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屋 > 穿越小说 > 我在华为的日子 > 第四节
    百度搜索 我在华为的日子  或 我在华为的日子 本站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董延明被吴海波叫到了楼上。

    吴海波因为出差时间太久回来已经没有了自己的办公桌,就跟随刘彻坐到了七楼实验室。刘彻是纯粹的技术人员,一心只想搞好技术,办公室都脱离了整个部门,搬到了冷僻的七楼实验室。

    董延明到公司时间还不长,第一次上楼道里空空的七楼,无形之中对吴海波印象里增加了些许神秘感。七楼实验室有一帮牛人正在搞封闭攻关,据说没白天没黑夜的工作。可董延明进门的时候,他们还都跷着腿聊天。吴海波和刘彻的办公桌在里面的角落,进去要拉开玻璃门,董延明在外面看进去,俩人好像生活在鱼缸里一样。

    吴海波请董延明坐下:“我;cite;/cite看了的规格了,似乎评审的力度不够。我不知道们项目的PM和PL怎么把关的,我预感这样的一份规格将来会有大麻烦。”

    其实董延明最讨厌别人说“我预感怎么怎么样”,就好像自己多英明神武烛照万里似的,但他还是很客气地点了点头。

    刘彻扭过头接话说:“V7这个整个的版本都不行,老巩还想拿来做主干版本,;dfn;/dfn替换球局点,我看悬。金吉早就说要走了,还非要他当V7的PM,结果老黄一个人也管不过来呀。写规格的时候李浩又要离职,SE居然都没有参与规格评审,一帮新兵蛋子评我评。我看啊,现在V7就是三不管四不像……”

    新兵蛋子董延明大吃一惊,他每天忙忙碌碌觉得辛苦又充实,觉得V7每一件事情都有理有据有条不紊,人尽其责物尽其用,可是换个角度居然变成了“三不管四不像”了。

    吴海波勉强地点了点头,刘彻干脆把整个身体都转过来:“;rk;/rk我们昨天开产品扩大会议,可有意思了。市场那边的代表投诉V5这个版本太不稳定了,出现了好几次宕机,有时候还要技服人员手动重启,让老王赶紧用V7版本替换。老王说,别看V5烂,那只是因为V6和V7还没有应用!当时老巩脸红透了。市场那个SB代表就反复说BAR这个产品开发得不好,使劲对着老王说,老王怒了,拍桌子骂,他妈看谁呢,他才是主管研发的。说完一指老巩,老巩吓坏了,赶紧表态说,新人多、团队新老交替,还不熟悉CMM流程,结果老王就说,SB才用CMM流程。哈哈哈……”

    董延明倒是知道BAR的领导层都把“他妈的”当口头禅,但是没想到PDT经理王守义会这么骂开发代表巩正仪,似乎他们之间只差了半级。

    吴海波面露难色说:“大佬,我正工作呢!”

    刘彻一边笑一边说:“我马上说完了,然后,那个市场代表就说,再出事就要投诉我们产品线、整个研发体系,结果邓总跳出来就骂他说,老子经常和费敏、徐直军一起喝茶,他妈敢搞我。哈哈哈……”

    董延明特别想知道这个邓总是不是他四面见的那个邓总,但是刘彻说完了就扭过头去了,只给董延明留下了一个领导也爱八卦的背影。

    吴海波就好像从来没有被人打断过一样,语气不变地说:“我昨晚仔细看了看9527这份协议,看完之后啊……这份规格猛地一看不咋的,仔细一看……还不如猛地一看。……”9527这份协议相关此特性的部分董延明看了一个星期,听说吴海波一个晚上就看完了立刻被镇住了,此后吴海波说什么是什么,也不大敢反驳。

    下楼后董延明还满脑子都是吴海波通宵读协议的身影,想到规格中的问题错漏百出罄竹难书,有些汗颜,不过眼下SRS都快写完了,不知道修改还来不来得及。他走到黄大仙位置旁,禀告了刚才被吴海波批评的事情,结果黄大仙勃然大怒:“他凭什么批评我的人,SE本身就写规格、维护规格,我派人帮他写,他还敢批评我的人,妈的!规格有问题他提单改呀,改完了我照着做,他妈的!帮忙都帮出乱子了!”黄大仙和老巩一样喜欢说他妈的,“他妈的系统组的人越来越懒了,自己不写规格还挑毛病,他要再找,就说要写SRS,他的修改意见都同意。规格维护是他的责任,不用管了。”

