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屋 > 修真小说 > 正邪天下 > 第394章
    目光如剑,冷锐骇人!

    范离憎此时已暗下决心,要将“戈无害”之谜查个水落石出,这对正盟而言自是大有益处,也许亦可查清神秘的白衣女子为何将自己易容成“戈无害”!

    为此,他已不惜冒险,由禹诗所说的话,可隐约推断出戈无害暗中是为他所利用,于是,范离憎道:“我所救的,是一个必死无疑之人,如此一来,可让正盟中人更信任我,再说对我们也不会有任何损失!”

    说完这些话,他心急如焚,暗暗为游天地的命运担心。同时,他也知道此刻以他一个人的力量,已根本无法救出游天地!

    唯求禹诗他们不要进屋搜索,而游天地又能凭自己的内力将毒素逼出。

    但这个愿望转瞬间便被击个粉碎!

    只见禹诗一挥手,道:“搜!”

    立即有八名白衣人冲入正堂!

    范离憎心中一沉,立即道:“我为们指引!”

    他知道几间屋子根本藏不住人,既然游天地注定在劫难逃,倒不如自己争取主动,借口指引,一旦游天地有性命危险,可以及时出手相救。

    禹诗做微领首。

    范离憎快步走向藏有游天地的屋子,猛地推开房门,同时“锵”地一声拔剑出鞘。

    他要抢得先机!

    但在他的剑即将向后狂吐之时,赫然发现屋内的游天地已无影无踪。

    范离憎心念如电急闪!

    迅即大呼道:“不好,他竟然逃脱了!”

    在他拔剑之时,紧随于他身后的几名白衣人已反身倒掠,同时齐齐抽出兵器,准备应付范离憎的突然攻击,而禹诗在范离憎拔剑的那一刹间,也已悍然扑至。

    但范离憎的这一声惊呼,使他们的动作齐齐顿止!

    范离憎完是在下意识中以惊呼声来掩饰自己的拔剑之举。

    事实证明他这下意识的反应极为有效,禹诗已相信他是因为惊诧于游天地的失踪,才会突然拔剑。

    身为武者,面对意外,第一反应无不是拔出自己的兵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兵器是武林中人的第二生命。

    当范离憎回转身时,他的脸上已有了一脸的惊愕:“游天地竟然凭空消失……我……”

    禹诗扫了他一眼,对其他人沉声喝道:“包围方圆二十丈之内,仔细搜查!”言罢举步踏入游天地的藏身之屋。

    除了几件简单的家具外,屋内再无他物,当然更不可能藏住一个大活人。

    禹诗的目光扫过屋子的角角落落,最后停在了北侧一个敞开的窗口处。

    他的眼中立时有怨毒之杀机如潮涌起!

    范离憎暗松了一口气,心中觉得奇怪:“游前辈自然不可能是自己走脱的,因为他伤得实在太重,那么救走他的人会是谁?这一带自然早已被严密控制,能在神不知鬼不觉中救走一个重伤将死之人,多半是绝世高手!”

    禹诗与范离憎两人立于正堂之中,正堂内还有一具盛放王世隐的棺木。

    范离憎忽然心生一个疑问:“这阴鸷老者对正盟中人与风宫弟子同下毒手,毫不留情,自然就不会与罗思是同一路人马。为何罗思与他会同时想到在这儿布下杀局?这绝不可能是巧合!”

    他突然记起无颜毫不容情将罗思拦腰斩断的那一刀!

    会不会因为罗思暗中投靠禹诗,而无颜他们早已察觉罗思的背叛,于是在罗思失去利用的价值时,对他痛下杀手?

    很有这种可能!

    此念方平,又有疑问升起:“王世隐究竟有什么把柄落在风宫手中?以至于不得不将‘

    旋字剑诀’传给罗思?幽求又是如何知道此事的?他虽曾是风宫中人,但在数十年前就已被逐出风宫,那时的王世隐,只怕还是一个不谙武学的孩童。”

    又是一个难解之谜。

    正自沉思间,忽闻木板爆裂声此起彼伏,十几名风宫弟子从几个方向不分先后地破壁而出,出现在正堂上。

    他们不约而同地道:“启禀禹老,没有发现游天地的行踪!”

    风宫搜寻人的方式竟也如此独特,不过如此独特的搜寻方式其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它可使搜寻对象根本无从遁形!

    禹诗缓缓地道:“戈无害,但愿游天地以及救走他的人没有听到我的对话!”

    言下之意,不言自明:如果有泄密的可能,“戈无害”就必须死!

    迎着禹诗逼人的目光,范离憎镇定地道:“禹老如果对我有所不满,就绝不会在此时向我提起!”

    禹诗望着他,目光深邃难测,复而笑道:“看来燕高照的弟子也不仅仅是傲,而且也够聪明!此事的确出人意料,非之过,就算我杀以泄愤,也是于事无补!”

