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屋 > 穿越小说 > 我在华为的日子 > 第三节
    百度搜索 我在华为的日子  或 我在华为的日子 本站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老巩亲自发了一封邮件给BAR的测试和开发人员,描述了开发人员董某和测试人员曹某的事件,严厉重申了测试提单的流程,邮件结尾用粗大的红色字体写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文未加评论,但结果不言而喻。

    这就算为这件事情打上结论了,董延明终于因为自己的一次无心钻牛角尖,而被老巩夸奖。高守回来之后的二组例会上,高守还表扬了董延明,说董大侠非常值得表扬。然后他想了一分钟,笑着说:“不过说这事该夸延明什么呢?这事整得这么大好事居然找不出一个冠冕堂皇的夸奖点。”

    董延明脸红了,心想:一天处理三十三张单子还不够表扬的?

    一边的宋江接话说:“还是表扬曹奇伟吧,那根本就不是智商正常的人能干出来的蠢事。咱们给他做面锦旗送测试部挂上,就写上四个大字——二百五十。”

    大家都笑了,董延明却有点不高兴,恨恨地偷瞥了宋江一眼。

    高守最终给这事情定性说:“这事情虽然是曹奇伟干的蠢事在先,但是也绝不能抹杀董大侠的能力。换个旁人,说不定把这些单子分析完毕,就已经一个月了。虽然最终结果肯定是相同的,但这中间的差别就是一个人力月——都足够一个小项目完工了。什么叫效率,开发部怎么提升效率?大家都经历过这种非问题单的情况,可以想象一下自己当时的处理,延明对知识的熟练掌握和自信绝对是驱动这一事件的第一要素。”

    他带头鼓了掌,大家也马上跟上,岳小雄还一边鼓一边喊,请客!

    董延明终于发自内心地脸红了,还颇有知音之感地先冲高守又对大伙做了个抱拳团揖。

    这事几天就过去了,也不知道大家刻意压抑还是真的无法挑动大家的兴奋点,总之董延明完没有得到什么奖励,连他觉得最该有的提升知名度都没得显著提升。

    倒是曹奇伟成了名人,有一次中午吃饭排队,一组的一个兄;s藏书网;/s弟居然跟董延明说:“看见那边那个格子衬衫了没有,可傻了,头几天提了三四十张问题单,结果一天就被打回了,哈哈哈,测试部三大傻之一。”

    董延明多想提醒他,知道是谁打回的吗?

    他扭头往后看看,多希望身后也有人指点说:“看见那个帅小伙没有,他一天处理了三四十张问题单,BAR的大牛。”

    可惜后面的人明显完没这个兴趣,这让董延明着实狠狠郁闷了一阵子——难道处理单子的人,不应该比搞出单子的人更值得被大家记住吗?

    他多想跟人倾诉一下呀:哥们呀,我一天就处理了三十三张单子,吴海波能处理吗?高守能解决吗?知道这是多么疯狂的事情吗?

    可是怎么说呢,他的问题是只能在数字层面夸耀,却无法上升到技术层面,自吹自擂也总是有些心虚,渐渐的自己都说不出口了。

    唉,世上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可与人言曾无二三呀。

    小成被调到了测试部。

    老巩跟小成谈了次话就把这事情定下来了,小成默然接受,没有过多争辩。

    董延明询问他谈话细节,小成爱答不理地说,他能说什么呀,就说换个环境,希望我可以焕发出第二春呗。

    小成想想,觉得这也不算老巩整小成,毕竟他跟自己的直属领导(杜贵峰)吵过架,还继续放一起工作,俩人难免不心生芥蒂——哪有那么多心胸坦荡的人,因此影响工作都算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把他调到本部门别的组,怕别的老大也会想:怎么给我送个刺头过来。

