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屋 > 网游小说 > 逐鹿大宋 > 第89章
    原来永嘉派第九代掌门云龙子未做掌门前,受够了总堂长老的气,他性子十分偏激,故而做了掌门后,对总堂内长老,多方压制,自然也说了不少关于长老的气话。

    广场上的永嘉弟子听说居然有这样一条祖规,个个心喜,有人就后悔自己以前只顾学棋,却疏忽了永嘉祖规。金长老听说后,顿时目瞪口呆,立即对弟子道:“快请祖规出来。”就有弟子先将云龙子的棋谱、言行录找了过来。马小知一笑:“在《九代掌门祖师云龙子言行录》的七十三页第九行。”弟子立即就翻了起来。

    陈前掌门这时却怒道:“难道他打了我,就这样算了吗?”马小知嘿嘿一笑:“当然不会算!”说着,上去就给了他一耳光。刚才踢他时,马小知顾及他年老,怕闹出人命,没敢用力,现在打耳光就不必有此顾虑,因而力施为,陈前掌门被扇得身子都歪了过去。

    “啪”,耳光声十分清脆,平台上的人都听到了。陈前掌门顿时暴怒:“反了反了!”见他胡须又翘了起来,马小知立即拎起了脚,陈前掌门顾不得生气,赶紧后退。马小知哈哈大笑:“云龙子老人家也说过:若长老被踢后,大喊‘难道他打了我,就这样算了吗?’,被训弟子可上去补上一耳光。这句话在七十四页第八行。”

    原来云龙子做掌门时,有长老被弟子打了后,去找他申诉,他就说了要补上耳光的话。

    这时翻书的弟子也找到了云龙子的原话,抬头道:“马公子说的没错。”场上众人一时无言,就连陈前掌门,也是张口结舌,无话可说。

    此时金长老手下弟子已将永嘉派列代掌门、长老的棋谱、言行集搬了出来。永嘉派屹立江南,已有三百多年,若算上以前未开派时,那就是五百多年。因而掌门、长老的棋谱、言行集不下数千本,此时堆在平台上,象一座小山那么高。

    正文 第十八章 智斗祖规(2)

    (您的收藏和推荐是我写作的动力,敬请大家支持。先在这里谢谢了。呵呵。)

    此时十几名永嘉弟子将历代祖师爷的书按序放在灵位前,以供长老翻阅。一看到这些书,金长老的头立即就大了。前几代的永嘉掌门鉴于永嘉派历史太长,祖规太多,若让弟子将每一代掌门、长老的宝训都记在心里,只怕已没工夫学棋,故而已命人择其要点,编成了节本。

    永嘉总堂内的弟子平时看的祖规,就是那节本,因此永嘉总堂内除了专门管理典籍之人,很少有弟子去看那古时的祖规,因此马小知说出第九代掌门云龙子的话时,弟子们才十分奇怪。

    陈前掌门在职时,因功力不行,只好在祖规上下功夫,大家念他是掌门,也不敢争辩,谁知偏偏今天让他遇上了马小知。马小知以前听王管家说祖规重要,着实下了一番工夫,他本是读书人,引经据典乃是他的才项,现在引用起来,自然头头是道。

    陈前掌门又吃了马小知的亏,被他踹了一脚,扇了一耳光,只是金长老平常被陈前掌门“祖规”“祖规”地唬怕了,现在马小知也“祖规”了起来,他也没了办法。陈前掌门不服气,这时就祭起祖规,和马小知辩了起来:“我是退隐的掌门,不是长老。我派第十二代掌门有言:若对退隐掌门不敬,须严加惩处,开革出门。殴打老夫,该当何罪?”

    马小知:“是自己说和长老一样的,本派第八代掌门也说过:退隐掌门,须与在职长老一视同仁。既是如此,第九代掌门所定之规自然对也适用。”

    陈前掌门:“第十九代掌门有言:若有弟子趁退隐掌门言语有失,图谋不轨者,须严惩不贷,……”

    马小知立即接道:“第十九代掌门也说过:退隐掌门倚老卖老者,须遵前代之祖规!”

    陈前掌门:“第十七代掌门有言:……”

    马小知:“第十六代掌门也有言:……”

    陈前掌门:“第十二代掌门有言:……”

    马小知:“第六代掌门也有言:……”

    两人祖规来,祖规去,斗了个不亦乐乎。场上的各位长老听了,个个头大如斗。场下广场上的弟子听了,却个个觉得新鲜。

    自从陈前掌门对马小知不利,马小知对祖规中关于退隐掌门的部分就狠狠地研究了一番,现在使出来,自然是游刃有余。陈前掌门年纪毕竟大了,有些祖规已经忘记,因而渐渐就落了下风。眼见不敌,陈前掌门怒道:“金长老已判缺席落败,还跑来罗嗦什么?”

