定地说:“明哥发话了,再忙也得给这个面子。”董延明心花怒放,连连谦虚说,为人民服务嘛!

    向唐看上去也很有面子,有时候董延明能听到他和其他新员工争论问题时坚定地说:“这是我老大说的,肯定没错!”

    董延明虚荣心得到了极大满足,项目也进行得很顺利,他又不自觉地和曹贵阳对比上了,觉得自己又再胜了一筹。他的这种对比完是没道理的,因为当初曹贵阳人家带的版本没有一个出问题,都顺利地GA了,但董延明总是觉得自己要比人家做得好,这就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的通病。

    V8R3的时间太紧,三个星期后董延明还没有热乎够,项目就彻底完工,送到实验局验证了。当时正赶上V8刚结束实验局验证,CORE了好几次,老巩刚坐上开发部部长的位子就收到这么大一份献礼,气得眼冒金星。V8R3是在V8的基础上开发,V8后续修改的问题也都囊括了进来,所以V8R3跑得就很好,一次都没有宕机。

    老巩高兴,怒赞董延明是BAR产品里最擅长带紧lde.99lib.de急版本的突击队长。

    董延明没想到这么顺利,但一琢磨V8暴露出那么多问题也就释然了——他是站在了巨人黄大仙和李茂川的肩膀上啊。从这以后董延明觉得老黄见他更不自然了,似乎还有咬牙切齿的动作,但这就不清楚是不是董延明的幻想了。

    岳小雄在例会上夸赞董延明,说他群众基础好,做事事半功倍,这次项目中,跟周边组的所有协调工作所有接口工作,董延明自己都摆平,这说来容易,做起来可相当难。尤其在处理试验机的问题上,董延明敢到平台组跟平台组的老大拍桌子,最终抢到了试验机,这就是能让人放心的项目负责人,让同事觉得可以依赖让领导觉得可以信任……

    董延明面上高兴,心里老大不乐意:觉得难道不觉得我有管理天才吗,说得好像我就靠大家赏脸一样。

    不过他自己想一想,也的确找不出自己哪里安排得好来,除了对人员了解,知道谁最适合做什么,大家愿意配合他,他还真没安排出什么特殊的花样来。其实他不得不承认,其实曹贵阳当初吃亏也只是对人员不熟悉,再加上总有老黄之类的人在背后诋毁他,同时潘安没有足够的支撑,这让曹贵阳越;ft;;/ft;发没了威信,连董延明当时没进公司几天的人都有些看轻了他,可即使如此,曹贵阳依然没出纰漏。

    董延明从前想象着,如果让他管理项目他应该可以干出花来,但实际结果还;s99lib?;/s是中规中矩地完成。他也试图把质量和人力安排都再提升一个档次,可他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从前想象自己做管理之后怎么怎么着,真做了后实际上却完是学着别人,根本就没有新思路。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只是运气好,沾了这个版本人员稳定的光。

    百度搜索 我在华为的日子  或 我在华为的日子 本站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