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屋 > 都市小说 > 穿越之古代好男人 > 79、第七十九章
    每天都在为怎么写好一个故事而思索, 就是希望能得到你们的订阅哦

    沈清回一礼:“程世子。”

    沈清今天穿着一身银灰色长袍, 发髻上插着一根木簪,身材虽消瘦却并不单薄, 面容俊朗,看人时眼光清澈坦荡,他就在这小小的庭院中站着,就让人觉得气度超然。程景不禁想, 这样的人配我妹妹也算可以了。

    程景招呼小厮将东西放下,说道:“前段时间受了沈兄大恩未能好好感谢,今日特来拜访,这都是些小东西, 还请沈兄收下。”

    沈清说道:“程世子太客气了,区区小事, 不足挂齿。”

    “对沈公子是小事,对我府上却是大大的恩情”,程景难得一脸正色,然后突然想到什么说:“对了,我这还有一样东西想让沈兄品鉴品鉴。”

    程景让小厮把那个长盒子打开, 里面果然是一幅画。画展开以后,上面是一副田间耕作图, 只见烈日之下,庄稼人正挥汗如雨地在农田里劳作,脸上满是焦急和疲乏。这幅画画技出神入化,惟妙惟肖, 连农人脸上的皱纹和汗珠都看得一清二楚,能让观画之人立即体会到农人的辛苦。旁边的张继不禁感叹道:“真是精妙啊。”

    程景脸上很是得意,问沈清:“沈兄可识得这画?”

    沈清脸上仍是淡淡,说道:“是《浮生》吧?”

    程景脸上呈现一丝意外,张继则是长大了嘴巴,震惊道:“这就是《浮生》?是刘至远刘老先生的《浮生》?”

    不怪张继震惊,刘至远老先生是当代有名的大家,一生都在做学问,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座下弟子无不是博学多才之人,如今的礼部尚书季恩季大人就是其弟子,读书人都对刘大家推崇至极,若是谁得了刘大家的青睐和赞赏,在士子间的地位和名望会立马上升一大截,由此可见刘大家的影响力。而这幅《浮生》据说是有一年豫地糟了旱灾,方圆百里颗粒无收,朝廷有心赈灾却银钱不够,刘大家一时感慨,作下此画,名士商贾看过后都纷纷捐款,朝廷才得以度过此难,最后刘大家将此画卖出,得到的银钱也捐给了朝廷,从此以后声名更加远播。

    张继以前只听说过这幅画,但却没有见过,这也正常,像他们这种寒门子弟,一些东西可能一生也无缘得见,而同为寒门的沈清怎么会认得呢?张继震惊之余也有些疑惑。

    程景便问出了这个问题:“沈兄以前见过这幅画?”

    沈清回答:“有缘见过。”

    程景见沈清无意多说,他自己也不是个愣小子,便不再追问,换了一个话题说:“此画我本有意送给沈兄,只是这年头假画太多,我也不知道我手中的这幅是真是假,沈兄可能辨的出?”

    沈清心里想,你这是来谢我的吗?你这明明是来试探我的。沈清心里哼哼几声,觉得这可能是个好兆头啊,那自己就得装一装了。

    沈清仍是一副淡然样,听到程景要把画送给他时不见欣喜,听到程景让他辨真假时也不见慌张,真正表现出了泰山崩于眼前而面不改色的超脱姿态,张继和程景在旁边看着,都觉得眼前之人真是一派好风华,沈清自己也觉得最近这装X功力越发精进了。

    程景还在感叹呢,就听到沈清慢慢地吐出两个字:“假的。”

    程景这回是真的惊到了,他自然知道是假的,要不然他脑子又不傻,怎么可能把这么珍贵的画送给他人,他只是借这幅画来试一试沈清罢了。只是,沈清怎么也知道是假的呢?看他这么自信的样子,也不像是胡猜的啊?

    沈清走到画的前面,说道:“此画虽是假的,但也算是画中精品了,画并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出自右下角的印章。”

    “印章?”程景和张继同时问道。

    “对”,沈清指着右下角的印章说道:“这个印章太鲜艳了。当年刘大家作此画时是在乡下,条件艰苦,所用印章并不好,这么长时间了,印章本应色泽灰暗、印文模糊,可这个印章呢,红而不燥,细腻厚重,显然是用的质量上乘的印章,只这一点就可看出了。”

