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屋 > 网游小说 > 逐鹿大宋 > 第134章
    马小知点了点头,笑道:“没想到不但是朋友,而且连对手都对王管家十分信任。”

    孙机又道:“只是王管家忙得没空,最后将这件事转托给了我。可我哪里有王管家那样的找人本事,故而一直到现在还没有头绪。没想到掌门倒先有了他的消息。”

    马小知一笑,道:“不知那位杀得刘仲甫大败地分堂堂主是谁?”

    丁云江长老倒有点尴尬起来:“这个,这个,”就对孙机和其他几位长老看,孙机和其他几位长老就也尴尬起来。见马掌门十分奇怪,孙机只好道:“他就是如今的执法长老金折手。冒充仆人,逼走我派年轻一代的好手,此事有点不光彩,所以金长老一直不愿提及。”

    马小知点了点头,刘仲甫现在的棋力再怎么高,在十五岁的时候,也不是金长老的对手。

    丁云江长老就道:“金长老那次回总堂,本是来接任执法长老位置地。可因为听陈前掌门的安排,逼走了刘仲甫,退隐了的管长老对他一直耿耿于怀,时不时拿这事讽刺他,说他冒充仆人,自甘下流,有时还过来大骂,故而金长老对这事忌讳莫深。”

    马小知暗中摇了摇头:金长老这事做得确实不怎么地道。

    孙机这时叹道:“若真的是他解出了‘血昼谱’,那我们倒可以寻着这条线索,将他找出来,一来完了管长老的心愿,二来也可以让金长老不再为此事后悔。我永嘉派若得了这样的高手,倒也是一件幸事。”

    众人纷纷称是。正说话间,王二和王管家一起来了。马小知赶紧请孙机和王管家一起去里屋说话。

    正文 第四十九章 澶渊之盟

    第四十九章澶渊之盟

    听马小知说完赵思睿小王爷的决定后,王管家与孙机两人都吃了一惊。王管家皱眉道:“小王爷怎么会出此下策?”孙机却长叹一声:“为天下苍生着想,掌门还是输了吧。唉,难道我永嘉派该有此一劫?”

    马小知不禁摇头:“叫我如何咽得下这口气?我已经计划好了一切,眼看着就可以对高万峰动手,将玄武派彻底铲除,拨掉我永嘉派的这颗眼中钉,刘掌门却出来打了我个措手不及,唉。”又对王管家道:“我请来,就是要问问,小王爷赵思睿究竟有无把握做上太子的位置?若是他有十分的把握,我倒不要再烦这个心。”

    王管家苦笑:“我以前就说过,目前谁也说不准。”

    马小知道:“难道皇上力帮他,也没有用?”

    王管家道:“我已对说过,皇上为宰相吕云起大人所制,越来越觉得力不从心。这事到现在大概还是不信,嘿嘿,皇上要是能在朝中予取予求,那当初就不会招我们这些带兵的文官入朝了。招我们入朝,一是做小王爷的后盾,二是制约吕云起宰相的。不过我大宋祖制对禁军的约束颇多,不得带兵干预朝政就是一条,因此我们这些带兵的在朝中所起的作用也是十分有限。”

    马小知苦恼道:“如果小王爷赵思睿没有争到太子之位,真的要从辽国借兵。那成功地把握有多大?”

    王管家皱了皱眉:“以如今的情势来看,成功的把握倒是很大。若不是这样,小王爷也不会想出借兵这一招。小王爷入朝后,皇上大概是为了辽国的那位公主与辽国来往既方便,又不被人察觉,已将北方防军的将领换成了小王爷的人。”

    马小知道:“难道皇上就没有想到小王爷黔驴技穷后,会狗急跳墙。跑去找辽国的舅舅帮忙?难道他一点儿没做防备?就是个普通人,也应该想到这一点地。”

    王管家叹了口气:“只怕皇上觉得不需要防备。在他看来。自己是真龙天子,做什么事都能做得成,立小王爷为太子,自然是小事一桩。嘿嘿,以前他年轻,自然是这样,可现在他年老多病。吕云起宰相又趁机把持着朝政,他做起事来,就没年轻时得心应手了。

    只是形势虽然变了,但皇上以前的那种感觉还是没变。既然小王爷登上太子之位是十拿九稳地事,他又怎么会想到小王爷会有其他的心?又怎么会想到防备这种事?至于朝中的大臣么,他们倒巴不得辽国人打过来。”

    马小知一楞:“巴不得辽国人打过来?这话怎么说?”

