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屋 > 修真小说 > 正邪天下 > 第217章
    牧野静风又是兴奋又是激动,而且还有愤愤之色,他用力地握着敏儿的手道:“我明白了,我终于明白了。”

    好不容易才平静下来,这才发现敏儿与司如水都极为忧郁地看着他,顿时醒过神来,道:“们放心,我没事,现在我已明白黑衣人的真实身份是何人了。”

    司如水与敏儿同时失声道:“是何人?”

    牧野静风一字一字地道:“是——夕——苦!我苦苦寻找的第六个人!”

    敏儿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而司如水在英雄楼时,便已知道牧野静风涉足江湖就是为了寻找六个人,而且他还知道这六个人中有五人已被牧野静风找到,剩下的那人则在十几年前就已死了。

    牧野静风所说的“第六个人”无疑便是这个当时被认定已死了十几年的人!

    于是,司如水疑惑地道:“他……岂非早已死了十几年?”

    牧野静风因为大过激动,以致于本来苍白如纸的脸上也有了红晕,他几乎是嚷嚷地道:“这是他在十几年前便精心布下的一个骗局,当时他故意让人发现他的行踪,然后以移花接木之术,让一个替死鬼瞒过了世人,也瞒过了卓无名前辈,而死者身边的武学经典必然是假的,他担心被人识破,所以又故意将鲜血抹洒于其上,如此一来,再也没有人会去一个已死去了十几年的人,这种手法,屈不平也用过,只是夕苦比他更绝,早十几年前便用了一次,大约他也没有想到就是因为他的诈死,才使卓前辈幡然领悟,痛改前非,终于立地成佛!”

    说到卓无名,他与司如水都显得有些激动!

    司如水恍然道:“无怪乎他能够将他自己易容成令尊模样而骗过。”

    “不错,他对我父亲很了解,又得了我身上的武学经典及骨笛,所以我便上了他的当。”

    司如水沉吟片刻,又遭:“我尚有一事不明白,在他没有见到,骨笛及武学经典之前,他又怎能知道便是牧野静风?如果不知道这一点,那么他又为何偏偏要与作对?”

    牧野静风道:“这却容易解释,当年卓前辈亲眼目睹了夕苦的‘死’,所以反过来看,夕苦对卓前辈是颇为了解的,所以才能够设计好时间地点,让卓前辈恰好能够见到的那一幕,在此之后,卓前辈以为他已死了,自然对他不再加以提防,而夕苦则在暗处时刻留意卓前辈,一旦有机会,便要伺机从卓前辈那儿夺得一部武学经典。”

    司如水接着道:“所以当出现后,卓前辈对很是照应,后来为了救,竟可自断一臂,以夕苦心计,自然很容易便可由此明白的身份,何况所显露的武功,也可以说明一切!”

    牧野静风点头道:“正是如此,可我至今不明白为什么我会那么轻易地被他控制,我依稀记得当我杀了阴苍之后的一些情景,我仿佛觉得当时我根本不能抗拒夕苦的指令,可具体的事我又记不清楚了。”

    司如水叹道:“想必在这之前他便在身上做手脚,只是当时不知道罢了。”

    牧野静风心道:“是什么人能够神不知鬼不觉地在我身上做手脚呢?”这样的问题,却不是一时所能够明白的了。

    这时外面响起了其他同行的人起床舆洗的声音,牧野静风不愿耽搁了赶路,当下便道:“用过早点,我们即刻上路,如何?”

    司如水与敏儿知道是无法劝住他的,于是同意了,当下司如水便先出去准备诸般事宜,他为人仁厚,加上心细,所以在打理一些琐事上,众人不知不觉地使依赖上他了。

    敏儿想起一事,便将“有情剑”取出,道:“穆大哥,昨晚我一人无事,便一直在揣摩剑身上所刻的字,我想当年大侠谷风把字刻在剑上,不会没有道理的,加上百字剑诀对又的确有过帮助,所以一心想看出些什么来……”

    牧野静风插话道:“看出来了么?”

    敏儿嫣然道:“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总算在剑诀中看出一些端倪了。”

    牧野静风并不甚在意,随口道:“是么!”他心想:敏儿平日并不用剑,显然她聪慧过人,但她对剑法的领悟,恐怕是不及自己的,连自己都领悟不了其中玄奥,何况是她?她能看出来的东西,想必并无多大用处。

    敏儿见他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句,便知他心思,也不介意,只是道:“看这些字有何异常之处了么?”

    牧野静风接过“有情剑”又细细看了一遍,终是摇了摇头。

    敏儿道:“再看一看剑上所刻的字大小,字体是否都相同?”