    张继若有所思,程景一脸莫名,也不知道沈清说的对还是不对。对于程景来说,你跟他聊吃喝玩乐他倒是精通得很,说到这种风雅的东西就相当于对牛弹琴了,但是这并不影响程景对于沈清的感官越来越好,就像是他随意买了一只蟋蟀去跟人斗,结果就是这个蟋蟀大杀四方,一往无敌,这个时候就会产生一种惊喜感,对于沈清就是如此,程景原本想着这就是一个穷书生,没想到还挺有料,是个值得结交的人。程景想着,就算沈清成不了自己的妹夫,也可以当自己的朋友嘛。

    程景夸沈清道:“沈兄真是博学多才,我实在是佩服的紧啊”,程景拱拱手,接着说道“我今天来这里还有一件事,家父一直想当面感谢沈兄,只是苦于俗事缠身,最近终于抽出了空来,若是沈兄愿意,三天后可来我府上一趟?”

    沈清心里呵呵笑道,你爹忙,你爹真忙,比现代的程序员都忙,也不知道你爹的头发还在不在。

    沈清心里吐槽着,表面上仍是一副正义凛然的模样,回答道:“那日之事实在不用再提,良善之人都会如此,只是在下一直听说程侯爷为人正直,能力卓越,是众臣之表率,我朝之栋梁,若是能见程侯爷一面,实乃我之幸事。”

    程景看着沈清面不改色说瞎话,心里对沈清的敬仰又上了一层,也装作正经人的样子说道:“那我就翘首以待了。”

    “客气客气。”

    程景走后,张继对沈清揶揄道:“怎么样,我前段时间给你看的面相准不准,现在都开始登门入室了,到时候或许会来个‘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呢。”

    沈清看向张继,说道:“难道张兄很羡慕?”

    张继忙否认道:“我羡慕什么啊,我都是有家室的人了。”

    沈清说道:“我看张兄衣饰整洁,房间用品样样齐全,想必嫂夫人是个贤惠持家的,有妻如此,夫复何求啊,我呢,现在说与程家大小姐有什么什么的,真是太早了,八字还没一撇呢,就算将来真有那个可能,说是娶了个媳妇,跟娶了个祖宗也没什么区别了,或许还得伺候她呢。”

    两人都笑起来,张继心想这倒是实话,高门大户家的小姐可不是好伺候的,或许一辈子都被管的死死的,哪像自己家里,妻子虽不识字,却是个听话的。

    沈清知道张继明面上豁达,实际上气量却不大,这种人是有些可怕的,或许什么时候就坑你一把,该防的还是要防一下。

    三天后,沈清给自己大概收拾了一下,既不寒酸,也不出彩,就是中规中矩的样子就去了镇北侯府。等到达侯府门口时,就有小厮上前问道:“可是沈清沈公子?”

    “正是。”

    “世子早已交代过了,公子请跟我来。”

    沈清跟着小厮往里走,就跟以前逛公园一样,脊背挺直,神态放松,毫无紧张拘谨之感,倒让带路的小厮觉得此人不可小觑。他早就知道今天接待的是个举人,只是在侯府里待的时间久了,觉得就算是举人又怎么样,还不是乡下来的穷书生,此番一见,倒是觉得毕竟是侯爷的客人呢,气度就是不一样。

    小厮带着沈清刚走到一个院子,就见程景迎了上来,说道:“沈兄来了,快随我进来。”

    沈清打量着眼前的院子,院中有很大一颗桂花树,此时还有着淡淡的清香,台阶上则摆放着很多盆栽,以迎客松为主,有大有小,造型精巧,可见主人家也是个风雅的,屋子上方挂着一个牌匾,上面用草书写着三个大字“无为斋。”

    沈清问程景:“程侯爷喜欢老庄啊?”

    程景愣了一下,看了看牌匾,想了想,附和道:“是啊是啊,我爹就是爱自由,呵呵。”

    沈清随着程景走进去,就见一中年男人正站在那里练字,听到动静抬起头来,目光如炬,直直地看向沈清。

    沈清坦然对上,顺便打量着程侯爷。有一种人,你见到他之后不会先注意到他的相貌,而会为他的气势所摄,很显然程侯爷就是这种人,他站在那里就只看着你,你就会觉得有压力,会觉得自己是不是哪里不妥当,这是一种久居人上的气势,更是长年累月的沉淀。沈清想,好厉害的人。

    沈清在打量程侯爷,程侯爷也在打量沈清,他觉得沈清身上有一种违和之感,明明是一个年轻人,却有一双温和透彻的眼睛,这种温和不是脾性上的温和,反而像是一种阅尽人生百态之后的从容,自己如此打量于他,一般人就算是仍能保持气度,但眼神中也会有波动,甚至躲避,而沈清就则坦坦荡荡地站在那里,气定神闲。程侯爷想,此人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