    换个小部门,大家都安心,老巩这么处理就算是细心又大气的领导,对小成也算公平。

    董延明帮小成收拾东西,搬到了测试部那边,其实也就一百米的距离,却一下子让人觉得很多东西从根上都变了。

    小成反过来安慰董延明说:“换了也好,我就受不了老杜,他他妈就是个白痴,而且还总想要把别人也拉到他的层面上去,然后再凭借他的白痴界的经验把打败、同化。我可算能躲开他了,……挺好,有高守给撑腰,用不着跟这白痴打交道。”

    小成走后又填进来三个新人,从人数上看V8一直在节节高升,但是从工作能力上就不好说了。

    小成的座位坐上了一个叫刁金龙的新人,自我介绍的时候说:“父亲姓刁,母亲姓金,奶奶姓龙,所以我叫了这个名字。”

    蒋思君掰着手指头算了一下,疑惑地问:“姥姥的呢,怎么就单单把姥姥的姓给撇了呢?”

    董延明大骂他:“姥姥的,再加一个不成日本人啦!怎么不把大爷的姓也加名字上?哦,大爷也姓蒋……”

    小刁的导师是高守,任务被李茂川分到岳小雄那一组,岳小雄依旧把他分到董延明那一部分。

    高守管理就很忙了,所以早就不带新人,这次破例带了也只是挂名,小刁就跟从前的小龙女一样,事无巨细都要请教董延明。董延明又不敢让他问自己导师去,只好勉为其难地一一解答。不过好在小刁实在是聪明,大多一点就透,碰上董延明自己都说不清楚的,也不追问,给董延明保存了莫大的脸面。

    董延明想起小龙女的轴劲,越看小刁越喜欢。

    本来他还想,自己工作不少,分进来一个新人又干不了什么,还要花费自己时间为他培训,最终结果往往是领导只看到“人多了工作却做少了”,太得不偿失——小龙女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嘛。

    可小刁不同,人家虽然不懂通讯,但却是开发了几年C的老程序员了。看看代码马上就明白这是做什么的,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但这比许多自诩老人的家伙都要好,他们只根据协议知道要做什么,;details藏书网;/details却不知道怎么做。

    过了一个星期,虽然小刁介入阶段就是测试阶段,;ar99lib.;/ar但他通过许多零零碎碎的代码,居然得出来系统架构不太合理的结论。

    他跟董延明聊闲天的时候说:“我刚看咱们这个玩意啊,这几个大模块之间通信机制有点问题,我估计这么搞会有延时,系统性能受损。”

    董延明眼睛都直了,因为岳小雄刚转到业务组的时候,看了一个星期的代码之后,提交了一份引人注目的文档,这文档还被老巩一顿猛夸,说是大行家手笔,其中说的就是这个问题。

    董延明使劲收起自己的惊讶,装出一副“老子早就知道了”的表情,淡淡地说:“这事我也很担忧呀,不过要改的话还是颇有难度的,这里……那里……这几个地方也有问题看到没有。”

    刁金龙崇拜地看着董延明,惊奇地说:“果然啊,呵呵,还是董老师牛啊。”

    董延明继续装作满不在乎地说:“这次我们这个V8架构改动这ldede么大,唯独这一部分没改,为什么?牵扯太多了,我们搞通讯的是稳定压倒一切……不过刚看了这么几眼就能看出这个问题来,……功力很深啊!”

    小刁赶忙谦虚说:“哪有,我也看的不多,就是随口一说,不过我觉得底层上做个修改也许会好点。看我们现在用的是SDOG,它的缺点就是等待机制问题太明显了,如果改成COX实时触发一定有改观……”

    “咳咳咳……”

    “董老师怎么了?”

    “没,没事。让口水呛了,老毛病了。”

    “啊?哦,真、真是……们是不是也讨论过COX了?”

    “哦……哦,没,我突然想起来那个谁还有点事,;cite;/cite、、先干别的吧,我回头再找吧。”

    百度搜索 我在华为的日子  或 我在华为的日子 本站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