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屋 > 修真小说 > 正邪天下 > 第262章
    他的心中已升腾起美好的设想:不消几日,牧野静风已可脱离危险,然后自己与他一同去见师父,师父之修为世间已无几人能及,他一定能替风儿解除身受邪门手法之苦,那时,我便将师父接下山,让年已近百的师父享受天伦之乐……

    甚至还想到业已两岁的女儿牧野小青虽已被楚清教会了叫‘‘哥哥”,但却从未见过她哥哥一面。

    而牧野静风突然发现自己生活中多了一个尚在“咿呀”学语的妹妹,又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想着这些问题,牧野笛觉得有幸福的感觉自心底升起。

    第五章 巨邪复现

    天刚擦黑时分,范书送来了第二封飞信,此信比上一封更为简捷:一切如故!

    牧野笛道:“却不知要用多少时间才可凿开石门?”

    范书肯定地道:“至多不会超过三天。”

    牧野笛沉吟片刻,道:“对习武之人来说,被困于地下四五天,实在是毫无危险,何况地下山庄也许尚有水可用。”

    范书点头表示赞同,然后道:“牧野先生觉得自身伤势女,何?”

    牧野笛笑道:“至少在我儿脱险之日,我己可与常人无多大分别!”顿了顿,又喟叹道:“夕苦武功,着实高明,这些年来,我引艮少与人过招,没想到与他一拼之下,会输得如此惨!”

    范书道:“但我见夕苦,总觉有些蹊跷,按理他本不是那般苍老,为何在地下山庄见他时,竟成那般模样,这其中似乎透着古怪!”

    牧野笛目光一跳,道:“范城主早就认识夕苦了么?”’ 范书心中一沉,暗道:不愧是牧野静风之父,我得小心应付,当下道:“那倒不曾,只是他曾化作先生面目出现,所以在下便以为他的年龄应该与先生面目相仿。”

    牧野笛看了看范书,方道:“他比我只年长七岁,按理不会那般老不堪言……”他自言自语地低声道:

    “莫非……是了,一定是这个原因!”

    见范书不解地望着他,于是解释道:“夕苦本是我师兄,后来忘恩负义,背叛恩师,有大逆不道之举,我与他之间不共戴天,他的武功进展已远远超出我的想象,所以我便想到他的苍老与他刻意追求最高武学有莫大关系,虽说我师门武学可以达到他那样的境界,但却必须身怀正义,而他按理根本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

    他感慨道:“为了增进功力,他几乎是达到了痴魔之境了,原先我还道他之所以如此苍老,是因为内有病,惶惶不可终日所至,现在才明白定是为了增进功力,他走了一条代价惨重的捷径!”

    范书对他的话并不完理解,但他已不再细问,尽管他{R想知道更详尽的内情。

    牧野笛对他显然已很信任,所以他决不会让对方起疑。

    心情相对轻松了些后,牧野苗变得健淡了些,当他知道牧野静风初入江湖,便与范书一起成为“霸天十卫”时,忍不住向范书打听牧野静风的事。

    他所了解的,只是四岁之前的“风儿”,对于长大成人的牧野静风则是一无所知,身为父亲,牧野笛自是希望更多地了解“陌生”的儿子。

    范书不但尽可能详尽地与他叙说牧野静风在霸天城中的经历,还扼要简练地把其他所知道的与牧野静风有关的事皆一一向牧野笛道来。

    牧野笛听得极其入神,他的眼前仿佛已浮现了一位少年,山野之风及阳光赋予他一种充满了若有若无的野性的独特魅力,他的眼神灿烂澄明,同时又隐隐有如诗如歌的气质,他的武功卓而不凡,一在江湖中出现,便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光芒夺目,万众瞩目。

    范书在叙说牧野静风之时,语气平淡但不失亲切,让人感觉到他是在述说一位朋友,一位有“淡如水的友情”的朋友,当他说到牧野静风身中邪门手法,在青城山击伤武帝祖诰时,遗憾惋惜之情溢于脸表。

    牧野笛对范书的好感更甚,他觉得范书虽然年轻,却有超越他年龄的稳重,只是这种稳重并不会让人觉得呆板,反而有一种灵性。

    无疑,范书是一个极出色的年轻人,当然,他的出色似乎与牧野静风的出色并不相同,但范书却是能够欣赏牧野静风这样出色的人。

    牧野笛在心中道:“大约他们之间便是一种‘英雄相惜’之情吧,霸天城本是群魔乱舞之境,却被他在如此短的时间作了彻头彻尾的改变,俨然成了黑道中的白道,范书可谓功不可没!”

