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屋 > 修真小说 > 一剑惊仙 > 第22章
    杨恒并不沮丧,一边揣摩着自己运气出腿的法门,一边在佛堂里打扫了起来。

    这般做到天黑,灰尘并未扫去多少,而许多已收入簸箕的尘灰却又被他的腿风荡散,如此周而复始,进度着实有限。

    正忙得忘我时,明镜大师走进佛堂,嘴角含着欣慰笑意静静看着杨恒。

    杨恒恍若不见,旁若无人地用心打扫着。忽然一腿扫出,发现前面站着一个人,这才如梦初醒收腿起身道:“大师,我还没做完!”

    明镜大师不语,“呼”地一舒袍袖,满地粉尘如条灰龙,被袖风卷席起来,徐徐注入簸箕。他微笑着说道:“我本想传云岩大袍袖,不料却悟出了浮云扫堂腿。可见一饮一啄皆是天定,老衲也不能强求啊。”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杨恒依旧在平山佛堂打扫灰尘。右腿酸了用左腿,左腿累了换双掌,等掌风也打不出了,便用嘴吹。

    他已明白,修行未必就是闭门练功,扫地、砍柴、甚至吃饭睡觉也都是一种修行,甚而是一种对佛心更有裨益的修行。

    这天清早,杨恒走进平山佛堂,却惊愕地发现明镜大师不仅先到,而且已打扫起来。

    他瘦小的身形在佛堂里如清风般旋动,左右两腿交替扫出,腿法柔和变幻莫测,每一下都能卷起一蓬灰尘,令它们乖乖地落进簸箕。

    杨恒捂住刚要脱口向明镜大师问候的嘴巴,欣喜道:“大师终于要传我绝学了!”

    他站在一旁仔细地观摩领会,牢牢记住明镜大师的每一个动作,更将每一式蕴含的精髓深深积淀在心头。如冰川融水,只是那样细小的一点一滴,渐渐却汇成了清冽甘泉,最终成为浩浩汤汤奔向大海的江河。

    不知过了多久,明镜大师收功走过来,地上干干净净不剩一点尘灰。

    杨恒惊喜交加,诚心诚意地拜谢道:“大师,弟子受益良多。”

    明镜大师含笑说道:“老衲传的是云岩浮尘扫堂腿,看清楚了么?”

    杨恒点头道:“弟子看清楚了,一共二十一式,各有七种变化,但可不拘泥于招式所限随意组合,由此而千变万化。”

    明镜大师低诵佛号道:“善哉,善哉,能说出这些,说明是真正懂了。”

    杨恒躬身道:“大师,多谢您传弟子浮尘扫堂腿。”

    明镜大师似笑非笑道:“真源,老衲这两个月来传的,只是一式扫堂腿么?”

    杨恒如遭当头棒喝,脑海里顿时一片清明,再次深深一拜道:“多谢大师!”

    待抬起头时,平山佛堂里空空荡荡,明镜大师早已仙踪渺渺。

    此后两三个月中,杨恒每日在平山佛堂中苦修不辍。他惊奇的察觉,自己的萨般若真气、清净法身也随着浮尘扫堂腿的不断精进而日益提升,不由更加醒悟到了“一法通万法通”的佛门至理。

    又一日,杨恒仅用了小半个时辰便将平山佛堂里的灰尘打扫干净。他正拿着簸箕准备重新洒上一遍,门外传来真菜和尚的叫唤道:“真源师弟,我们来看啦!”

    杨恒放下簸箕,喜道:“们今天怎么会有空来?”

    真菜、真荤、真禅和小夜走了进来。真荤和尚笑着道:“师父出远门去了,真菜师兄便带着我们来看。”

    杨恒问道:“明灯大师又出门逍遥快活去了?”

    “不是。”小夜摇头道:“前两日有云岩宗的师兄回山禀报,说半年多前,有人曾在遂阳附近见着过我爷爷。明灯大师得知后,便下山往遂阳查访去了。”

    杨恒欣喜道:“小夜,端木爷爷终于有消息了?这真是太好了!”

    真菜和尚道:“听说过两天,咱们云岩宗各支都会派遣弟子赶往两湖查探,一方面寻找端木施主的下落,另一方面也增添历练的机会。”

    杨恒听得心痒难熬,又叹了口气道:“我是没戏了,那老尼姑是不会准我下山的。”

    真禅比划着道:“那可以偷偷溜下山去啊。”

    杨恒笑骂道:“去,尽出馊主意。嗯……不过这倒也是个法子。反正我也不是头一遭背着老尼姑偷溜下山了。”

    真禅讪讪地一笑,摸摸光头又道:“真源师弟,什么时候回法融寺?真彦师妹都来问过好几次了。”

    杨恒道:“怎么也得住满半年吧,真彦师姐还好么?”

    小夜与真彦同为女孩子,相交最是融洽,闻言答道:“真彦师姐好生用功,她获准修炼龙树剑法了,比真禅强多了。”

    真禅不服气地打了几个手势,说道:“我也不差啊,拈花指都到三品了!”