    范离憎略一思忖,道:“我

    想游天地绝对逃不了太远,他身中剧毒,又受了伤,性命危在旦夕,救他的人必然会择一偏静处,为他除毒疗伤,而且这个地方应该离此地不会太远。”

    禹诗满意地点了点头,道:“其实老夫也已想到了这一层,但我不会再大张旗鼓地搜寻!”

    范离憎心道:“我料定已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说出来?”但不知他为何不肯再大张旗鼓地搜寻。

    禹诗的目光扫过王世隐的棺木,以平静的语气道:“王世隐已成青城派千古罪人,不过往后也不会有青城派后人唾骂他了,因为大概自今日起,青城派就不复在江湖中存在!可笑罗思,一心想成为青城派掌门人……

    嘿嘿……“他的嘴角浮现似讥似嘲的笑意,忽又道:”戈无害,破解‘罪恶门’之事,我对极有信心,但愿莫让我失望,离‘血厄’问世的最好时机只剩十天了。“

    范离憎心中愕然,口中却道:“禹诗放心,无害绝不会让禹老失望!”

    禹诗莫测高深地一笑,道:“这就赶回思过寨吧,我自会在暗中助一臂之力。”

    范离憎知道他绝不能在此时有任何疑虑迟疑,恭声道:“是!”语意坚定,尽管他连思过寨所在方位都不知道!

    言罢,范离憎即从正堂后面穿过,缓步于小镇的街上,心中虽为游天地的命运担忧着,又不知自己该何去何从。

    “罪恶门?‘血厄’又是什么?是否与思过寨有关?为何十天之后,是‘血厄’最好的问世时机……”

    种种疑问,千头万绪,无从得解——更不妙的是他根本不知如何去思过寨,而身后极可能有禹诗那双如鹰般阴鸷的眼睛在注视着自己的一举一动。

    禹诗老谋深算,心计如海,稍有不慎,就可能引来杀身之祸!

    正万分焦虑间,范高憎忽觉前边巷口处有一个白色的人影闪过。

    虽是一闪即逝,但范离憎却心头剧震!

    因为,他依稀感觉到这白色的人影就是他曾遇见的神秘莫测之绝色少女!

    一时间,范离憎已完淡忘了自己危险的处境,不顾一切地向那巷口掠去。

    他的身法已极快了,但当他掠至巷口时,长长的巷子竟空无一人!

    难道是自己看走了眼?

    此念方起,范离憎倏然目光一跳,如同被火焚烧。

    在巷于的另一端,赫然有一朵白色的花,静静地躺在青石板路上。

    此时已是秋日,有如此盛放的白花本就已极不寻常,更何况范离憎发现这朵花的形状与自己剑柄处那个小小缀环上刻着的花一模一样。

    那个小小缀环极可能是白衣女子留下的,那么,这朵鲜花也应是她留下的。

    她为什么要这样做?

    范离憎快步上前,在弯腰拾起那朵白色的花时,他注意到花枝下端被折而未断,下端的花柄朝向西边的那条小巷。

    范离憎手拈白花,闻到一缕幽幽清香,沁人心脾。

    他心道:“花柄是无意折弯的,还是在暗示着什么?”

    虽不能作出判断,但他还是毅然向花柄所指的方向走去。

    行至路口,赫然又见一朵白花!

    范离憎再不犹豫,顺花柄所指方向疾行。

    如此七弯八拐,范离憎发觉自己竟已出了镇子,前面出现了一条黄土路,两侧柏树森森。

    一辆马车停在路口处,一个车夫坐在前座上,悠闲地哼着小曲,范离憎惊愕地发现在马车的车帮上插着一朵白花。

    他脑中飞速转念!

    旋即飘然掠起,落在马车后头的车厢内。

    只听那车夫忽然开口道:“公于是要去思过寨吗?”

    范离憎此刻反倒不再吃惊了,他道:“正是。”

    车夫道:“坐好了!”啪地一声鞭击长空的脆响之后,马车一震,向北飞驰而去。

    范离憎端坐于车后,心中思潮起伏,他不知冒然跳上这辆来历蹊跷的马车是凶是吉,白衣少女在暗中将自己引向思过寨,其用意是善是恶。

    他能断定的只有一点:白衣女子是一个身分神秘的武林中人,那夜自己见她“投江”,她当然不会是欲寻短见。

    范离憎忽然发现江湖远比自己想象的要错综复杂,几乎每一个人的身后,都可能隐藏着一个难解之谜!

    包括他自己也是如此,世间有几人能知道他的真正身份不是戈无害,而是范离憎呢?

    想到这一点,范离憎亦不由暗自好笑。

    马车疾驰半日后,天已擦黑,马车来到一个颇大的镇子中,但见人烟稠密,市集繁盛,伙计们高高低低的吆喝叫卖声嘈杂成一片,抑或夹杂着几声铁铺里的“叮当”声。此时已近掌灯时分,街上处处飘着酒肉的香气。

    范离憎这才意

    识到自离开“试剑林”后,他唯有与白辰在山神庙中进过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