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屋 > 网游小说 > 逐鹿大宋 > 第50章
    李安仁只好苦笑:“看出来又怎样?只要没违背祖制,别人就不好说什么。”

    马小知心中暗笑:这不是掩耳盗铃吗?

    李安仁又道:“争太子之位,自然需要银钞。本朝官员之俸禄,比之普通百姓之家,当然是高出一等,可要靠着俸禄漫天使钱,那是万难。我大宋几代皇帝对此心知肚明,故而对于宠信的大臣,有时会封一个宫观祠禄官。”

    马小知疑问道:“宫观祠禄官,这是什么官?”

    李安仁解释道:“那道士的所在,有的被称为宫,有的被称为观。某个宫观香火鼎盛,皇上就将宠信之臣,封为此宫观的主使,名为‘提点某宫观使’,自然是挂个虚名,不理实事的。这样那大臣就既能拿朝廷的一份俸禄,又能拿宫观里道士的孝敬。那宫观里道士的孝敬,自然比朝廷的俸禄高出数倍。

    有时朝中失意之臣,也能被封此职,只是官职虽相同,但失意之臣的心境和那宠信之臣相比,自然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了。

    此例传到本朝,皇上欲让宠信之臣富有,就不再限之于道士的宫观。当今天下棋风兴盛,各门各派靠着棋局,收入颇丰。故而皇上有时也将某个门派封赏给朝臣。

    天下各门各派为了交结朝中大臣,自然也是求之不得。有些门派为得朝廷庇护,还不停地托官员向朝廷求情,请皇上将本派赏给心腹之臣。”

    马小知奇道:“难道是这些门派有钱没地方花了,非要送给别人?”

    李安仁一笑:“当然不是。所谓无利不起早,没有好处,这些人自然不会如此做。只要朝廷封派官员替他们说上几句话,让他们多开几场棋局,那孝敬上去的银子,不但能部拿回来,而且还能大赚一笔。”

    马小知纳闷:“我以前看过玄武派陈千响和永嘉派何有年两人的对决,当时开的棋局,好像和朝中官员无关啊。”

    李安仁笑道:“贤侄,看过的棋局太少了。陈千响和何堂主这种狭路相逢的棋局,虽然也多,只是天下各门派之间互相的对决,大多是由人牵头。那牵头之人,自然是朝中官员。比如明年春天玄武派掌门高万峰与永嘉派刘掌门在秦淮河边金陵夫子庙中的对决,若无朝中贵臣出面,永嘉派怎会应允?”

    原来如此。马小知道:“那玄武派是不是皇上封赏给三弟楚王的?”

    李安仁摇了摇头:“玄武派是这几年才壮大的,以前根本没什么油水,朝廷当时自然看不上。楚王之所以支持高万峰,乃是因为高万峰以前是楚王的清客。嘿嘿,两人的关系自然更近,只怕玄武派每年一半的收入,是送给楚王的。”

    怪不得楚王会那样帮高万峰呢,马小知子又问:“那永嘉派有一百多个堂口,每年收入更丰,不知朝廷将它封赏给了哪位显赫贵臣?”

    李安仁一笑:“自然是当今皇上的二弟魏王了。”顿了一下,他才对马小知道:“现在知道这里面的水有多深了吧?”

    到了家后,马小知依然在回想李安仁知府的话。怪不得自己父亲的冤案奇会那样草草了结,原来是楚王书在暗中作怪,自己父亲挡网了楚王的路,自然难逃厄运了。不禁叹息。

    看来想要那个南唐宝藏的,不仅是高万峰,还有楚王,如此一来,自己倒安了,没有楚王的命令,高万峰自然不敢对自己下毒手。只是关系到南唐宝藏的“血昼谱”的事十分机密,自己父亲过世后,只有高万峰知道,不知他有没有起贪心,对楚王隐瞒了此事,从以前来自己家的贼是大内侍卫看,楚王也应该知道。

    想到对自己不利的人,居然是当今皇上的亲弟弟,马小知心中不寒而冽。云娘在旁边见他脸色阴晴不定,以为他在烦自己和素素的事,于是不停地软语安慰。

    下午时分,马小知正要放下烦恼,坐下读书,丹娘、曹杰和王大宝博士带着两位老人进来了。丹娘一进门,就高声喊:“姐姐,看谁来了?”

    看到两位老人,云娘立即迎上去:“爹、娘,们怎么来了?”丹娘在旁边赶紧告诉马小知,这是自己父母。原来云娘的父亲姓周,王大宝博士叫他们周公周婆。

    周公周婆坐下后,立即满脸带笑道:“云娘,有喜事,我俩已替应允了一门亲事,他就是杭州城内有名的富户张崇张老爷。”

    正文 第八章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8)

    云娘、丹娘、曹杰和王大宝博士听了周公周婆的话,都是一楞。丹娘已经知道姐姐和马大哥定了情,曹杰和王大宝博士虽不清楚此事,但也知道云娘一向爱慕马小知,现在周公周婆忽然将她许配给别人,这不是棒打鸳鸯吗?