    牧野静风边看边道:“大小自是相同的,至于字体,即便是有所不同,我也未必看得出。”

    这倒是事实,他所认的字,皆是由师祖空灵子所传,空灵子平日多半以教他武学为主,其他方面则相对少了,所以虽然他识的字不算少,却从未习练过这种字体。

    敏儿看了看他,道:“原

    来如此!”她伸出纤纤手指,指着“有情剑”上的字道:“且看清了,这四个字是否要粗犷一些?”她的手指落在了“野石蔓草”上。

    牧野静风看了一阵子,道:“倒也是!”

    敏儿又指着“清扬婉兮”四字,道:“这四字是否又圆润了许多?”

    牧野静风复又点头。

    敏儿道:“这便是了,这百字剑决中,有一半的字是用篆文写的,另外一半则用隶文写的。”

    牧野静风对这“篆文”、“隶文”可是一窍不通,他心道:就算真是如此,那与剑法又有什么关系?嘴上自是没有说出来。

    敏儿有些兴奋地道:“我看了一遍,在看出这一点时,便将用篆文写的字串作一处,又将用隶文写的字串作一处,念了几遍,才知这些字词,我是早就见过的。”

    第九章 琴瑟齐奏

    这下牧野静风可是吃惊不小,他大惑道:“何时见过谷前辈留下的‘有情剑’?这恐怕不可能吧!”

    敏儿道:“我先前自是未见过有情剑,但这并不等于说我就不能见到剑上所写的字。”

    牧野静风道:“天下不就那么一些字么?看来看去看多了,总能在别处看到的。”

    敏儿道:“这却不同,也莫再与我执拗了,我能说可不是在别处看见,这上边零零散散的字,其实看到这些字的可不是我一人,恐怕世间有成千上万了吧。”

    牧野静风顿时有些磕磕巴巴地道:“这……这……这又如何说起?”

    他想“有情剑”的剑诀又怎么会被成千上万的人看过?虽然敏儿不会骗他,他仍是不敢相信。

    敏儿道:“听说过《三秋集》么?”

    牧野静风道:“不曾!”又道:“莫非是某种武学心法?”

    敏儿笑道:“不料连《三秋集》也未听过,它自然不是什么武学心法,不过写此集子的倒是个武林中人,武功甚是平常!”

    牧野静风道:“武功甚是平常,又何必去看他的集子?他也不该出什么集子。”

    敏儿道:“莫打岔,这集子可是与武功毫无关系,写此《三秋集》的人名为卫湘子,武功平平,但却精通音律,生平历游天下,未曾出什么乱子,仗的不是他的剑,倒是他随身带着的一琴一瑟。”

    牧野静风奇道:“他竟是以琴、瑟作兵器?”

    敏儿道:“若以琴、瑟作兵器他早不知死过多少回了,历游江湖,怎会不遭险恶之事?但是江湖中人都知道他精通音律,能左手弹琴,右手弹瑟……”

    说到这儿,她却停了下来。

    牧野静风一时等不到下文,只好又问道:“为何不再说了?”

    敏儿道:“怎么不问我卫湘子何以能左手弹琴,右手弹瑟?”

    牧野静风道:“说他能,那便一定真的了,还会骗我不成!”

    敏儿道:“这事便有些呆了,寻常人不论弹琴、弹瑟,都是要用上双手,他却只用一只手,而且还是琴瑟齐奏,这是不是极难办到?看神情,倒像是毫无稀罕之处!”

    牧野静风对这音律乐器一窍不通,虽经敏儿一番解说,仍是无法体会到左手弹琴右手弹瑟是如何地困难,当下只是一笑。

    敏儿叹了一口气,道:“总之,天下人都认为他这是一手绝活,双手分奏,非但不乱,反而音律高雅清丽,可谓是人间绝活,所以纵使有了不愉快时,对方也多半只是逼他露一手绝学,而卫湘子本就钟情于乐律,何乐而不为?所以说他走遍天下,靠的不是他的剑,倒是他的一琴一瑟了。”

    牧野静风心想:“这绝世剑法又怎可与一个武功平平只会弹琴的卫湘子连到一处?”正待相问,忽听得外面司如水道:“蒙姑娘,这便去用了早饭上路吧。”牧野静风只好把到口边的话咽了回去。

    待到上了马车,牧野静风赶紧又担起心来,敏儿心知他对百字剑诀寄以极大的期望,一准是希望能借此化去他体内所中的邪门手法,当下便道:

    “卫湘子武功剑法不济,但也有传世之作,他的传世之作便是《三秋集》了,《三秋集》中所收的皆是他平日所弹奏过的曲目,而我将百字剑诀上的学按篆体与隶体分开,便各是其中一首曲的两段不同的词。”

    牧野静风一时有些转不过神来,自语道:“一首曲子的两段词……”

    敏儿见他神色茫然,只得又解释道:“琴瑟所弹的是曲子,分为宫、商、角、徽、羽五种调子,在弹曲的时候,又有人以歌声相融,而这歌子所唱的则是诗,因为卫湘子一向是琴瑟合奏,所以他的一首曲子有两段与之对应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