    后来董延明跟高守一说这事,高守也老大不高兴:“怎么成了老黄的人了,他PL只管这个项目里的人力分配,最终人;q;/q力的资源还是隶属于资源组。老黄就是手伸得太长,不过他话倒没错,本来规格就该系统组写,让们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不过……唉,海波以后再找,就拒绝他,他只是SE不是的领导,他应该自己负责提单修改规格。”

    董延明负责的特性后来果然出了很多问题,老黄总喜欢说,项目开始阶段暴露问题比后期暴露问题好得多,不怕暴露问题就怕暴露不出问题,言下之意是开头暴露的问题越多后来就会越放心。不过他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前期暴露的问题和后期的安稳定成反比,这种情况只适用于正常且成熟的软件开发流程。在不正常的情况——如果是基础上出现了问题,就会随着开发流程的深入逐步暴露出更多的问题,而且越往后问题就越难定位也越难修改。

    董延明在不了解通讯、不了解特性、不了解产品的情况下,就开始了规格写作,写出一份千疮百孔的规格来,虽然后来的针对规格文档的评审和修改看似做得很充分,但是因为没有足够的人力和时间以及评审专家的能力保障,注定了REVIEW的走秀性质,也早早昭示了这个特性和这个版本的质量。

    后来V7这个版本在历经磨难后艰难面世了,试验时便CORE了一次,等到真正商用之后CR单的数目更是步步登高,一时负责现场问题解决的运维组问题吃紧,天天在老巩那里哭闹,说再这样下去他们就要集体辞职。老巩大怒,表示这点压力就受不了,那大家都不配拿公司的工资,干脆都不要干了,自他而下体辞职好了,BAR产品解散算了。老巩那段时间火气很大,三更半夜总要往公司跑的人睡眠肯定不会好,心情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他有时候会很粗俗地骂下面的人:“部门的业绩蒸蒸日上,产品质量却每况愈下,这样迟早完蛋,部门完蛋我完蛋们也完蛋。们要好好想一想,究竟问题出在哪里,到底差哪呢,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要一有问题就他妈找我哭穷!”

    到底差哪呢?一个产品的质量差,建造者董延明难辞其咎,可是董延明思来想去,觉得自己原因固然是有,只是……如果自己已经尽力了,那怎么算?

    这时候董延明还刚完成规格,刚投入SRS文档写作,每天忙得都忘记了喝水。每日固定加班到九点,然后坐九点十分的班车回家;有时候工作热情高涨,也会坐十点钟的班车;偶尔为了在领导面前表现,也会工作超过十二点,然后打电话给车辆调度室,叫一辆小车安逸地送他回家。对了,临走前他是不会忘记找个理由发一封邮件的,并且一定要抄送给所有的领导,恨不得把任老板也抄送上。这时的他辛苦又充实,完不会考虑他的努力究竟算是为公司的成长添砖加瓦还是拆墙挖角。

    这种生活让董延明混淆了黑白,每天睡觉醒来都是惊醒,仿佛做梦也有人追杀一样。他走路眼睛发直,工作后背发硬,总有声音在耳边念咒,快点快点再快点,太慢了。

    那段时间小组还组织了一个讨论,部门要求所有小组都要进行讨论,讨论内容是本组对于部门的战略意义以及本组的定位,并且最终要以一句话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且这句话以后用作本组的宣传用语。后来这句话出现在各组的年终述职和各种宣传材料中。

    会议选在晚上,大;dfn;/dfn家晚上不用工作都很兴奋,于是畅所欲言,一时间“敢打敢拼,勇于亮剑”等新闻联播体官样文章甚嚣尘上。高守敲着桌子说:“这些话别的组也会说,我们要拿出旗帜鲜明、一目了然的口号,正确定位我们组在部门里的位置。”

    最后来定下来的口号也没有脱离新闻联播体,但是好歹有了些实质内容,董延明对此最大的贡献是增加了一句话,“我们是BAR产品的问题终结者”,本意是所有的问题都会在本资源组解决,结果大家都开玩笑说我们要做BAR的终结者。

    过了多年董延明所在组的定位改了好多,大多换汤不换药,让人很难有深刻记忆,但只有那次“终结者”让人印象深刻。甚至他回味华为的生活,总觉得那天晚上应该是个不一样的晚上。有时他会想象着自己在创造历史的一众面目模糊的小人物中所扮演的角色,他觉得他应该和小成、小刘这伙人一起挖坑,一边挖一边快乐地高唱着:“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虫……”

    百度搜索 我在华为的日子  或 我在华为的日子 本站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