    范书说到青城山之变时,自嘲地笑了笑道:“不瞒先生,当时我对令郎亦颇为不满,责恨他为什么要违背武林正道,击伤武帝前辈,却不知他有身不由己之处。”

    言语间颇有自责之情。

    牧野笛赶紧道:“谁又能未卜先知,知道这其中另有隐情?其实倘若犬子风儿真的身入魔道再无法自拔,自是该将他……诛灭,以免祸害江湖。“ 范书肃然起身,向牧野笛深深地鞠了一礼

    ,道:

    “习武之人本无太多繁文缛节,但先生高风亮节不由让在下肃然起敬!”

    牧野苗赶紧也站了起来,道:“范城主谬赞了。”

    范书诚恳地道:“我之所以成为霸天城主,一则为报家仇,二则是为了让霸天城不再为恶江湖,但在先生面前,我又何尝是什么城i?若先生不嫌我出身落寞,又身在曾被江湖中人视作洪水猛兽的霸天城,已是我之幸运了!”

    牧野苗感慨地道:“看如此,我便更是急切想与风儿相见了。”

    范书心中一动,脸有惊讶之色,道:“这却为何?”

    牧野苗道:“据说武林中人将与风儿相提并论,称道们两人是这些年来的武林后起之秀,我见如此出类拔革,于是不由想见风儿,看看他是否够格与相提并论。”

    范书有些腼腆地笑了。

    “一个身为三千弟子之首的人,有如此腼腆的笑脸,说明他绝对不是心傲之人!”牧野笛心中这样想着。

    范书道:“令郎天资过人,武功更是卓绝,我又怎能与他匹比?”

    正说话间,外面有人禀报晚膳已备好,请范书过去用膳。

    范书显得兴致很高地道:“与先生言谈,有如沐浴春风之感,委实不愿就此打住……”

    牧野笛哈哈一笑,道:“范城主是否有心让我同去,却又怕我伤势大重,想将晚膳设于我这边,与我共进,却又觉得有些不巷,是也不是?”

    自从心中之结解开后,牧野笛精神大振,伤势也似乎好了不少。

    范书有些难为情地道:“什么事都瞒不过牧野先生。”

    牧野笛大度地道:“不瞒范城主,我与亦有一见如故之感,心中所想正合我意,居于此处,似乎已闻到菊香,想必外面定是菊意盎然了吧?”

    范书道:‘‘事务之余,在下也爱摆弄一些花草,不过都是附庸风雅而已,但城中弟子见我爱好此道,便在我常在之处所皆种上了花草,倒也投我心意。”

    牧野笛有些惋惜地道:“可惜我仍未复元,不能陪范城主尽兴。”

    范书便道:“在下珍藏了一坛‘千菊酒’,一直没有觅得适合饮它的时机,待以先生伤愈,令郎平安归来之际,便是启坛之时。”

    牧野笛颇感兴趣地道:‘千菊酒’顾名而思义,是否便是由千株香菊泡成?”

    范书笑道:“名为千菊,其实只有三百余株,不过这三百余株菊花却是品种不一。”

    牧野笛忍不住叹道:“三百余种菊花……便只是想想,也能想出那份四溢的清香了。”

    范书道:“也只有先生这样的人,才配喝这样的酒,先生武功高绝,武林中却未曾闻先生大名,皆是因为先生如这淡菊般,淡泊自清。”

    他有些神往地叹了一声,道:“不知范某何时才能如先生这般超然。”

    牧野笛的心顿时提得更高了。

    正当他焦虑不安之际,忽闻衣袂掠空的响声。

    转眼问,院子四周的院墙已然多了二十几个人,个个手拍利刃,寒刃在夜色里逼人夺目!

    牧野笛一惊之下,才发现这二十多人皆是背向自莫非,他们是为护卫自己而来的?

    忽忖间,厮杀声仍是不绝于耳,牧野笛虽已受了内伤,身手大不如平时,但绝世高手敏锐的辨察力却还在,他很快便发现厮杀声由西向南方向一步一步地向这边靠近,而且速度极快。

    “难道来者的目标真的是我?”牧野笛大惊,这些年来,他一直隐居于江南无名小镇,即便偶尔为寻找师门逆徒或探听牧野静风的消息步入江湖与他人发生冲突,对手也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又怎么会有可能来霸天城向自己寻仇呢?

    正心神不定之际,忽听得房门“吱呀”地一声响,牧野笛蓦然回首,发现屋子里已多出四个人。

    四个人恭敬地对牧野笛施礼道:“牧野先生,城主让我们四人来陪伴先生!”

    说是陪伴,无疑便是保护,只是为了顾及牧野笛的面子而已。

    牧野笛忍不住道:“域中究竟出了什么事?”

    四人面面相觑,迟疑道:“这……”

    牧野笛立知他们有难言之隐,他们自有身不由已之处,于是便宽宏地道:“我只是信口问问而已,不必放在心上!”

    其中一个留了三溜清须的三旬汉子立即道:“多谢牧野先生。”想必谢的是牧野笛不再追问以免他们为难吧。

    当下四人便悄悄地立于这间屋子的四个角落里,无声无息,仿佛他们已成了一件没有生命的一张椅子或一只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