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屋 > 穿越小说 > 我在华为的日子 > 第一节
    百度搜索 我在华为的日子  或 我在华为的日子 本站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那天下午突然出现很多电话无法接通的情况,集中高发在一个县城。董延明非常有幸地就身在该县城的上级机房。

    事故出现后,从总部到分公司办事处,所有涉及到的网元部门都组织起来,迅速成立了攻关小组。这事件从表面上看和小蔡碰到的那次完一样,但是通讯领域就是这么奇怪,看似一样的结果往往都是不同网元不同原因造成的。

    从前董延明在总部也观摩过攻关小组通宵达旦地工作,当时就看见高守他们跟平时一样写写画画开会讨论,等真在现场了才知道这种小组压力之大、范围之广、响应速度之快。

    速度有多快呢,客户从投诉问题到电话会议开通不到十五分钟,董延明进到电话会议专线的时候里面也就七八个人,不过BAR的人居然还没有参与。

    他自报家门,“董延明,在现场机房”,线路里的人马上;ft;.99lib?;/ft;哇的一声,“现场居然有人啊!”。然后在现场的董延明就要不断解答那些不在现场的人的问题,为他们提供参数,帮他们运行命令。一段时间后,大家已经排除了外力因素,断定就是公司的产品出了问题,但是是什么问题呢?最有可能的是BAR以及和BAR接口的网元CVF。

    CVF那边的是个女人,一口咬定是BAR的问题,可是BAR这边的人居然半个小时了还没有上线,这女人跟起哄似的来来回回地说:“跟我们没关系啊,是他们的事啊,跟我们没关系啊,是他们的事啊……”

    董延明听了半天电话会议,也分不清楚谁是谁,但是CVF那个女人还是听得清楚了,“肯定是BAR的问题”这种话也能听清楚。他马上分辩说,这不可能是BAR的问题。然后就列举了几条证据,大意是如果是BAR有问题,应该;strike九九藏书;/strike出现什么什么样的症状,但是实际情况和现场参数是什么什么样的,绝对不是BAR的问题。

    CVF那边很坚持,说:“又没有代码知道什么呀,就瞎说吧。”

    董延明大怒,差点摔了电话,大声说:“我就是BAR的开发人员,我开发的我怎么不知道!别的不敢说,这个问题我就可以肯定,这个事情绝对不是BAR的问题!如果是BAR的问题,我以后倒过来走!”

    线路里很多人都开着电话忙别的事情,只有几个人窃窃私语,CVF那边声音稍微大一些,说,别听他的,赶紧去联系BAR的开发人员来定位,肯定是他们……

    董延明说:“说什么?我就是BAR的开发听不到啊,有话跟我说,喊什么人喊人!现在我们在干什么呀?推卸责任啊?推我推都他妈别承认,等明天问题没解决一块死了算球!”

    他出差时间长了,连算球这种方言都学会了。这时候电话里有个人说话了,他说:“BAR的兄弟,是在现场吗?”

    董延明答应了一声,那人又说:“脾气挺大呀。”

    董延明辩解说:“我;u99lib.;/u这是出差憋……不,我不是脾气大,是有事说事,不,我是就事论事。们非要等BAR的人来也没关系,反正找不到我的责任,愿意浪费时间那由们,拉大锯呗。”

    这时候CVF的女人又出来说了一句:“肯定是BAR的事,肯定的……”

    先前说话那人不耐烦地说:“宋迎春不要捣乱了!哎,BAR的兄弟是开发人员是吧,能确定这个问题;sa;/sa对不对?我们不是推卸责任,只是公司的流程上也要求所有相关网元的支持人员必须参与,所以呢我们还是要等BAR的人到了才能下结论。现在就麻烦了,多注意观察现场环境,多收集现场数据,毕竟人在现场就是代表公司……”

    董延明让CVF的女人气得青筋暴跳,他还没遇到这么勇于推卸责任的,他还以为都是一个公司的人,凡事都是互留脸面,第一次遇到这么赤裸裸的、像孩子耍赖一;ft;99lib.;/ft;样的“就赖,就赖”。不过另外那人一说话,董延明也冷静了,感觉这个是个领导,也收敛了不少,心想,天塌了老巩顶着,我替BAR出什么头啊。

    之后就是大家乱糟糟的讨论,要求董延明做这个做那个,半小时后BAR负责支持现场的人上来了。董延明居然都不认识这个人,不过那人也是经验丰富,听了些参数就很直接地断言这不是BAR的责任。

    大家依旧在电话里面吵来吵去,一晃就是几个小时,董延明就守在机房里饿得头晕眼花。一直到下半夜还没个结果,董延明握着的电话已经开始发烫了,他实在受不了了,大声问:“谁还有想知道的参数、想运行的命令,赶紧告诉我,我快饿死了,我想要吃饭了。”

    电话里马上静寂无声,也没个人体贴地说句“那快吃饭吧”。董延明忿忿地又说一遍:“有没有我干的事,有没有了?没有我吃饭去了啊!”

    又沉默了半晌,声音貌似领导的那人慢慢地说:“现场的兄弟,先吃饭吧,不过手机要保持开机,有时候还是需要在现场的支援……”

    董延明走出运营商大楼,已经快凌晨了,外面哪还有吃饭的地方,找了半天找了个烧烤摊,也就剩下一些猪脑花之类的东西。

    董延明吃完饭回酒店睡觉,早上醒来抓起手机没发现有未接电话,这才放心,到了运营商机房,看看所有人都面色如常,心里更镇定,抓住运营商的技术人员一问,人家也说不清楚,但是知道是解决了,问题出在更上一层机房的什么卡还是什么板的。

    董延明也知道这帮人都四六不懂,但是一听问题解决了,又是通过更换什么卡什么板也推断出不是BAR的问题,他悬着的心也落下了。

    事后客户依旧投诉了公司,影响几万人半天的通话毕竟不是小事。公司内;a href=quot;;a href=quot;quot; target=quot;_bnkquot;;/aquot; target=quot;_bnkquot;部;/a的邮件也依旧是前方传来胜利的喜报,几个人名字写在上面。

    这事情让董延明觉得索然无味,就好像刚看见一个落水儿童还是失足少女的,他这里刚一惊,那边“嗖”的一声已经被人救起来了。

    这个比喻并不恰当,但是他也找不到恰当的比喻了。他本来是不希望BAR出事,事发的时候他还惊慌得心跳加速,但是事情一过他脑子里萦绕的却都是吴海波、小蔡怎么力挽狂澜力扶大厦、怎么火中取栗、怎么为人称颂。年轻人谁能不好高骛远,谁不愿意一步登天?

    他从头捋了一下昨天事情的经过,想搞明白是不是自己错过了什么,但是想了一遍之后发现自己根本什么也做不了,这事情简单到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出了事,开了会,解决了。我在哪里呢?董延明苦恼地想,这事情里面我在哪里呢?过程都有我,不过也可以都没有我,妈的,搞了半天老子还是个可有可无的角色……

    百度搜索 我在华为的日子  或 我在华为的日子 本站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