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屋 > 穿越小说 > 我在华为的日子 > 第一节
    百度搜索 我在华为的日子  或 我在华为的日子 本站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一个月能做多少事情?对学生来说怕也就是lde99lib?de睡几天的事情,对工人可能是三十个一样的日子,对农民可能是三十个起早贪黑的日子,对介于这几者中间状态的董延明,那就是从一个人到半个人的距离。

    他辛辛苦苦学习了这么久,对比身边众人却没有出众的感觉,原因是大家一般无二的努力。他越发觉得自己原本希望的,有一个惊艳的出场变成了春梦一场,他只得心存侥幸地将希望重新放在将来离职时的华丽转身了。

    董延明到公司一个多月后,部门今年最大的版本V7开工了。开工会那天,不大的会议室里面坐了快三十个人,除了开发人员,各个资源经理、测试经理、QA也来了。那天老巩也去了,第一个到了会议室,冷着脸用目光扫射由门口鱼贯而入的董延明们——这时距离预定的开会时间已经过了五分钟。

    “我先说两句再给金吉说吧。这个开工会我之所以参加,一方面是因为这个版本是今年最大的版本,它肩负了我们BAR产品的未来,对,我们部门未来就靠这个产品!

    “先问大家个问题,我们的生存空间,也就是市场,有多大?非常大,我们现在有两亿用户……哦,金;cite;/cite吉说得对,还不到,但是快到两亿了。但是我告诉呀,市场里还有二十亿的空间。讲话,这二十亿从哪里来?我告诉,从广袤无垠的地球人口上来,从运营商的扩容那里来。就是说运营商未来几年还要扩容最少二十个亿。这二十个亿是什么?用户?对,没错是用户,但是我告诉,对我们通讯业界来说,一用户就是一美元,那么这二十亿是什么?对,是美元。对我们这么个几百人的小部门来说,这二十亿美元是多少?就是无限。

    “懂吗,我们的市场,我们的未来是无限的;kbd.99lib.;/kbd。这二十亿够不够我们争的?对我来说就够了。那么怎么争?就靠这个,就靠这里,就靠坐在这里的兄弟们做出来的这个产品来争。我们这个版本中实现的特性要跟爱立信、要跟北电、要跟诺基亚做竞争,去争那二十亿用户。我们凭什么争过他们,靠的就是们,们的产品要在国际市场上跟爱立信跟北电这些国际大公司去PK、去抢。

    “怕他们吗,我一点也不怕。我为什么不怕,我们从来没输过,我为什么要怕。我告诉,我们的设备从来没有被搬迁过,对不对,金吉?我们从来都是搬迁爱立信、北电、诺基亚的设备,业界所有的友商我们都搬过,只有我们的设备没有人搬过。那么我们要怕吗?他们一直是我们的手下败将,我们为什么要怕他们?运营商说了,市场就在这里了,美元也就在这里了,们想不想要,想要就拿走。靠什么拿走?凭什么拿走?就凭我们的质量、我们的速度,我们只要先一步做出来,那市场就是我们的,什么他妈的爱立信、北电,都不好用。话说回来了,就靠在座的各位,就靠今天开工的这个版本,这个版本将会是我们部门产品的里程碑,是未来,未来呀就在各位的手上。

    “嗯,每一次大版本开发都是英雄辈出的时候,每次都会有不少高手从这种产品中涌现出来,我等着们冒出来,冒出来给我看。我说话爱跑题,不说那么多了,反正我们的市场是无限的,只要们做出来,我们的市场人员就能拿着它去冲锋陷阵去抢夺市场,我们的市场人员很厉害的。我这个人爱跑题……

    “我不爱说这些,就说简单的吧,希望们能从这个版本里面冒出来,冒出来给我看看,这是们在华为的第一步,我希望们可以走好,走得比别人更优秀。

    “嗯,刚才说了产品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这个版本正好赶在了今年咱们部门新人大面积涌入的时候,因此呢,这个版本虽然是今年投入人力最多的版本,但是实际上却有半数都是新员工,对不对,金吉?嗯,之前金吉做的人力估计里把新员工都算作三分之一的人力,我没同意。为什么?我们为什么要算作三分之一的人,我们在座的十一个人有的来了两个月,有的来了一个月,都已经学习了这么久了,为什么要做三分之一的人?我们咬咬牙努努力,主动点,们的能力绝对不是这么少!