    云娘在旁边急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马小知不但着急,而且后悔万分,自己当时拿张崇当好友看,为了安慰他,替他想出了找云娘父母这一招,没想到现在作茧自缚。

    丹娘见气氛尴尬,赶紧就说别的:“爹、娘,马大哥一直记挂们呢。”说着,就把马小知推

    到爹娘面前。虽知周公周婆看到马小知,却不怎么热情。

    马小知心中奇怪:他们怎么这样对自己?云娘不是说自己家对周公周婆一直非常照顾吗?难道是自己以前得罪过他们?若是这样,云娘早就会对自己说了。难道周公周婆是势利之人?见自己家已经败落了,才对自己冷淡?

    可自己现在怎么说也是个小富翁了啊。哦,周公周婆一向在乡下,自己有钱的事他们自然不知。想到这里,他只好苦笑,云娘和丹娘居然摊上了这样的父母!

    周公周婆只是对马小知恩哈了两声,问了声“马公子一向可好?”,不等马小知回话,就转头对众人道:“张崇张老爷们也是熟悉的,家中正妻已经亡故,云娘一嫁过去,就能当家作主。真是一门好亲啊。

    张崇张老爷对云娘倒也十分看重。前一阵子我俩去外地拜佛,听那寺中主持的话,在庙里住了一些日子。张老爷去我家没找到我俩后,多方打听,然后又不辞劳苦,一直找到庙里,向我俩提亲。他对我俩道,他一定会将云娘当作正妻娶回去。我俩见他心诚,这才答应。”

    丹娘这时却打断了他俩:“爹、娘,那张崇给们的聘礼一定丰厚吧?”语含讽刺。

    周公周婆却情不自禁地笑道:“那张老爷出手豪阔,一见我俩,就给了十两银子做见面礼。下聘时也是十分大方,一出手就是六百两银子。云娘能嫁给这样的好人家,我俩也放心了。”

    丹娘急道:“爹、娘,们这是嫁女儿,还是卖女儿?”

    周公周婆被说中痛处,立即发作起来:“这是如何对父母说话?我俩自然是为云娘好,云娘嫁了张老爷,日后穿金戴银,有什么不好?”

    曹杰赶紧打圆场:“岳父岳母自然是为大姐着想了。只是此事还需从长计议,那张崇我们以前虽听说过,可一直没有往来,最好先去找人打听一下他的为人,然后再问问大姐肯不肯。”

    周公却怒道:“我在杭州做了这么多年的生意,张老爷的为人我自然了解。就是有些许不好的地方,那也是对外人,对自己家的人,他断不会如此。”

    周婆也道:“婚姻之事,自古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俩肯了,那就行了。们不用再多说,我俩和张老爷已经立好了婚书,再过十天,云娘就嫁过去!”

    什么?十天后云娘就要嫁给张崇?马小知顿时焦心如焚,又不能说,只好暗地着急。云娘急得眼泪都出来了,对爹娘哭道:“们为什么不问问我愿不愿意?”

    周公不作声,周婆却厉声道:“女儿,爹娘也是为好。”云娘一气之下,流着泪回房了。

    场面立时就不尴不尬起来,周婆就将丹娘骂了一顿,怪她多事,又道:“再去劝劝姐姐,叫她不要由着性子,还是将来要紧。”然后俩人就起身去张府,说是做亲去。

    众人一走,马小知立即去安慰云娘。云娘对他哭道:“小知,我爹娘已经答应了那张崇,那是再也改不了了,现在究竟该怎么办?”马小知心急如麻,一时也想不出办法,只好把云娘搂在怀里,极力安慰。

    好不容易安顿好云娘。马小知心中烦躁,就想出去转转,一出门,正好遇上张崇。他是来见云娘的,脸上是喜色,后面还跟着周公周婆。

    张崇立即上来和马小知见礼:“贤弟,多日不见,一向可好?说起来,我还得感谢贤弟给我出的好主意,不然到现在我还娶不到云娘呢。”马小知不愿和他罗嗦,胡乱应了两声,掉头就走。

    回来时张崇已走,周公周婆也不在,丹娘却在云娘房中。看到马小知,两人一脸恼怒,丹娘问道:“马大哥,原来张崇去找我父母的主意是出的!既是如此,那为何又要对我姐姐那样?是不是见我姐软弱,就想在她出门之前欺负她一番?”

    原来张崇刚才来时,云娘任爹娘怎么说,也不肯出房。张崇就只好和丹娘闲话,说到马小知,张崇竭力夸奖了一番,说他如何够兄弟,自己前去找云娘父母的主意,还是他想出来的。

    马小知赶紧道:“云娘,千万不要误会!我对的心,惟天可表!”立即把当时的情景说了一遍,“我忘记了前事,因而不知他为人,见他伤心,就胡乱出了个主意安慰他,谁知会惹出这么大的事来?唉,早知如此,我当时就出面找父母去了。”

    听了解释,姐妹两人这才放心,云娘看马小知时,眼光里有一种“我早就知道不会那样对我”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