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屋 > 网游小说 > 逐鹿大宋 > 第30章
    就在青龙子绞尽脑汁苦思对策时,天空中忽然出现了异象。想来是柳轻侯那一招太过精妙,引得天地变异。”

    马小知奇怪:“异象?”

    柳发财道:“是啊。当时金陵皇宫之内,忽然发出一道白光,直冲云霄。白光逝后,天空大放光明,天地之间,顿时亮如白昼。

    黑夜忽然变成了白昼,天下顿时受了惊扰。那最北边的辽国人,个个惊慌失措,纷纷起床上马逃命,一时之间,踩死了不少人。我大宋的东京汴梁城内,当时也是一片混乱。我大宋太祖皇帝被人吵醒后,见天地变异,吓得立即从龙床上起来,召集文武百官,询问详情。

    朝中司天监的人道:‘异象来自江南金陵,只怕是南唐出了人物。’太祖皇帝其时尚无灭掉南唐的打算,听了这话,害怕夜长梦多,顿时就有了挥鞭南下之心。

    那时金陵城内,也是纷纷攘攘,人人变色。唯独金殿上的三人浑然不觉。三人这时已物我两忘,外边发生的事,都充耳不闻。

    柳轻侯使出那千古独绝的一招后,场上的局势顿时变化万端。看上去,青龙子好像已经落了下风,可以多年的经验,青龙子又觉得有招式应对。只是他算了七八万招后,还是没能找出。

    他苦苦挣扎了半个时辰,两人又过了六招。青龙子这时终于用尽了最后的精力,第六招后,他再也支撑不住,当时就口吐鲜血,跌倒在地。棋盘顿时被染红了。

    青龙子吐血倒地后,李煜和柳轻侯这才醒了过来,李煜赶紧传太医,又命人将青龙子送回去静养。

    这场争斗结束后,那天空中的光明才渐渐消失,恢复正常。

    虽然当时左右并无人记谱,可柳轻侯凭记忆将那盘棋记了下来。因为当时出现了异象,黑夜变成了白昼,青龙子最后又吐了血,因此这盘棋的棋谱后来被大家称作‘血昼谱’。只是此谱大家只是听说过,从没有见过。

    青龙子第二天就一病不起。临终时,他门下随侍在侧的弟子请他把那盘棋的棋谱录出来,可他坚决不肯,他道:‘前人言围棋乃是木野狐,一沾染就放不下。这盘棋虽然精妙无匹,可迷惑人太深,们道行尚浅,若看了这盘棋,以后就会深陷其中不能自拨,这辈子也就毁了。这盘棋就让我带到棺材里去吧。’

    又自言自语道:‘我已经在棋盘上看到了龙,死了也值了。’于是含笑而终。

    那李煜后来也凭记忆将那局棋录了下来。有一段时间,他被棋局迷惑,整天就对着棋盘上的局势发呆。

    ‘血昼谱’迷惑人的地方有两处。一是那精妙的招式,二是那未完成的着法。第一处还容易脱身,若是被第二处迷惑住,脱身就难上加难。这一局共是一百六十二着,后面的应对,没有心算十几万步的能力,根本就解不出来。

    可一般的棋师,只能心算几千步,顶尖的高手,才能算上几万步,因此要想求得正解,那是比登天还难。这也是这局棋最迷惑人的所在,一旦陷入其中,开始求正解,就再也绕出不来。

    正文 第六章 美女,还是美女(12)

    看到国主李煜被棋局的后着迷惑住,整天神思恍惚,柳轻侯在旁十分焦急。他虽是绝顶高手,但想要求出这局棋后面的正解,也是没有把握。可李煜现在被迷惑住,若不找出正解,只怕他终身也出不来。

    解铃还须系铃人,无奈之下,柳轻侯只得重入棋局。他将自己关在房里,想那一百五十六着以后的应对,苦思冥想了四天四夜,终于让他想出了二十一步后着,将那迷局解开了。只是为了解这棋局,他已经耗尽了体内真元,从房里出来时,他已是满头白发。

    李煜看了那一百五十六着后的二十一招,发现黑白两条大龙都能安然无恙,局面还是两分,胜负还得在别处重新再争。他这才从迷局中脱了身。

    只是柳轻侯已经耗尽了心力,才三十几岁,就已经老态龙钟。”

    马小知不解:“岳父,这些往事是怎么知道的?”

    柳发财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是爹先告诉我的。”

    马小知笑道:“原是在说我爹被害的事,好好的,怎么又说到别人下棋的事了?”

    柳发财也笑了,好像是回忆起了往事:“当时告诉我高万峰因为那笔南唐的宝藏而害爹时,也是先说到了这局棋。当时我和现在一样奇怪,也是这样问的。当时就说,爹被害,和这局棋有着莫大的关系。”

    马小知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究竟我爹被害,和这局棋有什么关系?”