    马小知嘿嘿一笑:“我正为此事而来。”说完也不理趁前掌门,就对金长老道:“金长老,在下受钱堂主陷害,带离了总堂,在外流落了这么多天,还望金长老主持公道。”

    马小知无故失踪,总堂内的人纷纷猜测是怎么回事,马小知一露面,众人早就想知道原因,可陈前掌门一上来就用祖规纠缠,大家想到他是前掌门,只得忍着,现在听马小知亲口说出是受钱堂主陷害,顿时引起了轰动。

    平台下面广场

    上的四五千永嘉弟子顿时议论纷纷,场上的堂主、舵主、长老们碍于清规,虽不敢小声议论,但心中均想:马小知、陈西屏、曹杰三人,曹杰功力稍逊一筹,马小知失踪,得利最大的,自然是陈西屏了,总堂内立新掌门,那是何等的大事,钱堂主如此胆大妄为,自然是有人撑腰。至于是谁,大家自然不敢明说,可都拿眼睛看陈前堂主。

    陈前掌门不顾众人的目光,正想上来搅局,王管家身边的王二却带人押着钱堂主过来。马小知朝钱堂主看了一眼,只见他满身血污,显然被王管家派人修理得很惨。

    王二对金长老道:“他已虽然交代了如何陷害马公子的事,但背后是谁指使,却不肯说。只是一口咬定是他一人所为。”金长老点了点头。

    马小知心中暗想:钱堂主还在指望陈西屏当上掌门后,能咸鱼翻身,嘿嘿,只怕陈西屏做了掌门后,第一个就会杀他灭口。

    陈前掌门将钱堂主没有招,不禁长舒了一口气。金长老命人又将钱堂主押了下去。

    马小知这时道:“金长老,在下受人陷害的事,已知道。请金长老给在下一个公平,让在下去继续比试。”

    金长老却沉吟起来,陈前掌门这时却又站了出来:“我永嘉派屹立江湖数百年,靠的就是遵守列代祖师爷定下的规矩,言必行,行必果。判缺席输棋,乃是六大长老共同商议的,怎可随意更改?”

    陈前掌门为自己儿子出头的意思,此时已是再明显不过。马小知尚未说话,那广场上四五千永嘉弟子,此时就有人就起哄。

    金长老这时就对马小知道:“马公子,虽是受人陷害,然判缺席输棋,确实是我总堂六大长老商议后定下的。虽然很委屈,不过自古以来,总堂六大长老共同商定的事,尚无更改的先例。”

    孙机前掌门这时咳嗽了一声,对金长老道:“虽说没有先例,可此事关系到我永嘉派未来掌门,不可不慎。我看还是重新商议才是。”

    萧不疑长老也道:“若不让马公子重新上场,如何服众?就是选出掌门来,只怕也没人听他的。”周长虹与任渭南长老也是点头。

    陈前掌门这时却道:“祖规怎可随便改动?马公子是委屈,只是我永嘉派以前比他更委屈的大有人在。想当年,本派选第十六代掌门时,当时的掌门让两位弟子比试,谁赢了谁就继承衣钵。可其中一位弟子,因为去中原与人对决,中间遇上战乱,未能及时赶回,结果当时的掌门就将掌门之位传给了留在总堂的那位弟子。望金长老不可乱了法度,应以祖规为重。”

    金长老正在沉吟不决,马小知忽然哈哈大笑:“好一个呆板的永嘉派!说到祖规,我这里也有一条。我永嘉派第十一代掌门在职时,有一位弟子因受人诬陷,被开革出派,这位弟子找掌门申诉时,第十一代掌门当时道:‘虽受冤屈,然在我永嘉派,若想改变掌门与长老之决定,只有一个法子,那就是打败六大长老。’”

    马小知脸色忽然沉重:“那位弟子后来虽然败了,不过,今天我倒要试上一试。”

    正文 第十九章 六大长老又何妨!(1)

    (您的收藏和推荐是我写作的动力,敬请大家支持。先在这里谢谢了。呵呵。)

    马小知此语一出,顿时轰动场!

    自古以来,永嘉派挑选总堂的六大长老,皆以严格出名。若不是派内顶尖的高手,想要被挑选到都是难上加难,故而被挑选到最后没能当上长老的人,也会觉得十分荣耀,出去时也以曾被挑选过做长老为傲,江湖上的人见了,对他也是十分尊敬,不敢有丝毫的小瞧。

    故而能做上永嘉派长老的,都是能称霸一方的绝顶高手。任何一位长老出去,都能轰动一方。如今的六大长老,更是人中之龙,其中任何一人的功力,都能与天下各大门派的掌门抗衡。

    前一阵子,六大长老分头四出,天下震动,连四川蜀门的蜀中霸王奉旨饶天下先唐天雄、龙虎门的门主天杀刘子仙、玄武派的掌门高万峰都要避其锋芒。最后六大长老回归总堂时,朝廷都下旨,命各路官员沿途好生接待,以示尊重。

    听说马小知要一人独挑六大长老,广场上四五千永嘉弟子个个目瞪口呆,均想:难道是马公子受了冤屈后,神智不清,想自寻死路不成?

    陈前掌门听说后,却是十分高兴,心中大夸:这条祖规好!当时就巴望着金长老立即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