    “知道我做新员工那个时候,刚报到过了试用期,那就是老员工了!来了任务,大家都是嗷嗷叫的往上冲,让旁人一看就害怕。们能不能嗷嗷叫的往上冲?能不能拿出点干劲来给我看看,给金吉看看,给老黄看看,给我们这帮老家伙看看?年轻的时候多努努力,咬咬牙,反正就这么几个月的时间,之后就是高手,就是老员工,就是跟一起进公司的人里面不一样的人!真的,每次的版本里,每一批的新员工里面,总有那么几个人跟其他人不一样,会非常快地进入角色成为骨干,成为我倚重的人,成为我们部门离不开的人。我相信们也会,因为只要咬咬牙,就是几个月的事情。拿出点信心,拿出点干劲,行,我觉得们肯定行,们也要觉着自己行。”

    说了快一个小时老巩才让到一边,那个好像没睡醒似的金吉接过话茬:“老巩刚才也给大家说了这个版本的重要性,我就不多说了。这个版本有十二个新员工,除了董延明之外都是不到三个月的……”

    董延明当时一愣,心想除我之外都不到三个月是什么意思。这时候一个声音插了句话:“老金说我吧?我已经快三个月,不是新员工了。”

    本来退到一边的老巩一拍巴掌说:“对,刘自明说得对,过了两个月就不是新员工了。”董延明这才明白,金吉说错了人的名字。

    金吉皱眉道:“那就十一个新员工、九个老员工,本来我是想把新员工当三分之一的人力算,老巩让我算成二分之一,那也就是十四个人力……”

    老巩插话说:“不对,十四个半。”

    金吉没扭头,耷拉着眼皮说:“乔学峰在V6还有半个人力投入。”听老巩没有回应,他这才继续,“按公司的开发流程的生产率人均每天三十行代码,开发周期七十三天就是三万多行代码,一共有七个特性,目前来看基本满足这个生产率。不过这个工作量可不小,各个特性负责人一定要做好两件事情:第一,估算好自己特性的代码量;第二,要带好新员工,否则到后来测试阶段根本做;figure九九藏书;/figure不过来。”

    他说完一挥手,旁边跃跃欲试的老黄就打开项目计划PPT开始给大家讲阶段以及人力安排。结果讲到一半,在座的QA突然发现老黄计算的时间居然把周末都给加上了,当即指出来,老黄满脸通红地调出WINDOWS的计算器来计算,金吉眼皮耷拉得更厉害了,嘴里嘀咕,“这下好了,七十三也没有了,剩六十了。”

    老黄鼓捣了半天把时间里面的双休日去掉了,一算生产率达到了三十五行每天,金吉和QA一起摇头晃脑,老巩表态说,工程先开始,毕竟开始阶段并不需要那么多人,后期他会逐步协调人力,把从V6释放的人力陆续投入进来。

    老黄后面就讲得快了,大概说清楚时间点,剩下的缺陷率什么的也就一语带过。两个小时的开工会,老巩占据了一多半,剩下的PM金吉和PL老黄也都瓜分了,等到QA强调质量相关事项的时候,预定了下个时段会议室的人已经推门催开了,“我说,们什么时候结束啊,都快下班了!”

    QA无奈少说两句便闭嘴了,金吉也没什么总结,一句散会就自己先跑了。

    董延明被分配跟PL老黄还有乔学峰同做一个特性,该特性预计3K代码,投入1.5个人力,老黄要分0.5个人力负责管理,所以只有0.5个老黄的人力投入到开发,乔学峰分0.5个人力在V6版本,董延明算半个人,0.5+0.5+0.5这就凑足了人力。

    老黄散会后就到董延明的位子上,一屁股坐到董延明桌子上:“导师是谁?”

    “潘……潘安。”

    “高手呀,呵呵,行,那我就有信心了,咱们这个特性,前期基本不能指望乔学峰;abbr;/abbr投入人力了,我呢,又要做统计,所以规格方面只能是我指导、来写。”

    董延明马上就慌了:“我不行啊,黄老师。我从前从来没有做过通讯……我刚从MINI培训里知道流程是啥……我啥都不懂啊……我……我是个棒槌啊!”

    老黄一点都没有在乎董延明的哭号:“没事,挺简单,只要是个人,那做做就都会了。”

    “我……我真不会,我啥都不会!”董延明差点喊出“我不是人”这话,他怕老黄没懂,又补充说,“们这样的高手觉得简单的我根本就觉着不简单,我……我觉着老复杂了!”

    “我们这样的高手?”老黄怪怪地说,“知道啥是高手不?就是键盘上所有的键都崭新的,只有0和1磨没了……”说完笑得前仰后合,苦了董延明完不知道哪里好笑,又不敢不笑,只好皮笑肉不笑。

    老黄笑了会不笑了,贼眉鼠眼地瞅瞅四周说:“好干着呢,谁都能干,放心好了。而且哪有几个高手啊,知道咱们部门有几个高手?”

    董延明虔诚地摇头,老黄伸出两手揸开十指,看看左手,把所有手指头蜷起来,又看看右手,把食指和拇指都蜷起来,说:“这就是高手的数目。”

    董延明不敢附和,只好嘿嘿傻笑。

    百度搜索 我在华为的日子  或 我在华为的日子 本站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