    柳发财道:“这局棋后,因为那天晚上的异象,我大宋太祖皇帝就有了灭南唐之心。眼见我大宋的意图越来越明显,李煜十分焦急,可又没有办法。无奈之下,只好准备后路。

    他就命柳轻侯将南唐皇宫里的珍宝和国库里的银两,找个地方埋藏起来。南唐被灭后,他若是能脱身,或者后代子孙想复国,这笔财宝

    就能派上用场。

    柳轻侯接命后,为了不让别人发现宝藏,费尽了心思。最后他想起了‘血昼谱’,于是想出一个办法。金陵城外,千山万壑,他就以地作棋盘,在千山万壑中选了三百六十一座山,当作棋盘上的三百六十一点,然后将那笔财宝埋在‘血昼谱’后面二十一着正解的二十一座山里。‘血昼谱’的二十一着正解,只有他和李煜知道。

    别人就是误打误撞,找到了其中的一座山,也找不到埋宝藏的地方。原来柳轻侯当日向李煜详释正解时,不但说了每一招,而且也把那每一招里面的错招也列了出来,并且还根据结果的优劣,将那错招一二三地排了序。埋宝藏的地点,就藏在这些错招里。

    因此若不是绝顶高手,就是有了‘血昼谱’,有了正解,也找不到宝藏。而这样的高手,只怕世上永远都不会有。”

    马小知在旁觉得好笑:用得着这么捉迷藏吗?简单地往地里一埋,然后告诉他地点,不就行了吗?世上埋宝的人多了,还没什么人埋宝埋得象李煜君臣这么复杂的,大概李煜和柳轻侯都是文人,所以才喜欢把简单的事情弄复杂吧,于是就对岳父说了自己的想法。

    柳发财直摇头:“不知道当时的情势。当时强敌环伺,李煜和柳轻侯只要稍微一个不小心,那宝藏就是为别人埋的,因此不能不慎啊。”

    马小知一想,也是。

    柳发财又道:“当时参与埋宝的,都是一些死囚,埋完宝后,李煜就将他们杀了。因此知道这座宝藏的,世上只有李煜和柳轻侯两人。后来我大宋军南下,柳轻侯战死,金陵被围后,李煜逃不出去,只好投降。

    李煜归我大宋后,就想借机逃走。他虽被我大宋封了官,但形同囚徒,不得自由,故而一直逃不脱。

    南唐被我大宋灭掉后,原来的宫人散落四方。这些宫人虽没参与埋宝,可他们一直在李煜身边,有几个心里就猜出了大概。于是风声四起,朝廷不久就知道了。可李煜坚不肯认,皇上也就拿他没办法。

    几年后,我大宋皇上怕他生事,就在酒宴上把他毒死,又寻机将他后代杀了。南唐的这个大宝藏究竟埋在哪儿,后来就再也没人知道。

    爹以前就从书上知道了这事,可他一直觉得此事荒诞不经。后来他在金陵为官,有一日微服出访,逛书摊时,偶尔看到一本旧书,打开一看,里面不但文章,还有一局古谱。

    这就是名扬天下的‘血昼谱’。

    原来柳轻侯阵亡后,他家人将他以前的文章收集起来,编成文集,随他一起下了葬。那‘血昼谱’是柳轻侯平生得意之局,平常珍爱有加,他家人不知此谱牵涉到一个大宝藏,故而将此谱也编在了集子里,埋到了地下。后来有人盗了柳轻侯的墓,‘血昼谱’这才随文集一起重见天日。

    只是那谱上,没有任何文字注释,不要说‘血昼谱’三字,就连对局者柳轻侯和青龙子的名字也没有标注,更别提什么二十一着正解和每一正招后面的错招了。爹当时看到的,仅是一百六十二招着法而已。

    再加上那旧书的书面和书中文章的后面,都没有名字,爹当时根本不知道这是柳轻侯的文章,也不知道那棋谱就是‘血昼谱’。他见书里有古谱,价钱又不贵,就买了下来。

    爹虽然酷爱下棋,可功力不高,察觉不到‘血昼谱’里招式的玄妙,故而那‘血昼谱’也就迷惑不到他。以前我对说过,爹喜欢将棋谱翻成曲子。他将‘血昼谱’改成曲子后,因为公事繁忙,书里的文章也没工夫看。若是看了书里的文章,以爹的学问,自然会知道是柳轻侯所写,也会猜到书中的古谱就是‘血昼谱’,那也就没有后面的一番风波。

    那本书就被爹随手放在了书案上。

    那时高万峰和爹交情尚好,大家还没有翻脸,他还经常去家,见了他,还要喊他叔叔。有一次,他偶尔看到了书中的古谱。才看了几十招,他就神情大异。高万峰是此道高手,自然就难逃‘血昼谱’的迷惑了。

    越往下看,他的神情就越古怪,先是手舞足蹈,后来脸上又一阵阵地抽搐,最后浑身发抖。看完后,他一言不发,脸色煞白,神情沮丧,显然受到了莫大的刺激。想来是他一向自负,自以为已是绝顶高手,天下无敌,看了谱后,才发现自己功力不过如此,因而受了打击。

    那天下午,高万峰待在爹的书房里,一遍一遍地看棋谱,整整看了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