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屋 > 穿越小说 > 曾国藩传 > 曾国藩第三部--黑雨 .2
    赵烈文摇摇头。

    “这是老夫的晚餐菜单。”

    多年来,曾国藩一直与幕僚一起就餐。欧阳夫人率儿女到江宁后,一家人在一起吃饭的

    时候多了,不过,他也还时常到大厨房和幕僚们边吃饭边聊天。近一年来,他常常喜欢一个

    人在书房里吃饭,偶尔欧阳夫人也到书房来陪他吃。

    “菜单?”出于好奇,赵烈文将纸条拿过来看了看,只见上面写着:“鱼片煮白豆腐一

    小碗,香葱萝卜丝一小碗,菠菜汤一中碗,辣椒豆鼓一小碟,米饭一小碗。”

    赵烈文叹息:“大人还是吃得省俭!听说升州板鸭店常常给江宁各大衙门送板鸭,大人

    不妨切点吃。”

    “我这里没有升州店的板鸭!”曾国藩断然说,“以前他们送过几次,每送一次,我便

    叫人退回一次,以后他们也就不再送了。我的厨房里没有多少鸡鸭鱼肉,连绍酒都是论斤零

    沽。”

    “大清二百年,不可无此总督衙门!”赵烈文深有所悟地叹息。

    曾国藩说:“那好,足下他日为老夫撰写墓志铭,这便是材料!”

    说着,两人都大笑起来。

    “江六,今晚有客人吃饭,你加一碗腊肉、一碗腊鱼,一碟火腿,再去打三斤绍酒

    来。”曾国藩吩咐仆人。江六应声出门,赵烈文起身告辞。“不要走,我已经留你吃饭了。”

    “客人就是我!”赵烈文受宠若惊,与曾国藩单独在一起吃饭,这还是第一次,过去虽

    然也一起吃过饭,但那是和众人一道在大餐厅里就餐。

    “过一会欧阳小岑也来。今晚我做东,请你们二位。”曾国藩很难得请客,今晚这餐饭

    既是与欧阳小岑话别,又是为了答谢他送了这套船山遗书。赵烈文则被拉来作陪。

    赵烈文重新坐下,一眼瞥见书架上摆着一叠《红楼梦》,遂笑道:“想不到两江总督衙

    门也有私盐,今天被我拿着了!”

    说罢,起身向书架边走去。

    曾国藩先是一怔,后恍然大悟,说:“日前御史王大经奏禁淫书,《红楼梦》赫然列第

    一,真可笑得很。这是一部奇书,你读过吗?”

    “五年前匆匆读过一遍,的确写得好,真想再读一遍。”

    “《红楼梦》要多读几遍,才能摸到曹雪芹的真意。不瞒你说,我这是读第三遍了。”

    曾国藩也走到书架边,拿起堆在上面的第一本,顺手翻了几页。忽然,从书中飘下一帧照

    片,赵烈文忙弯腰拾起。照片上是一幅精美的园林图:远处为小桥假山、楼阁回廊,近处是

    一座水塘,一个俊美的贵公子坐在瓷墩上,对水吹箫,神态优雅恬适。

    赵烈文凝视许久,问:“大人,这吹箫的少年是谁?”

    “你看看照片的背后。”曾国藩说,手中的书已合拢,重新放到书架上去了。

    赵烈文把照片翻过身来,看到一行字“老中堂惠存。鉴园主人赠。”

    “他是恭王?”赵烈文颇为怀疑地问。

    “正是。”

    曾国藩重新坐到太师椅上,端起茶碗呷了一口。赵烈文又把照片翻过去,再细细谛视

    着,说:“真是个英俊美少年。”

    隔一会,又自言自语:“美则美矣,然非尊彝重器,不足以镇压百僚。”

    曾国藩随口答道:“貌虽不厚重,聪明则过人。”

    “聪明诚然聪明,不过小智慧耳。”赵烈文将照片置于茶几上,毫无顾忌地说,“见时

    局之不得不仰仗于外,即曲为弥缝。前向与倭相相争,无转身之地,忽而又解释。这都是恭

    王聪明之处。然此则为随事称量轻重、揣度形势之才,至于己为何人,所居何地,应如何立

    志,似乎全无理会。凡人有所成就,皆志气作主,恭王身当姬旦之地,无卓然自立之心,位

    尊势极而虑不出庭户,恐不能无覆餗之虑,怕不是浅智薄慧之技所能幸免。”