    王管家笑道:“这样我大宋才好反击啊。”

    见马小知与孙机两人都有点不懂,王管家就道:“此事说来话长。自从前代的石敬瑭自甘无耻,为了从辽国借兵。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辽国后,我中原就失去了屏障,那辽国大军就可长驱直入,横行中原。我大宋开国后,锐意进取,想收复那幽云十六州。奈何天不助我,最后只好与辽国人订下了‘澶渊之盟’。

    若不计前事,仅论当时的情况,那‘澶渊之盟’,倒是让我大宋占了便宜。辽国人不但将幽云十六州中的瀛莫二州还给了我大宋,还将辽国当时已占的我大宋其他数十州部归还。”

    马小知心中奇怪:占了便宜?自己学地历史书上可不是这么说的

    啊。

    王管家继续道:“只是‘澶渊之盟’中有三节一直为朝中士大夫诟病,一是那幽云十六州本来是属于我中原的,如今按照盟约,却成了辽国的,在大家看来。不能收复前代的失地。就和割地没什么区别。”

    马小知心道:什么辽国的、大宋的,以后部都是中国的。以后不但大宋人,就连那辽国人也是中国人,以后大家都是兄弟,闹个什么劲啊。哎哟,不好!王管家说要灭掉西夏,其实那西夏以后也是中国地,西夏人也是中国人,这个自己要不要对王管家讲?叫他不要闹了?只怕自己说了王管家也不会听。

    王管家又道:“二是按照盟约,两国皇帝世世代代永为兄弟。嘿嘿,自古以来,蛮夷就该是我华夏的臣子,现在却与我华夏同提并论,朝中的大臣,自然咽不下这口气。第三么,我大宋每年还要给辽国银子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马小知心想,自己学的历史书上都说赔了款,原来赔的这么少啊,不要说朝廷,就是我永嘉派也负担得起啊,和打仗死人相比,花这么点钱买和平,倒也值得,只是奇怪,这辽国人胃口怎么这么小?于是问道:“这么点钱,辽国人怎么肯了?”

    王管家笑了笑:“我大宋当时的底价是一百万两,当年地寇准寇大人暗地里对前去和谈的人道:‘若是超过了三十万两,我以后一定千方百计地找的岔,把处死。’故而和谈的人就咬住三十万两底价不放,再加上我大宋派出去的人嘴上功夫了得,那辽国人不是对手,次次都被说得哑口无言,最后只好同意。

    和谈的人回来后,皇上问要出多少钱,那使者当时竖了三根指头,皇上以为是三百万两,不禁皱眉:‘不过能将被辽国人占的地要回来,也是不错。’后来听说是十万两银子,二十万匹绢,不禁失声而笑,当即就同意了。”

    马小知心中不禁觉得好笑,原来嘴上功夫在两国谈判时也能派上大用场,早知道这样,还不如让自己去呢。

    王管家接着道:“那盟约中还有一条,两国须在国境上设立专门的地方,供两国商人贸易用。我大宋的商人头脑灵光,做生意自然精明,故而每年从辽国人身上赚回来的银子,远远超过了三十万两。虽然我大宋在钱财上没吃亏,但名声上实在不好听,自古只有蛮夷向天朝进贡,哪有天朝向蛮夷进贡地?”

    正文 第五十章 身世

    第五十章 身世

    马小知想起了在总堂争掌门之位时,高丽、日本、大理人听说自己是宋国人后,个个对自己十分尊敬,心想被其他国家那么尊敬,却要向辽国进贡,这种感觉确实不爽。

    王管家继续道:“只是朝中的士大夫都是儒士,儒家最讲究守信,故而没人敢去毁约。大家都希望那辽国人先违背盟约,这样我大宋才能师出有名。可那辽国的贵人受我大宋耳渲目染,已习惯了富贵,早没了他们祖宗好勇斗狠之风,要叫那些贵人先毁约,只怕很难。朝中大臣,个个都为辽国人不肯来打着急。”

    马小知觉得好笑,还有故意等别人来打自己的,于是就道:“小王爷若是去辽国借兵,我大宋借机反击过去,倒也不错啊。说不定能一举收复那幽云十六州,不,幽云十四州呢。”

    王管家摇头道:“只怕难说。辽国只是贵人安于富贵,可那辽国人因为以狩猎为生,士兵依然个个如狼似虎。我大宋恰好相反,士大夫人人想雪耻,可兵士却越来越不行,我大宋的军制,乃是根据祖制定的,那是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军力可谓十分薄弱,连西夏都平不了,又哪里能打辽国?”

    马小知叹了口气:“那就是说,假如赵思睿小王爷从辽国人那里借兵,那我大宋一定不是对手了?那他就一定能登上皇位了。”

    王管家笑了笑:“那也不一定。进攻和防守是不同的,我大宋兵士进攻不行。防守还是可以地。只是如此一来,盟约就会被破坏,那宋辽两国以后就会战事不断了。”

    确实,盟约一毁,那接下来就是打我,我打,战火烧起来后。老百姓就要跟着遭殃。如此说来,这场金陵大战。自己就只能让高万峰赢了?可这叫自己怎么甘心?于是道:“王管家,是朝中名将,怎么打西夏人就在行,打辽国人就有点担忧了?”

    王管家苦笑道:“对打仗不懂。西夏人国力弱小,我大宋即使不改军制,也照样能灭掉他。打辽国,则要将我大宋的军制彻底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