    真荤和尚哂然道:“修为再高也白搭,胆子小得像老鼠,看见个比自己长得高的人便直往后缩,注定一辈子都是小沙弥的命。”

    真菜和尚闻言想起什么,忙道:“真源,可知道,明镜

    方丈为何要让在金顶禅院静修半年?”

    不等杨恒回答,他便压低声音,故作神秘道:“告诉吧,有回我无意听到师父和明月师太的谈话,他们说明镜方丈这么做是有心选为‘四小金刚’之一,代表咱们云岩宗参加一年后召开的樱花台。”

    杨恒怔了怔,问道:“什么是樱花台?”

    见杨恒不知,真菜和尚更加得意,说道:“樱花台便是云岩、昆仑、长白、天山这仙林四柱,每十年轮流做东一回,选拔各家三十岁以下的四名年轻弟子组成小队,闯阵争胜。因为每一届都在三月举办,所以被称作樱花台。”

    杨恒摇摇头,道:“这跟我没关系,我也不感兴趣。”

    真菜急了,赌咒发誓道:“我没骗,按照历届常例,咱们云岩宗选派的弟子,都是山自金顶禅院、大竹庙、雪窦庵和雪空寺这四家。刚好是明月师太的嫡传弟子,资格上绰绰有余。不像咱们几个,修为再高也没入选露脸的份儿。”

    众人说说笑笑到了中午,真菜和尚带着众人告辞离去。

    又过了大约一个月,明镜大师道:“真源,收拾包裹回法融寺去。”

    杨恒一怔问道:“大师,半年的时间不是还没满吗?”

    明镜大师道:“眼下已能确定,端木施主的确在遂阳附近出现过,本宗的各支弟子已陆续下山查探,法融寺也会派弟子下山。明灯师弟向老衲要人,这就跟他们一起去两湖吧。”

    杨恒喜出望外,又怕明月神尼作梗,忙问道:“那我师父知不知道?”

    明镜大师道:“她前日已带弟子离山,或许们在两湖能够遇见。”

    杨恒释然道:“难怪呢,要是老尼姑还在山上,焉会放我出门?”

    当下,杨恒辞别明镜大师,风风火火的收拾好衣物,一路飞奔回法融寺,唯恐到得晚了真菜等人已先行一步。

    到了寺外,远远就瞧见小夜等人已守在了门口。他迎上去问道:“大师在吗?”

    真菜和尚道:“师父正在禅房等着呢,咱们一起去吧。”

    众人来到禅房,明灯大师摇晃着破蒲扇说道:“们收拾一下,立刻下山。”

    真荤和尚傻傻问道:“师父,怎么说走就走啊?”

    明灯大师笑道:“都是些身无长物的和尚,来去无牵挂,何须磨蹭?们是一路,由真菜领头;贫僧是一路,自己给自己领头。咱们在遂阳城外普济寺会合。”

    真菜和尚诧异道:“师父,您不和我们一起走?”

    明灯大师懒洋洋道:“师父独来独往惯了,这些拖油瓶就由受累带着吧。”

    杨恒心一动道:“敢情明灯大师是要我们几个独立试炼。若有他在,事事都有人做主有人担待,咱们舒服是舒服了,可也无法增广阅历修炼身心。”

    待真菜和尚等人退出禅房回屋收拾行李后,明灯大师将杨恒留了下来,对他说道:“真源,放下山是贫僧向明镜师兄提议的。可要给我这个面子,千万别脑袋发热,趁机溜去找自己的爹娘。不然,贫僧就要悔青肠子啦。”

    杨恒低下头,咬着嘴唇沉默片刻,轻声道:“好,我答应!”

    明灯大师点点头,道:“贫僧信。”手微微上抬,“嗖”地一道青光掠到,掌心里多了柄仙剑。

    他将仙剑递给杨恒道:“这是我早年用过的,送。”

    杨恒双手接过,见朴实无华的青色剑鞘上用古篆镌有“荡邪”二字,拉出半截淡青色的剑刃,一蓬寒气扑面而来,清泉般晶莹皎洁的剑身上,隐隐透出一抹抹暗红色的光芒,不知曾经痛饮过多少妖魔邪佞的鲜血。

    他感怀至深,恭恭敬敬沉声说道:“大师,弟子必不负您的期许。”

    第一集 拨草瞻风 第八章 白云相送出山来,满眼红尘拨不开

    众人下了峨眉山,由真菜和尚统管着,热热闹闹的往遂阳方向行去。

    这些人里只有杨恒、小夜和真禅练成了御风术,而且限于功力浅薄,一口气至多也只能飞出四五十里,便要落地歇息。杨恒稍好些,可为了照顾其它人,也是安步当车。

    杨恒虽是俗家弟子,但剃着光头穿着僧衣,旁人也分辨不出,只道是四个和尚走在路上,身边偏还带着位楚楚动人如花似玉的豆蔻少女,十分惹人注目。有些口舌刻薄的,难免会说上些难听的风言风语。

    真菜和尚怕惹事,总拦着杨恒等人上前理论,只盼能把杨恒等人安安稳稳地带到遂阳普济寺交差了事。

    可这些少年难得下山一次,又如何能规矩得下来?一个个像出笼的小鸟儿,连平日胆子最小的真禅也会时不时跟真菜开上几个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