    赵烈文这番议论,曾国藩在心里也有些同感,但他不忍心指责恭王,恭王毕竟有大恩于

    他,且其亦有自身的难处,不是局外人所能知道的。他避开对恭王的议论,转向另一个话

    题:“本朝君德甚厚。就拿勤政来说,事无大小,当日必办。即此一端,便可以跨越前代。

    前明嘉靖帝在位四十五年,前前后后加起来,临朝之日不会超过三年。本朝历代皇帝,非重

    病不缺一天,真是前朝少有。又如大乱之后而议减征,饷竭之日而免报销。数者皆非亡国举

    动,足下以为何如?”

    “数者皆非亡国举动”一句话,使赵烈文颇觉意外,他于此窥视出曾国藩对国事蜩螗的

    忧虑不满的心理,试探着说:“大人问卑职对本朝君德的看法,请恕卑职不知天高地厚的狂

    肆。”

    “这里没有外人,你只管放心说。”曾国藩微微一笑。

    得到鼓励,赵烈文的胆子更大了,遂痛快陈词:“天道穷远难知,不敢妄对。卑职以

    为,自三代以后,论强弱不论仁暴,论形势不论德泽。比如诸葛亮辅蜀,尽忠尽力,民心拥

    护,而卒不能复已绝之炎刘;金哀宗在汴,求治颇切,而终不能抗方张之强鞑。人之所见不

    能甚远,既未可以一言而决其必昌,亦不得以一事而许其不覆。议减征,说来是仁政,但创

    自外臣,本非朝廷旨意;免报销,当然显得宽容,但饷项原就是各省自筹,无可认真,不如

    做个顺水人情。这些都是取巧的手腕。至于勤政,的确为前世所罕见,但小事以速办而见

    长,大事则往往以草率而致误。以君德卜国之盛衰,固然不错,但中兴气象,第一贵得人。

    卑职看今日中枢之地,实未有房、杜、姚、宋之辈,若仅以勤政之形式而求中兴,恐未能如

    所愿。”

    赵烈文这些论点,曾国藩深以为然。恭王聪明而不能镇百僚,文祥正派而规模狭隘,宝

    鋆灵活但不满人口,有节操的仅倭仁一人,却又才薄识浅。时局尽在军机,而军机这班要员

    就是这般,国事如何能指望?心里虽这样想,嘴上却不能赞同赵烈文的不恭之言。他要再听

    听这位见事深细的幕僚对朝政的看法,遂含笑道:“本朝乾纲独揽,亦前世所无。凡奏折,

    事无大小,径达御前,毫无壅蔽。即如沅甫参官秀峰折传到御座前,皇太后传胡家玉面问,

    仅指折中一节与看,不令睹全文。稍后放谭廷襄、绵森二人去湖北查办,而军机处尚不知始

    末。一女主临御而威断如此,亦古来罕见。”

    赵烈文冷笑道:“当今太后处事,确如大人所言,其诡密之程度,连军机大臣都无法知

    晓,太后亦矜矜自喜此中手腕。然女流之辈毕竟不懂得,威断在俄顷,而蒙蔽在日后。当面

    都唯唯诺诺,谨遵照办,一出外则恣肆欺蔽,毫无忌惮。一部《红楼梦》,把这种面目都写

    绝了。卑职有时想,堂堂大清王朝,竟如同一座百年贾府,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

    尽上来了。不久就会有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的一天到来。”

    赵烈文的话说得如此明白可怕,令曾国藩忧郁不安,正想为太后申辩两句,欧阳兆熊应

    邀来了。他赶紧中断这番谈话,吩咐摆菜吃饭。本来兴致很浓的一餐告别晚宴,却因此而吃

    得不甚畅快,待欧阳兆熊和赵烈文告辞回家后,曾国藩的心潮仍不能平静。

    这时欧阳夫人正患咳喘,不能长途跋涉。曾国藩留下纪泽夫妇在江宁照料,带着纪鸿和

    众幕僚们,冒着严冬酷寒,顶着北风,匆匆离开两江,他要赶在同治八年元旦前进入京师。

    汉成帝自称富平侯家人,明武宗自称镇国公。